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阶段变阻尼的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涉及一种多阶段变阻尼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摩托车中,需要设置减震器来进行吸震以确保驾乘人员的形成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现有技术中,摩托车采用的减震器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的减震,但是,现有的摩托车减震的减震器的阻尼不可调节,使得摩托车不能适应于复杂路面,并且容易造成行车安全风险。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阶段变阻尼的减震器,能够压缩和复原过程中实现阻尼可调,提升减震器的响应速度,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摩托车的驾乘舒适性,确保减震器的工作过程的安全以及行车安全。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阶段变阻尼的减震器,包括外缸筒、内缸筒、活塞以及活塞杆;
[0006]所述内缸筒同轴设置于外缸筒内且内缸筒和外缸筒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液流通道;
[0007]所述活塞设置于内缸筒且可沿内缸筒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活塞杆与活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阶段变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筒、内缸筒、活塞以及活塞杆;所述内缸筒同轴设置于外缸筒内且内缸筒和外缸筒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液流通道;所述活塞设置于内缸筒且可沿内缸筒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设置有液流孔,所述液流孔的轴线与活塞的轴线平行;所述内缸筒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阻尼力的阻尼调节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阶段变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孔为三个,包括第一阻尼调节孔、第二阻尼调节孔以及第三阻尼调节孔;所述第二阻尼调节孔位于第一阻尼调节孔和第三阻尼调节孔之间,所述第一阻尼调节孔与第二阻尼调节孔的间距大于第二阻尼调节孔与第三阻尼调节孔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阶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张苏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安智能悬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