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44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安装有两组打磨机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分别靠近两组打磨机构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一侧的两组搅拌筒,两组所述搅拌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靠近两组搅拌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两组所述搅拌筒的下侧一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通过搅拌机构、打磨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大豆尽最大程度采取豆浆,大大提高生产量,同时减少设备的成本。同时减少设备的成本。同时减少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磨浆机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

技术介绍

[0002]磨浆机设备是一种新颖的不锈钢湿式磨碎设备,使用于大米、大豆、玉米、薯类等粮食类物料的湿磨加工,也使用于医药、制糖、食品等工业中某些物料的湿磨;传统磨浆机需要独立的三台磨浆机,配两台搅拌机,三台磨浆机在工作时砂轮磨片磨损快,使上下砂轮挤压力减小,研磨豆浆量减少,需要专职人员每天调控多次,且不易控制压力的大小,磨浆机配备的搅拌机混合不均匀,吸水不足,磨豆浆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安装有两组打磨机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分别靠近两组打磨机构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一侧的两组搅拌筒,两组所述搅拌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靠近两组搅拌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两组所述搅拌筒的下侧一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两组所述搅拌筒的下侧一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渣管,两组所述搅拌筒的上侧一组搅拌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渣管。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贯穿两组搅拌筒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与第一电机的内部转子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为倾斜设置,所述排渣管与下侧一组搅拌筒的内部相通,所述导渣管与上侧一组搅拌筒的内部相通。
[0006]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下端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靠近卡槽的上侧位置活动连接有砂轮基座,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主体外壳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浆管,所述砂轮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网,所述锥形网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砂轮,所述锥形网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卡环,主体外壳的一侧靠近锥形网的上端位置开设有连接管,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入口架,所述入口架的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上砂轮。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主体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与主体外壳为活动连接,所述砂轮基座卡合在卡槽的内侧位置,所述下砂轮与上砂轮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靠近卡环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卡环与连接槽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搅拌筒的内部相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主体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与主体外壳为活
动连接,所述砂轮基座卡合在卡槽的内侧位置,所述下砂轮与上砂轮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靠近卡环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卡环与连接槽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搅拌筒的内部相通。
[0009]优选的,所述弹簧基座卡合在两组卡槽的内侧位置,所述第一臂杆的中间位置与第一固定轴架连接,所述第二臂杆的中间位置与第一调节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离心座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架与弹簧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座的一侧靠近第一调节杆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固定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离心座的上侧内壁与顶杆的下侧位置设置的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杠杆的中间位置与支撑架为活动连接,所述离心滑块的宽度等于离心座的内侧宽度。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与搅拌机构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主体外壳与搅拌机构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四组支脚。
[0011]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后端靠近数据储存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步数识别器,所述软表带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软表带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软表带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所述设备主体、两组软表带、两组伸缩机构、控制机构之间形成椭圆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开启第一电机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而第一转动轴转动的同时带动两组搅拌筒内侧固定连接的两组搅拌叶一同进行转动,从而进行搅拌与混合的目的。
[0013]2、其次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再将入大豆与水放入下砂轮的上端,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分别带动卡合在卡槽内侧的砂轮基座进行转动,而砂轮基座转动的同时带动上侧分别固定连接的锥形网与下砂轮进行转动,通过下砂轮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大豆向外侧甩开,与上侧的上砂轮进行摩擦,实现打磨的目的,而打磨后的豆浆与豆渣由于离心力的惯性,从下砂轮与上砂轮之间的缝隙间甩至锥形网内侧,随之锥形网的转动的离心力使豆渣向上移动,通过开设的连接管掉落至上侧一组搅拌筒的内部,而豆浆通过锥形网后,向下落在隔板的上侧空间位置,再由导浆管排出进行收集,与此同时落入上侧一组搅拌筒中的豆渣通过搅拌,充分吸足、吸透水分,再由导渣管导入下侧一组入口架的内,对豆渣进行二次打磨、收集豆浆,最后的废渣从下侧一组搅拌筒的下端固定连接的导渣管排出,而通过打磨机构与搅拌机构的配合,可将大豆尽最大程度采取豆浆,大大提高生产量,同时减少设备的成本。
[0014]3、最后在下砂轮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的情况,而打磨过程中,由于离心座与第二转动轴为固定连接,所以使得离心座转动,通过离心力甩动内侧的两组离心滑块,在杠杆上滑动至一侧,翘起杠杆的另一侧,顶起顶杆,压缩固定弹簧,而顶杆被顶起的同时向上顶起弹簧基座,压缩顶升弹簧,使顶升弹簧向上产生的推动压力,顶起砂轮基座,从而推动锥形网与下砂轮向上,自动增加下砂轮与上砂轮打磨时压力,而弹簧基座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二固定轴架带动第二调节杆推动第一臂杆向一侧倾斜,使得第一调节杆向下推动第二臂杆沿着支撑杆转动,而第二臂杆的一侧可以限制离心滑块的移动过大离开杠杆的上侧,实现磨损自动补偿压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主体外壳;2、搅拌机构;21、搅拌筒;22、第一转动轴;23、搅拌叶;24、第一电机;25、排渣管;26、导渣管;3、打磨机构;31、第二电机;32、第二转动轴;33、卡槽;34、砂轮基座;35、隔板;36、导浆管;37、锥形网;38、下砂轮;39、卡环;310、连接管;311、入口架;312、上砂轮;4、顶升机构;41、弹簧基座;42、顶升弹簧;43、第一固定轴架;44、第一臂杆;45、第一调节杆;46、第二臂杆;47、支撑杆;48、第二调节杆;49、第二固定轴架;410、离心座;411、顶杆;412、固定弹簧;413、支撑架;414、杠杆;415、离心滑块;5、固定管;6、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搅拌机构(2),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侧安装有两组打磨机构(3),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侧分别靠近两组打磨机构(3)的内侧均设置有顶升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一侧的两组搅拌筒(21),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外侧靠近两组搅拌筒(2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23),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下侧一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下侧一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渣管(25),两组所述搅拌筒(21)的上侧一组搅拌筒(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渣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贯穿两组搅拌筒(2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下端与第一电机(24)的内部转子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23)为倾斜设置,所述排渣管(25)与下侧一组搅拌筒(21)的内部相通,所述导渣管(26)与上侧一组搅拌筒(21)的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下端的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2),所述第二转动轴(32)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3),所述第二转动轴(32)的外侧靠近卡槽(33)的上侧位置活动连接有砂轮基座(34),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5),所述主体外壳(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浆管(36),所述砂轮基座(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网(37),所述锥形网(37)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砂轮(38),所述锥形网(37)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卡环(39),主体外壳(1)的一侧靠近锥形网(37)的上端位置开设有连接管(310),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入口架(311),所述入口架(311)的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上砂轮(3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双联压力渗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2)贯穿主体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与主体外壳(1)为活动连接,所述砂轮基座(34)卡合在卡槽(33)的内侧位置,所述下砂轮(38)与上砂轮(31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靠近卡环(39)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卡环(3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四国赵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四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