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及其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78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轴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及其工艺,包括前壳、后壳、底板和第一辅撑架,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底板顶面左侧安装有第一辅撑架,所述第一辅撑架右侧安装有第二辅撑架,所述前壳通过液压结构连接有前板,所述前板后端底部安装有前架,所述前架通过升降结构安装有前装配板,所述后壳前端通过液压结构连接有后板,所述后板前端底部安装有后架,所述后架通过升降结构安装有后装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通过一次固定连接轴对两端完成依次挤压装配,提高效率,同时避免二次校准失误导致装配错位。装配错位。装配错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轴装配
,具体为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
[0003]目前连接轴两端需要挤压装配完成对连接轴两个端部挤压安装装配工件,而传统方式需要单次进行挤压装配,而两端挤压需要进行二次固定,并对连接轴进行转向,对于大尺寸的连接轴而言,浪费时间,而二次装配需要二次校准避免挤压装配错位。
[0004]因此,我们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及其工艺,有利于通过一次固定连接轴对两端完成依次挤压装配,提高效率,同时避免二次校准失误导致装配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及其工艺,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包括前壳、后壳、底板和第一辅撑架,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包括前壳(1)、后壳(8)、底板(5)和第一辅撑架(4),所述底板(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壳(1)和后壳(8),所述底板(5)顶面左侧安装有第一辅撑架(4),所述第一辅撑架(4)右侧安装有第二辅撑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通过液压结构连接有前板(2),所述前板(2)后端底部安装有前架(3),所述前架(3)通过升降结构安装有前装配板(15),所述后壳(8)前端通过液压结构连接有后板(17),所述后板(17)前端底部安装有后架(7),所述后架(7)通过升降结构安装有后装配板(16);所述底板(5)安装有PLC控制器(18),所述PLC控制器(18)同步控制前架(3)和右架的升降高度,所述第一辅撑架(4)和第二辅撑架顶部均设置有转动夹持固定架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夹持固定结构为第一辅撑架(4)右侧安装有升降液压杆(11),所述升降液压杆(11)顶部安装有升降板(10),所述升降板(10)底部安装有压板(9),所述升降液压杆(11)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台(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撑架(4)顶部开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位置和压板(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辅撑架(4)的结构和第二辅撑架(6)的结构对称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的结构和后壳(8)的结构对称相同,所述前装配板(15)的位置和后装配板(16)的位置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底端滑动固定于前滑轨(19),所述后壳(8)底部滑动固定于后滑轨(1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轴挤压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传银潘飞吴林至武强钟卫峰郭志洁董恒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耀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