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义祥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93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包括风机、管道组件、过滤组件,风机包括蜗壳(1)、离心叶轮(2),叶轮包括前盘(21)、后盘(22)、叶片(23),蜗壳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第二壳体形成有扩散通道(14),其特征在于:第三壳体上设置有凹槽(15),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第一导流叶片设置于第二导流叶片的径向内侧,多个第一导流叶片沿周向分布,一个或多个第二导流叶片沿周向螺旋设置,第一导流叶片、第二导流叶片的轴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的轴向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机结构能够很好地平衡轴向力、减小振动。减小振动。减小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换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包括风机、管道组件、过滤组件,风机通过管道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风机包括蜗壳、离心叶轮,离心叶轮安装于蜗壳内并在电机的转轴驱动下旋转,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叶片,多个叶片沿周向分布,多个叶片设置于前盘与后盘之间,蜗壳包括壳体,壳体形成有扩散通道,扩散通道沿着流动方向的通道面积逐渐增大,壳体与后盘邻近设置。但现有的风机结构存在轴向力较大、振动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通过第一导流叶片、第二导流叶片的设计,能够抑制气流向后盘与第三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可引导部分气流向扩散通道内流动,从而能够很好地平衡轴向力、减小振动。其通过连通槽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地抑制气流向后盘与第三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可引导部分气流向扩散通道内流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轴向力平衡效果、减小振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包括风机、管道组件、过滤组件,风机通过管道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风机包括蜗壳(1)、离心叶轮(2),离心叶轮安装于蜗壳内并在电机的转轴(3)驱动下旋转,叶轮包括前盘(21)、后盘(22)、叶片(23),多个叶片沿周向分布,多个叶片设置于前盘与后盘之间,蜗壳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第二壳体(12)形成有扩散通道(14),扩散通道沿着流动方向的通道面积逐渐增大,第三壳体与后盘邻近设置且它们之间具有间隙,其特征在于:第三壳体(13)上设置有凹槽(15),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第一导流叶片设置于第二导流叶片的径向内侧,多个第一导流叶片沿周向分布,一个或多个第二导流叶片沿周向螺旋设置,第一导流叶片、第二导流叶片的轴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的轴向深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叶片(16)的轴向高度从径向内侧至径向外侧逐渐减小,第一导流叶片相对于径向线倾斜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叶片(17)的轴向高度从径向内侧至径向外侧逐渐增大,第二导流叶片由一个导流叶片螺旋构成或由多段导流叶片螺旋构成,相邻段导流叶片之间具有流通间隙。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叶片(16)的径向覆盖长度为第二导流叶片(17)的径向覆盖长度的2

4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环形凸缘部(18),环形凸缘部位于第二壳体的径向内侧端,环形凸缘部与第三壳体(13)相连接,环形凸缘部的轴向高度位置与凹槽(15)
的轴向高度位置相同或齐平。
[001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缘部(18)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连通槽(19),连通槽连通第二导流叶片(17)区域与扩散通道(14),连通槽的轴向深度小于或等于凹槽(15)的轴向深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通过第一导流叶片、第二导流叶片的设计,能够抑制气流向后盘与第三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可引导部分气流向扩散通道内流动,从而能够很好地平衡轴向力、减小振动。其通过连通槽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地抑制气流向后盘与第三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可引导部分气流向扩散通道内流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轴向力平衡效果、减小振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风机结构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风机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导流叶片结构图。
[0015]图中:蜗壳1、叶轮2、转轴3、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扩散通道14、凹槽15、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环形凸缘部18、连通槽19、前盘21、后盘22、叶片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包括风机、管道组件、过滤组件,风机通过管道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风机包括蜗壳1、离心叶轮2,离心叶轮2安装于蜗壳1内并在电机的转轴3驱动下旋转,叶轮2包括前盘21、后盘22、叶片23,多个叶片23沿周向分布,多个叶片23设置于前盘21与后盘22之间,蜗壳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第二壳体12连接于第一壳体11与第三壳体13之间,第二壳体12形成有扩散通道14,扩散通道14沿着流动方向的通道面积逐渐增大,第三壳体13与后盘22邻近设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壳体13上设置有凹槽15,凹槽15内设置有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第一导流叶片16设置于第二导流叶片17的径向内侧,多个第一导流叶片16沿周向分布,一个或多个第二导流叶片17沿周向螺旋设置,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的轴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15的轴向深度。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通过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的设计,能够抑制气流向后盘22与第三壳体13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可引导部分气流向扩散通道14内流动,从而能够很好地平衡轴向力、减小振动。
[0020]进一步地,第一导流叶片16的轴向高度从径向内侧至径向外侧逐渐减小,第一导流叶片16相对于径向线倾斜设置。
[0021]第二导流叶片17的轴向高度从径向内侧至径向外侧逐渐增大,第二导流叶片17由一个导流叶片螺旋构成或由多段导流叶片螺旋构成,相邻段导流叶片之间具有流通间隙。
[0022]第一导流叶片16的径向覆盖长度为第二导流叶片17的径向覆盖长度的2

4倍,优选地,2.7

3.3倍。
[0023]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2具有环形凸缘部18,环形凸缘部18位于第二壳体12的径向内侧端,环形凸缘部18与第三壳体13相连接,环形凸缘部18的轴向高度位置与凹槽15的轴向高度位置相同或齐平。
[0024]环形凸缘部18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连通槽19,连通槽19连通第二导流叶片17区域与扩散通道14,连通槽19的轴向深度小于或等于凹槽15的轴向深度。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通过连通槽19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地抑制气流向后盘22与第三壳体13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可引导部分气流向扩散通道14内流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轴向力平衡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包括风机、管道组件、过滤组件,风机通过管道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风机包括蜗壳(1)、离心叶轮(2),离心叶轮安装于蜗壳内并在电机的转轴(3)驱动下旋转,叶轮包括前盘(21)、后盘(22)、叶片(23),多个叶片沿周向分布,多个叶片设置于前盘与后盘之间,蜗壳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第二壳体(12)形成有扩散通道(14),扩散通道沿着流动方向的通道面积逐渐增大,第三壳体与后盘邻近设置且它们之间具有间隙,其特征在于:第三壳体(13)上设置有凹槽(15),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叶片(16)、第二导流叶片(17),第一导流叶片设置于第二导流叶片的径向内侧,多个第一导流叶片沿周向分布,一个或多个第二导流叶片沿周向螺旋设置,第一导流叶片、第二导流叶片的轴向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的轴向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及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叶片(16)的轴向高度从径向内侧至径向外侧逐渐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义祥
申请(专利权)人:蔡义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