一种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90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固定板、顶针板、若干个顶针、模脚、前模仁、后模仁和后模固定板,所述顶针板设置在前模固定板底部,所述前模仁通过模脚固定在前模固定板下方,所述若干个顶针并排设置在顶针板底部且末端向前延伸至前模仁的前模模腔,所述后模仁固设在后模固定板上且位于前模仁正下方,所述前模固定板正中处开设有进胶口,所述前模仁中部设有热流道,所述热流道向上延伸穿过顶针板、前模固定板与进胶口连通;前模进胶流道长进胶更均匀,产品品质好良品率高,浇口在反面产品美观度好,客户认可度高,有效满足生产及使用需求。满足生产及使用需求。满足生产及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出的产品美观度好、结构合理的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下盖(如图2所示)所采用的注塑模具是从后模进胶,后模上带有顶针,在开模时后模通过注塑机带出并顶出产品,这种从后模进胶的结构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后模一般都是短于前模的,这样从后模进胶流道就很短,不利于胶均匀流动,成型出的产品品质差,良品率低,后模为产品的正面端,从后模进胶在产品正面易出现浇口,美观度差,客户认可度低,无法有效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前模进胶、流道长进胶更均匀、产品品质好良品率高、浇口在反面产品美观度好、客户认可度高、有效满足生产及使用需求的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后模进胶流道短、不利于胶均匀流动、成型出的产品品质差、良品率低、后模进胶在产品正面易出现浇口、美观度差、客户认可度低、无法有效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固定板、顶针板、若干个顶针、模脚、前模仁、后模仁和后模固定板,所述顶针板设置在前模固定板底部,所述前模仁通过模脚固定在前模固定板下方,所述若干个顶针并排设置在顶针板底部且末端向前延伸至前模仁的前模模腔,所述后模仁固设在后模固定板上且位于前模仁正下方,所述前模固定板正中处开设有进胶口,所述前模仁中部设有热流道,所述热流道向上延伸穿过顶针板、前模固定板与进胶口连通。
[0006]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进胶口外套设有定位圈。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前模进胶流道长进胶更均匀,产品品质好良品率高,浇口在反面产品美观度好,客户认可度高,有效满足生产及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模架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待生产的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11]请参阅图1,一种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固定板1、顶针板2、若干个顶针3、模脚4、前模仁5、后模仁6和后模固定板7,所述顶针板2设置在前模固定板1底部,所述前模
仁5通过模脚4固定在前模固定板1下方,所述若干个顶针3并排设置在顶针板2底部且末端向前延伸至前模仁5的前模模腔51,所述后模仁6固设在后模固定板7上且位于前模仁5正下方,所述前模固定板1正中处开设有进胶口11,所述前模仁5中部设有热流道52,所述热流道52向上延伸穿过顶针板2、前模固定板1与进胶口11连通,通过把前后模倒装设置,从前模进胶,热流道更长,进胶更均匀,成型产品品质更佳,前模进胶在产品上形成的浇口则在产品反面,不影响产品美观。
[0012]本技术中,所述进胶口11外套设有定位圈,保证进胶更加顺畅。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前模进胶流道长进胶更均匀,产品品质好良品率高,进胶口在反面产品美观度好,客户认可度高,有效满足生产及使用需求。
[0014]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装式进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固定板(1)、顶针板(2)、若干个顶针(3)、模脚(4)、前模仁(5)、后模仁(6)和后模固定板(7),所述顶针板(2)设置在前模固定板(1)底部,所述前模仁(5)通过模脚(4)固定在前模固定板(1)下方,所述若干个顶针(3)并排设置在顶针板(2)底部且末端向前延伸至前模仁(5)的前模模腔(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瀚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