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63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具有良好水溶性、低毒性、生物相容性及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混合物作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疏水残基结合形成氢键或产生疏水作用,插入到黄嘌呤氧化酶的疏水缝隙中占据了其催化活性中心,与底物黄嘌呤竞争结合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位点,阻碍了底物的进入,导致其活性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所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体外及动物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可起到与现有技术中高尿酸血症药物相当,毒性低,可以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为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技术介绍

[0002]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广泛存在于牛奶、人和动物细胞中,是催化人体内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产生尿酸的关键酶。尿酸是人体中嘌呤化合物的最终代谢产物,体内XOD含量和活性过高会大量产生尿酸,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痛风和运动功能受损,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衰竭等疾病。如何有效减低体内尿酸的形成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XOD 含有1330个氨基酸,2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2个钼原子和8个铁原子,是嘌呤类化合物催化转化的关键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体内XOD的活性而减少尿酸生成,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效的防治药物。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大多都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阻止肾脏对尿酸的再吸收来减少尿酸的合成,进而达到缓解痛风症状的目的。槲皮素、白藜芦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橙皮苷、鼠尾草酸、山萘酚、高良姜素等天然来源的多酚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效果已有报道,但与阳性对照药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相比,其抑制率还是有较大差别。
[0003]单宁酸(又称鞣酸)则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出的天然水解类单宁,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连苯三酚基团,具有较强还原能力,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抑制作用。碳点是一类粒径小于10nm的零维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低毒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表面丰富的基团(

OH、

COOH及

NH2)使其易功能化,产生多种包括光学、抗菌、荧光标记、探针、纳米酶等功能。
[0004]本专利技术基于具有良好水溶性、低毒性、生物相容性及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混合物作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利用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的协同作用,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疏水残基结合形成氢键或产生疏水作用,插入到黄嘌呤氧化酶的疏水缝隙中占据了其催化活性中心,与底物黄嘌呤竞争结合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位点,阻碍了底物的进入,导致其活性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体外及动物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可起到与现有技术中高尿酸血症药物相当,毒性低,可以制备为各种剂型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利用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的协同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
[0006]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单宁酸碳点为10

30%,单宁酸为70

90%。
[0007]所述的单宁酸碳点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氮气保护下,将2

4重量份的单宁酸、0.5

1重量份的硫酸铜和1

2重量份甘氨酸分散在150

200份去离子水中,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在180~200℃下加热6~8 h,自然冷却后,离心,上清液过0.22 μm滤膜,真空干燥即得单宁酸碳点。
[0008]所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剂型可以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佐餐粉、代餐粉、配餐粉。
[0009]所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由尿酸水平高引起的相关病症药物中的应用,或在制备用于调节尿酸水平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0010]所述的离心条件为离心时间10

15 min,离心速率5000

10000 r/min。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首次将低毒、生物相容性好的碳点引入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利用碳点具有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合单宁酸表现出更强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能够接近同剂量的阳性药物的效果。
[0012]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体外及动物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可起到与现有技术中高尿酸血症药物相当,毒性低,可以制备为各种剂型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
[0013]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中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混合物与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图2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混合物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图3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混合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尿酸(UA)水平影响。图4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混合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肌酐(CRE)水平影响。图5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混合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16]实施例1:1、单宁酸碳点碳点制备:在氮气保护下,将20g重量份的单宁酸、5g重量份的硫酸铜和10g重量份甘氨酸分散在1500mL去离子水中,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在180℃下加热8 h,自然冷却后,10000 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0.22 μm滤膜,真空干燥即得单宁酸碳点。
[0017]2、将步骤1制备的单宁酸碳点与单宁酸按重量比20:80混合均匀,得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TA+TA/CDs)。
[0018]3、TA+TA/CDs抑制剂细胞毒性实验:采用MTT法测试pH 7.5条件下抑制剂的细胞毒性;实验测试了抑制剂的L929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率,L929细胞在抑制剂表面培养了24、48及72小时后,如图1所示,L929细胞的增殖率均大于100%,表明TA+TA/CDs对细胞毒性为0级,即该抑制剂无细胞毒性,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0019]4、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体外抑制实验:将TA+TA/CDs样品用少量二甲基亚砜(最终浓度<1 %)溶解,再用磷酸盐缓冲溶液(50 mmol/L、pH7.4)稀释至 10、20、50、75、100 μg/mL。在96微孔板中分别加入50μL 0.1U/mL黄嘌呤氧化酶和 100 μL不同浓度的TA+TA/CDs,10min 后加入50μL0.16 mmol/L 黄嘌呤,每个样品做 3 次重复,以PBS缓冲盐溶液替代TA+
TA/CDs作为空白对照组,使用酶标仪,于295nm处测量吸光度,分别为D1、D2、D3及D
4。
[0020]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1

(D2‑
D1)/(D4‑
D3)
×
100式中:D1为TA+TA/CDs、酶和底物混合的吸光值;D2为 PBS 缓冲液、酶和底物混合的吸光值;D3为TA+TA/CDs、PBS 缓冲液和底物混合后的吸光值;D4为PBS缓冲液和底物混合后的吸光值,以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为阳性对照,相同条件下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结果见图2。实验结果表明,TA+TA/CDs表现出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类似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
[0021]5、实验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单宁酸碳点及单宁酸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单宁酸碳点为10

30%,单宁酸为70

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宁酸碳点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氮气保护下,将2

4重量份的单宁酸、0.5

1重量份的硫酸铜和1

2重量份甘氨酸分散在150

200份去离子水中,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在180~200℃下加热6~8 h,自然冷却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兰王艺洁尹孟佳张倩杨亚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伦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