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79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小腿保护支架包括底板、多条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底板上侧的纵向加强筋以及多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底板上侧的横向加强筋,多条纵向加强筋中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汽车的散热器的位置相对应的纵向加强筋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凹的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用于避让汽车的散热器;小腿保护支架安装结构包括前保险杠下本体、散热器下横梁和小腿保护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优良的行人小腿保护功能,能够防止空气过快向后流动,能够使得更多的空气流向汽车的冷却模块,可以省去单独的小腿保护梁,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成本低的优点。易于制造和成本低的优点。易于制造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在前保险杠下本体和散热器下横梁之间设置有下护板,为了在碰撞过程中保护行人小腿,在下护板的前部设置一个向前拱的拱形梁状结构来支撑前保险杠下本体的碰撞腔体,这种形式的下护板存在结构复杂、模具设计复杂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下护板上侧的气流会过快的向后流动,较多的空气从汽车的冷却模块的下侧流过,存在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及其安装结构,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包括底板、多条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侧的纵向加强筋以及多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侧的横向加强筋,多条所述纵向加强筋中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汽车的散热器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凹的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用于避让汽车的散热器。
[0005]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前部和所述底板的后部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所述横向加强筋。
[0006]可选的,所述底板包括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中板部、自所述中板部的前边缘向上前方延伸的前板部以及自所述中板部的后边缘向后方延伸的后板部,所述前板部整体上相对于所述中板部向上凹。
[0007]可选的,所述前板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汽车的前保险杠下本体连接的前安装部,所述后板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汽车的散热器下横梁连接的后安装部。
[0008]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前边缘设置有向上翻折的翻边。
[0009]可选的,至少一条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上边缘的前段从前至后向上倾斜。
[0010]可选的,所述小腿保护支架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
[0011]可选的,多条所述纵向加强筋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多条所述横向加强筋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多条所述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所述横向加强筋交叉布置以形成网格状结构。
[001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安装结构,包括前保险杠下本体、散热器下横梁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小腿保护支架,所述小腿保护支架的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保险杠下本体上,所述小腿保护支架的后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下横梁上。
[0013]可选的,所述前保险杠下本体围成断面呈C字型的空腔,所述小腿保护支架的前部向前伸入所述空腔中。
[0014]本技术能够提供优良的行人小腿保护功能,能够防止空气过快向后流动,能够使得更多的空气流向汽车的冷却模块,可以省去单独的小腿保护梁,具有结构简单、易于
制造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小腿保护支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小腿保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小腿保护支架;11—底板;111—后板部;112—中板部;113—前板部;12—翻边;13—纵向加强筋;131—上边缘前段;132—避让缺口;14—前横向加强筋;15—中间横向加强筋;16—后横向加强筋;17—前安装部;18—后安装部;19—上凹部;2—前保险杠下本体;21—上侧壁;22—下侧壁;3—散热器下横梁;4—散热器;5—自攻钉;6—螺栓;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小腿保护支架1,包括底板11、多条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底板11上侧的纵向加强筋13以及多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底板11上侧的横向加强筋,多条纵向加强筋13中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汽车的散热器4的位置相对应的纵向加强筋13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凹的避让缺口132,避让缺口132用于避让汽车的散热器4。通过设置纵向加强筋13和横向加强筋,能够提高小腿保护支架1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的支撑行人小腿的撞击,通过设置横向加强筋进行阻拦和引导风向,能够防止空气过快向后流动,能够使得更多的空气流向汽车的冷却模块,通过设置避让缺口132,能够设置更高的横向加强筋,以提升横向加强筋阻拦和引导风向的效果。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的前部和底板11的后部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设置在底板的前部的横向加强筋能够提升小腿保护支架1前部的结构强度,以更好的支撑行人小腿的撞击;设置在底板的后部的横向加强筋能够提升小腿保护支架1后部的结构强度,能够更好的阻拦和引导风向,使得更多的空气流向汽车的冷却模块。作为一种优选,小腿保护支架1上设置有三条横向加强筋,三条横向加强筋分别为设置在底板11的前部的前横向加强筋14、设置在底板11的中部的中间横向加强筋15以及设置在底板11的后部的后横向加强筋16。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包括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中板部112、自中板部112的前边缘向上前方延伸的前板部113以及自中板部112的后边缘向后方延伸的后板部111,前板部113整体上相对于中板部112向上凹。采用该结构的底板11能够有效降低风阻;前板部113整体上相对于中板部112向上凹,能够形成用于容纳前保险杠下本体2的下侧壁22的空间,在前保险杠下本体2和底板11之间形成更平滑的过渡,有利于降低风阻。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板部11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汽车的前保险杠下本体2连接的前安装部17,后板部1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汽车的散热器下横梁3连接的后安装部18。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的前边缘设置有向上翻折的翻边12,设置翻边12能够提升小腿保护支架1前部的结构强度。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纵向加强筋13的上边缘分为上边缘前段131、上边缘中段和上边缘后段,上边缘前段131、上边缘中段和上边缘后段依次设置,上边缘前段131从前至后
向上倾斜,由于前保险杠下本体2的上侧壁21从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倾斜的上边缘前段131使得多条纵向加强筋13的前部的形状与前保险杠下本体2所围成的断面呈C字型的空腔的形状更匹配,能够更好的支撑前保险杠下本体2。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小腿保护支架1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底板1的强度,底板1上设置有多条眼前后方向延伸且向上凹的上凹部19,多条上凹部19均从底板1的前部延伸至底板1的后部,多条上凹部19一方面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纵向加强筋13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多条横向加强筋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多条纵向加强筋13和多条横向加强筋交叉布置以形成网格状结构。针对碰撞宽度为1300mm的小腿保护支架1,纵向加强筋13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2个。
[0028]采用上述的小腿保护支架1,小腿保护支架1上各部位的出模方向完全在模具主出模方向上,可以采用最为简洁的基础模具。
[0029]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安装结构,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腿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多条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侧的纵向加强筋以及多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侧的横向加强筋,多条所述纵向加强筋中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汽车的散热器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凹的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用于避让汽车的散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部和所述底板的后部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所述横向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中板部、自所述中板部的前边缘向上前方延伸的前板部以及自所述中板部的后边缘向后方延伸的后板部,所述前板部整体上相对于所述中板部向上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汽车的前保险杠下本体连接的前安装部,所述后板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汽车的散热器下横梁连接的后安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才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