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恒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823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布的若干个圆环形的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相邻两个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之间以及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与端部挡板之间均形成环形空间;还包括设置在外表面蒙皮上的若干个循环风扇,循环风扇与环形空间一一对应,单个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单独通向对应的环形空间,循环风扇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公共通道,公共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若干个进风口以及若干个环形空间连通。还包括循环泵、冷却液箱,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第一端、循环泵、冷却液箱、冷却通道的第二端依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该循环恒温系统后,核磁共振设备温度较为均匀,磁场均匀性较好,避免影响成像质量。避免影响成像质量。避免影响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恒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恒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系统工作时产生热量是常见现象,例如公开号为 CN21517634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其用以将热量及时导出。核磁共振系统运转时,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的线圈、磁钢等部件会产生热量,且热量不均匀,同时由于磁钢环状摆放,热空气上升,使得上部磁钢温度比下部磁钢温度高。同时磁环中的磁钢磁场强度受到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上方磁钢磁场强度要明显小于下方磁钢磁场强度,导致整个系统的磁场均匀性变差,影响系统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0004]现有技术中核磁共振设备温度不均匀,磁场均匀性差,影响成像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一种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布的若干个圆环形的无磁轭永磁阵列体,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表面蒙皮、外表面蒙皮,内表面蒙皮、外表面蒙皮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圆环形的端部挡板;
[0007]相邻两个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之间以及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与端部挡板之间均形成环形空间;
[0008]还包括设置在外表面蒙皮上的若干个循环风扇,循环风扇与环形空间一一对应,单个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单独通向对应的环形空间,循环风扇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公共通道,公共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若干个进风口以及若干个环形空间连通;
[0009]还包括循环泵、冷却液箱,所述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第一端、循环泵、冷却液箱、冷却通道的第二端依次连通。
[0010]本专利技术中的循环恒温系统主要用于为核磁共振设备中,若干个环形空间中的气体能够进入公共通道中并进行混合,公共通道中的温度会逐渐趋于一致,循环风扇工作时,带动公共通道中的气体经各个出风口单独通向对应的环形空间中,并沿环形空间的圆周方向流动,并重新进入公共通道,并实现气体的不断循环,在此过程中,进入各个环形空间中的气体温度逐渐趋于一致,进而实现对核磁共振设备中气体的均温操作。与此同时,循环泵将冷却液箱中的冷却液抽出,并输送至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冷却通道的第一端,经冷却通道后从其第二端流出,并回流至冷却液箱中,进而实现冷却循环,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的冷却,以使其维持在合适温度,实现恒温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循环恒温系统后,核磁共振设备温度较为均匀,磁场均匀性较好,避免影响成像质量。
[0011]优化的,所述外表面蒙皮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通风孔,各组第一通风孔与环形空间一一对应,第一通风孔连通公共通道与环形空间;
[0012]每组第一通风孔包括若干个长孔,长孔沿环形空间的圆周方向阵列分布。
[0013]优化的,经出风口吹出的风能够沿环形空间的切向进入环形空间中。
[0014]切向流出的风受阻力较小,进而能够实现快速循环,均温效果较好。
[0015]优化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平滑曲线形的出风管,所述外表面蒙皮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与环形空间一一对应,第二通风孔连通出风管与环形空间。
[0016]优化的,所述第二通风孔的面积小于出风口的面积。
[0017]将第二通风孔设置成小于出风口,有利于将空气压缩,增加空气对流速度。
[0018]优化的,所述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处设置出风罩,若干个出风管设置在出风罩上,出风罩安装在外表面蒙皮上。
[0019]优化的,所述公共通道中设置有若干个肋板,肋板位于相邻的两个进风口之间。
[0020]优化的,所述循环风扇的进风口处设置进风罩,公共通道位于进风罩内部,所述进风罩安装在外表面蒙皮上。
[0021]优化的,所述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单元,所述循环泵由控制单元控制。
[0022]实际应用中,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则能够根据实际温度,对循环泵进行控制,以使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的温度达到合适温度,满足实际需求。
[0023]优化的,所述无磁轭永磁阵列体包括环形支架,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开设在环形支架上的凹槽,所述无磁轭永磁阵列体还包括安装在环形支架上的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板覆盖所述凹槽的开口。
[002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5]1.本专利技术中的循环恒温系统主要用于为核磁共振设备中,若干个环形空间中的气体能够进入公共通道中并进行混合,公共通道中的温度会逐渐趋于一致,循环风扇工作时,带动公共通道中的气体经各个出风口单独通向对应的环形空间中,并沿环形空间的圆周方向流动,并重新进入公共通道,并实现气体的不断循环,在此过程中,进入各个环形空间中的气体温度逐渐趋于一致,进而实现对核磁共振设备中气体的均温操作。与此同时,循环泵将冷却液箱中的冷却液抽出,并输送至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冷却通道的第一端,经冷却通道后从其第二端流出,并回流至冷却液箱中,进而实现冷却循环,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的冷却,以使其维持在合适温度,实现恒温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循环恒温系统后,核磁共振设备温度较为均匀,磁场均匀性较好,避免影响成像质量。
[0026]2.切向流出的风受阻力较小,进而能够实现快速循环,均温效果较好。
[0027]3.将第二通风孔设置成小于出风口,有利于将空气压缩,增加空气对流速度。
[0028]4.实际应用中,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则能够根据实际温度,对循环泵进行控制,以使无磁轭永磁阵列体中的温度达到合适温度,满足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循环恒温系统的立体图;
[0030]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循环恒温系统的俯视图;
[0032]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循环恒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隐藏端部挡板及内表面蒙皮);
[0034]图6为图5中C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循环恒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隐藏外表面蒙皮);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外表面蒙皮的示意图;
[0037]图9、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进风罩、循环风扇、出风罩的安装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的示意图;
[0039]图12为图11中D的局部放大图;
[0040]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的主视图;
[0041]图14为图13中E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的俯视图;
[0043]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无磁轭永磁阵列体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布的若干个圆环形的无磁轭永磁阵列体(1),无磁轭永磁阵列体(1)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表面蒙皮(7)、外表面蒙皮(3),内表面蒙皮(7)、外表面蒙皮(3)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圆环形的端部挡板(4);相邻两个无磁轭永磁阵列体(1)之间以及无磁轭永磁阵列体(1)与端部挡板(4)之间均形成环形空间(5);还包括设置在外表面蒙皮(3)上的若干个循环风扇(6),循环风扇(6)与环形空间(5)一一对应,单个循环风扇(6)的出风口单独通向对应的环形空间(5),循环风扇(6)的进风口(62)处设置有公共通道(63),公共通道(63)的两端分别与若干个进风口(62)以及若干个环形空间(5)连通;还包括循环泵(10)、冷却液箱(20),所述无磁轭永磁阵列体(1)中设置有冷却通道(113),所述冷却通道(113)的第一端、循环泵(10)、冷却液箱(20)、冷却通道(113)的第二端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蒙皮(3)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通风孔(31),各组第一通风孔(31)与环形空间(5)一一对应,第一通风孔(31)连通公共通道(63)与环形空间(5);每组第一通风孔(31)包括若干个长孔,长孔沿环形空间(5)的圆周方向阵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经出风口吹出的风能够沿环形空间(5)的切向进入环形空间(5)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孔桥韩童童鲁礼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卓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