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8092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内腔轮廓收缩量;S2:加工内腔轮廓;S3:加工基准修正辅助外轮廓;S4:检测基准修正辅助外轮廓的壁厚;S5:按照S4检测的壁厚修正基准,若此时壁厚满足理论壁厚,则以此修正基准为加工精准,进行S6,若壁厚未满足理论壁厚,则返回S3;S6:按照S5获取的修正后的基准加工外轮廓。该加工方法既能有效保证低惯量涡轮盘焊接后的内腔轮廓精度,同时又能通过壁厚检测,减少低惯量涡轮盘内腔加工基准、外轮廓加工基准之间转换时的误差,从而保证低惯量涡轮盘外轮廓的加工的准确性,提高整个低惯量涡轮盘加工精度。提高整个低惯量涡轮盘加工精度。提高整个低惯量涡轮盘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惯量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研制的最新结构,具有质量轻、应力小,承载能力强的特点,是新一代发动机关键技术之一。如图1所示,低惯量涡轮盘通过左幅板2和右辐板3连接而成,左、右辐板之间形成一个中心内腔4。现有的低惯量涡轮盘加工一般先加工出左、右辐板毛坯内腔轮廓,再把左、右辐板焊接成低惯量涡轮盘毛坯,最后加工出低惯量涡轮盘外轮廓1而成。左、右辐板内腔轮廓加工时一般选用内腔面为基准,而焊接后加工低惯量涡轮盘外轮廓时,基准只能选在外轮廓面上,因此需要基准转换。但是由于左、右辐板焊接必然带来轮廓变形,焊接前、后加工基准之间无法进行准确转换,给低惯量涡轮盘加工精度的提高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焊接后低惯量涡轮盘内腔轮廓的准确度,然后通过减小低惯量涡轮盘内腔加工基准、外轮廓加工基准之间转换误差,保证加工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内腔轮廓收缩量;S2:加工内腔轮廓;S3:加工基准修正辅助外轮廓;S4:检测基准修正辅助外轮廓的壁厚;S5:按照S4检测的壁厚修正基准,若此时壁厚满足理论壁厚,则以此修正基准为加工精准,进行S6,若壁厚未满足理论壁厚,则返回S3;S6:按照S5获取的修正后的基准加工外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内腔轮廓收缩量根据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材质和低惯量涡轮盘辐板的结构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根据S1获得的内腔轮廓收缩量对内腔轮廓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内腔轮廓的宽度为内腔轮廓理论宽度值和内腔轮廓收缩量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内腔轮廓的表面粗糙度≯Ra0.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惯量涡轮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基准修正辅助外轮廓分为左基准修正辅助外轮廓和右基准修正辅助外轮廓,左基准修正辅助轮廓和右基准修正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窝丁日海王永明杜鹏张乘齐谢利强陈阿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