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磨浆机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
技术介绍
[0002]磨浆机设备是一种新颖的不锈钢湿式磨碎设备,使用于大米、大豆、玉米、薯类等粮食类物料的湿磨加工,也使用于医药、制糖、食品等工业中某些物料的湿磨;传统磨浆机需要独立的三台磨浆机,配两台搅拌机,三台磨浆机在工作时砂轮磨片磨损快,使上下砂轮挤压力减小,研磨豆浆量减少,需要专职人员每天调控多次,且不易控制压力的大小,磨浆机配备的搅拌机混合不均匀,吸水不足,磨豆浆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安装有两组打磨机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分别靠近两组打磨机构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一侧的两组搅拌筒,两组所述搅拌筒的内部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搅拌机构(2),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侧安装有两组打磨机构(3),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侧分别靠近两组打磨机构(3)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升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一侧的两组搅拌筒(21),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外侧靠近两组搅拌筒(2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23),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下侧一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下侧一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渣管(25),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上侧一组搅拌筒(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渣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贯穿两组搅拌筒(2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下端与第一电机(24)的内部转子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23)为倾斜设置,所述排渣管(25)与下侧一组搅拌筒(21)的内部相通,所述导渣管(26)与上侧一组搅拌筒(21)的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下端的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2),所述第二转动轴(32)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3),所述第二转动轴(32)的外侧靠近卡槽(33)的上侧位置活动连接有砂轮基座(34),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5),所述主体外壳(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浆管(36),所述砂轮基座(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网(37),所述锥形网(37)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砂轮(38),所述锥形网(37)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卡环(39),主体外壳(1)的一侧靠近锥形网(37)的上端位置开设有连接管(310),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入口架(311),所述入口架(311)的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上砂轮(3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2)贯穿主体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与主体外壳(1)为活动连接,所述砂轮基座(34)卡合在卡槽(33)的内侧位置,所述下砂轮(38)与上砂轮(31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靠近卡环(39)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卡环(3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四国,赵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四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