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20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马达、扇叶、电路板、蓄电池、启动按钮、雾化器、微型水阀;第一壳体的壳壁内部设有用以存放清水的夹腔,第一壳体的注水口外侧固定设有第一凸管,第一凸管的外侧盖设有封盖;夹腔与微型水阀的进水管连通,微型水阀的出水管与雾化器的进水口连通,雾化器的出气口处连通设有输气管,输气管的另一端朝扇叶处延伸;第一壳体的内侧设有第二凸管,第二凸管内部设有散热件,散热件的导热片伸入夹腔的内部,马达安装在第二凸管处、且马达与散热件接触导热;其具有雾化加湿的功能,结合吹风可有效提高使用舒适度,并且可利用存储的清水对马达进行加强散热,防止马达发热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

技术介绍

[0002]炎热的夏天,风扇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人们常采用风扇进行有效降温,风扇通电后,通过扇叶转动产生气流,快速流动的空气带走人体表的部分热量,达到乘凉的效果。
[0003]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小风扇,能够用于办公室或是室外携带使用,但是这些小型风扇在使用时,一般只能够进行吹风工作,吹风的温度受到空气和转速的影响,降温效果不佳,且在炎热的夏天,空气湿度较低,导致人们面部较干,使用不舒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其具有雾化加湿的功能,结合吹风可有效提高使用舒适度,并且可利用存储的清水对马达进行加强散热,防止马达发热而影响正常的工作。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马达、扇叶、电路板、蓄电池、启动按钮;包括雾化器、微型水阀;第一壳体的壳壁内部设有用以存放清水的夹腔,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注水口,注水口的外侧固定设有第一凸管,第一凸管的外侧盖设有封盖;夹腔与微型水阀的进水管连通,微型水阀的出水管与雾化器的进水口连通,雾化器的出气口处连通设有输气管,输气管的另一端朝扇叶处延伸;第一壳体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二凸管,第二凸管内部设有散热件,散热件的导热片伸入夹腔的内部,马达安装在第二凸管处、且马达与散热件接触导热。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扇网区及第一握柄区,夹腔设于第一扇网区的壳壁内、且夹腔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握柄区的顶部;微型水阀及雾化器均安装在第一握柄区内;第一凸管及第二凸管均设于第一扇网区处,第一凸管位于第一扇网区的外侧中部,第二凸管位于第一扇网区的内侧中部、且第一凸管及第二凸管轴线重合;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扇网区及第二握柄区,第二扇网区与第一扇网区形状适配、且相互扣合,第二握柄区与第一握柄区形状适配、且相互扣合。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散热件密封嵌设于第二凸管的内部、且散热件的导热片密封伸入夹腔的内部。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马达的外壁固定设有多块散热片,散热片位于扇叶与第二凸管的端口之间。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输气管位于第一握柄区内,输气管的顶端贯穿伸至第一扇网区的底部、且输气管的出气端对应散热片与扇叶之间的区域设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其结构新颖,第一壳体的壳壁内部设有用以存放清水的夹腔,可利用第一壳体自身结构作为容纳空腔,可减少空间的占用,也可增大容水量,延长雾化使用时长;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及微型水阀,可通过微型水阀将夹腔内的清水送至雾化器内,可在需要雾化时才进行送水,方便控制;其通过雾化器对清水进行雾化,使得送出冷风中夹杂湿气,从而进行更好的降温散热,提高使用舒适度;并且,用于安装马达的第二凸管的内部设有散热件,散热件的导热片伸入至夹腔的内部,可利用夹腔内部存储的清水进行降温散热,进一步加强对马达的散热,有效防止马达发热而影响正常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00、第一壳体;110、第一扇网区;120、第一握柄区;130、夹腔;141、第一凸管;142、第二凸管;150、封盖;
[0017]200、第二壳体;210、第二扇网区;220、第二握柄区;
[0018]300、马达;310、散热片;400、扇叶;500、电路板;510、启动按钮;520、指示灯;530、充电插口;540、充电模块;540、雾化按钮;
[0019]600、蓄电池;700、雾化器;710、输气管;800、微型水阀;900、散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马达300、扇叶400、电路板500、蓄电池600、启动按钮510;包括雾化器700、微型水阀800;第一壳体100的壳壁内部设有用以存放清水的夹腔130,第一壳体100的外侧设有注水口,注水口的外侧固定设有第一凸管141,第一凸管141的外侧盖设有封盖150;夹腔130与微型水阀800的进水管连通,微型水阀800的出水管与雾化器700的进水口连通,雾化器700的出气口处连通设有输气管710,输气管710的另一端朝扇叶400处延伸;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二凸管142,第二凸管142内部设有散热件900,散热件900的导热片伸入夹腔130的内部,马达300安装在第二凸管142处、且马达300与散热件900接触导热。
[0022]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其结构新颖,第一壳体的壳壁内部设有用以存放清水的夹腔,可利用第一壳体自身结构作为容纳空腔,可减少空间的占用,也可增大容水量,延长雾化使用时长;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雾化器及微型水阀,可通过微型水阀将夹腔内的清水送至雾化器内,可在需要雾化时才进行送水,方便控制;其通过雾化器对清水进行雾化,使得送出冷风中夹杂湿气,从而进行更好的降温散热,提高使用舒适度;并且,用于安装马达的第二凸管的内部设有散热件,散热件的导热片伸入至夹腔的内部,可利用夹腔内部存储的清水进行降温散热,进一步加强对马达的散热,有效防止马达发热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在正常的加水过程中,开启封盖,露出注水口,使注水口朝上放置,接着再往夹腔内部注水,尽可能的将夹腔内部填充完全,减少后续加速数量;在平常的吹风使用过程中,可间歇
的摆动一下风扇,扰动夹腔内部的清水,使得清水与导热片进行接触,从而对马达起到降温散热的效果。
[0023]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形成外壳,马达、扇叶、电路板、蓄电池均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扇叶固定在马达的输出轴上,蓄电池用以为马达及电路板进行供电,电路板500上集成安装有指示灯520、充电插口530、充电模块540、雾化按钮550、启动按钮510;指示灯520、充电插口530、雾化按钮550、启动按钮510均突出于第二壳体200的外壁;蓄电池、微型水阀、雾化器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其中,启动按钮可用以控制马达的启停,雾化按钮可用以控制微型水阀及雾化器,充电插口、充电模块用以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指示灯可用以显示风扇的运行状态及充电状态;
[0024]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为集成式电路板结构,集成安装有微控制器、可进行协调运行控制,微型水阀选用常闭型结构,仅有接电启动后才可进行接通通水,使夹腔内部的清水送至雾化器内;微型水阀、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马达、扇叶、电路板、蓄电池、启动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微型水阀;第一壳体的壳壁内部设有用以存放清水的夹腔,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注水口,注水口的外侧固定设有第一凸管,第一凸管的外侧盖设有封盖;夹腔与微型水阀的进水管连通,微型水阀的出水管与雾化器的进水口连通,雾化器的出气口处连通设有输气管,输气管的另一端朝扇叶处延伸;第一壳体的内侧固定设有第二凸管,第二凸管内部设有散热件,散热件的导热片伸入夹腔的内部,马达安装在第二凸管处、且马达与散热件接触导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小型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扇网区及第一握柄区,夹腔设于第一扇网区的壳壁内、且夹腔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握柄区的顶部;微型水阀及雾化器均安装在第一握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赖剑科黎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的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