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658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冷水箱、换热水箱、热水箱、集烟罩和尾气炉口;尾气炉口的上方依次设置为换热水箱和集烟罩,换热水箱上贯穿设置有连通尾气炉口至集烟罩的换热通管;换热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口,进水口、溢流口与冷水箱管道连通,出水口与热水箱管道连通,溢流口的高度高于出水口的高度,进水口与冷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和单向阀。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紧凑,进出水操作简单,拆卸清洗便利,制作技术简单、制作成本低;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利用连续进水换热,不需要复杂的仪器测量自动控制进水位,更加高效快速,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值得推广应用。值得推广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含氢尾气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有大量的尾气产生,而这些尾气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热量,甚至有很多未完全消耗的可燃气体。对于含有可燃气体的尾气来说,通常会根据气体量的价值来进行回收利用或者是直接外排处理。在典型的钨酸铵、钼酸铵制备钨粉、钼粉行业中,通常采用理论需要量过量10~30倍的氢气作为还原剂,这使得尾气中有大量的氢气。为回收利用这些氢气,降低生产成本,绝大多数的企业会配套氢气回收循环系统。但是氢气回收循环系统存在投资成本高,安全可靠性差,容易产生爆鸣或氢气泄露的可能,且只适合于氢气消耗量在100m3/h以上的产线。因而很多氢气消耗量小于100m3/h 的产线上,通常进行点火燃烧后外排,或者直接外排。如:在使用氢气还原 ITO废靶材制备铟锡合金时,产线采用的氢气量小于100m3/h,不具有氢气回用的价值,通常是直接排放。这就使得尾气带有的热量和可燃气体氢气没有充分回收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因而,迫切需要对此种含氢尾气进行回收利用。
[0003]中国专利CN113028645A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锅炉的烟气余热和冷凝回收系统,包括螺杆热泵机组、换热器、变频风机、折流板除雾器和补水箱。螺杆热泵机组与供暖管道、换热器的换热管道相连;在烟气通道内设置换热器和折流板除雾器;在烟气通道出口处设置有变频风机,在入口处设置有旁路烟道,其底部还设置有冷凝水管,冷凝水管和补水箱相连;所述补水箱设置有加药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用风机将烟气抽入换热器冷凝后,经折流板除雾器将水蒸气冷凝成水雾后收集至水箱,产生的低热量水为居民供暖使用。该装置可有效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收集,减少冷凝水管的腐蚀,并进行热量的回收利用。但是采用设备复杂,需要用到热泵机组、变频风机等,不适宜用于高温含氢尾气的余热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从高温含氢尾气中回收余热、减少能源浪费的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冷水箱、换热水箱、热水箱、集烟罩和尾气炉口;
[0007]所述尾气炉口的上方依次设置为换热水箱和集烟罩,所述换热水箱上贯穿设置有连通尾气炉口至集烟罩的换热通管;
[0008]所述换热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口,所述进水口、溢流口与冷水箱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热水箱管道连通,所述溢流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所述进水口与冷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和单向阀。
[0009]本技术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换热水箱与尾气炉口处的含氢尾气燃
烧产生的火焰直接接触,通过传导方式接收尾气和火焰的能量。所述换热水箱中设置换热通管,可使得尾气从尾气炉口进入到集气罩。所述集烟罩起到收集换热后的尾气,使之进入后续的收尘系统,防止无控的进入车间。所述冷水箱通过溢流管收集换热水箱中多余水,避免了换热水箱中水位过高,导致水从换热水箱顶部冒出的现象。所述冷水箱通过水泵将冷水送到换热水箱中,并设置单向阀门,防止了换热水箱中的水倒流。所述热水箱用于收集换热后产生的热水,并起到短时间的存储热水的功能,可为后端用户供应足量稳定的热水。
[0010]优选地,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支撑所述换热水箱的支架。
[0011]优选地,所述换热通管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换热通管竖直、均匀地排布在换热水箱上。
[0012]优选地,所述换热通管内壁凸设有翅片;进一步优选所述翅片均匀排布或错位排布在换热通管的内壁;更进一步地,所述翅片按螺旋形的均匀排布在换热通管的内壁,使尾气与换热水箱充分接触,增加换热面积,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
[0013]优选地,所述换热水箱下部装有用于聚集烟气的外延板,所述外延板呈喇叭状,起聚集尾气和热量的作用。
[0014]优选地,所述集烟罩呈喇叭状。
[0015]优选地,所述换热水箱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箱盖,可方便清理换热水箱。
[0016]优选地,所述进水口、溢流口设置在换热水箱的一侧壁,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换热水箱的另一侧壁,所述出水口的高度在进水口与溢流口高度之间,所述进水口高于换热水箱的箱体底部2~3cm。
[0017]优选地,所述冷水箱与自来水进水管连通。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从含氢尾气中余热回收的装置,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0019]自来水管道的冷水通过浮球阀的阀门后,进入到冷水箱,再从冷水箱的出水口经水泵泵入到换热水箱。同时尾气炉口的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被换热水箱的外延板汇集,顺着换热水箱的通管内壁向上运行,并碰撞到管壁上的翅片进行换热,最后使得热量传导到换热水箱中的水中。换热水箱中的热水经出水阀门,延热水管道流到热水箱中,进行暂时存放,以供使用。若换热水箱内水位高过一定液位,则会从溢流水出口溢出,延着水管进入到冷水箱中重复利用。
[0020]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紧凑,进出水操作简单,拆卸清洗便利,制作技术简单、制作成本低;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利用连续进水换热,不需要复杂的仪器测量自动控制进水位,更加高效快速,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0022](2)本技术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适用于各种中小量燃烧气体余热回收,能够节约能源,并且减少可燃气体外溢到车间造成安全的风险,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简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所述换热通管结构简图。
[0025]其中:1

尾气炉口;2

换热水箱;3

热水箱;4

外延板;5

集烟罩;6

冷水箱;7

水泵;8

自来水进水管;9

溢流口;10

进水口;11

出水口;12

支架; 13

翅片;14

箱盖;15

换热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冷水箱6、换热水箱2、热水箱3、集烟罩5和尾气炉口1。
[0029]所述尾气炉口1的上方依次设置为换热水箱2和集烟罩5,所述换热水箱2由支架12支撑,并可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换热水箱2上贯穿设置有连通尾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冷水箱(6)、换热水箱(2)、热水箱(3)、集烟罩(5)和尾气炉口(1);所述换热水箱(2)和集烟罩(5)依次设置在尾气炉口(1)的上方,所述换热水箱(2)上贯穿设置有连通尾气炉口(1)至集烟罩(5)的换热通管(15);所述换热水箱上设有进水口(10)、出水口(11)和溢流口(9),所述进水口(10)、溢流口(9)与冷水箱(6)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口(11)与热水箱(3)管道连通,所述溢流口(9)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11)的高度,所述进水口(10)与冷水箱(6)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7)和单向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管(15)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换热通管(15)竖直、均匀地排布在换热水箱(2)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管(15)内壁凸设有翅片(1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氢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飞李继殷亮朱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