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79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和车辆,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吸能盒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有开口;以及弹性吸能件,弹性吸能件的一端设置于吸能盒的侧壁上,弹性吸能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防撞梁相配合的配合面,弹性吸能件在防撞梁发生碰撞时通过压缩形变实现弹性吸能。由此,通过在吸能盒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开口,并且将弹性吸能件设置于吸能盒和防撞梁之间,不仅可以使弹性吸能件和弹性吸能件配合工作,提高吸能盒组件的碰撞吸能效果,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弹性吸能件的参数,使吸能盒组件的碰撞吸能效果可调,提高吸能盒组件的适配性。能盒组件的适配性。能盒组件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车辆多设置有防撞梁和吸能盒,以在车辆与碰撞物发生碰撞时,通过防撞梁和吸能盒的结构变形来充分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实现对乘员的保护。
[0003]在相关技术中,吸能盒的结构不够合理,碰撞截面力较大,存在吸能缓冲效果较差、对乘员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程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该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的碰撞吸能效果更好,适配性更高。
[0005]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有开口;以及弹性吸能件,所述弹性吸能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吸能盒的侧壁上,所述弹性吸能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防撞梁相配合的配合面,所述弹性吸能件在所述防撞梁发生碰撞时通过压缩形变实现弹性吸能。
[0007]由此,通过在吸能盒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开口,并且将弹性吸能件设置于吸能盒和防撞梁之间,不仅可以使弹性吸能件和弹性吸能件配合工作,提高吸能盒组件的碰撞吸能效果,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弹性吸能件的参数,使吸能盒组件的碰撞吸能效果可调,提高吸能盒组件的适配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弹性吸能件的中心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弹性吸能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吸能件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弹性吸能件另一端的横截面积。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本体和吸能固定板,所述吸能盒本体的一侧侧壁和所述弹性吸能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能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吸能盒本体远离所述弹性吸能件的另一侧侧壁,所述吸能固定板设置有用于与车架相配合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安装孔。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盒本体中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吸能盒本体内弯折设置,以将所述吸能盒本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体积不同的吸能腔。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盒本体为挤压成型的铝合金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吸能件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吸能盒设置有第二穿孔且在所述第二穿孔的内侧设置有焊接螺母,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
和所述焊接螺母轴向相对设置。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吸能件为橡胶衬套、硅胶衬套和乳胶衬套中的至少一种。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配合面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穿孔轴向相对的第三穿孔,所述垫片硫化在所述弹性吸能件上。
[0016]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防撞梁;以上所述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设置于所述防撞梁的后侧且所述配合面与所述防撞梁相对应。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爆炸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吸能盒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0、车辆;
[0026]100、吸能盒组件;
[0027]10、吸能盒;11、吸能盒本体;111、加强筋;112、吸能腔;12、吸能固定板;121、安装面;122、安装孔;13、开口;14、第二穿孔;15、焊接螺母;
[0028]20、弹性吸能件;21、配合面;22、第一穿孔;
[0029]30、垫片;31、第三穿孔;40、紧固件;
[0030]200、防撞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梁200的吸能盒组件100,防撞梁200的吸能盒组件100可以应用于车辆1000。
[0033]结合图1

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梁200的吸能盒组件100可以主要包括:吸能盒10和弹性吸能件20。其中,吸能盒1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开口13,弹性吸能件20的一端设置于吸能盒10的侧壁上,弹性吸能件2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防撞梁200相配合的配合面21,弹性吸能件20在防撞梁200发生碰撞时通过压缩变形实现弹性吸能。
[0034]具体地,在车辆1000和碰撞物发生碰撞时,防撞梁200受到碰撞力的作用,并将力传递至防撞梁200的吸能盒组件100,通过在吸能盒1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开口13,一方面,开
口13的设置可以提升吸能盒10的变形能力,从而提升吸能盒10的碰撞吸能效果,另一方面,区别于在吸能盒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开口,在吸能盒10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开口13,这样可以方便将弹性吸能件20设置于吸能盒10的侧壁上,增加弹性吸能件20和吸能盒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升碰撞截面力,可以提高吸能盒组件100的碰撞吸能效果。
[0035]进一步地,通过将弹性吸能件20的一端设置于吸能盒10的侧壁上,将弹性吸能件20的另一端的配合面21和防撞梁200相配合,这样在吸能盒10变形吸能的前提下,不仅可以使弹性吸能件20通过压缩变形实现弹性吸能,使弹性吸能件20和吸能盒10共同作用实现双重吸能,从而提高防撞梁200的吸能盒组件100的碰撞吸能效果,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弹性吸能件20的参数,调整吸能盒组件100的碰撞吸能效果,从而实现吸能盒组件100的多平台通用化,降低开发成本。
[0036]在车辆1000发生低速碰撞时,防撞梁200轻微接触碰撞物,弹性吸能件20会被压缩,将碰撞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吸能件20的势能,从而可以实现对车辆1000和碰撞物的保护作用。另外,此种情况下,弹性吸能件20在碰撞力消失后可以恢复形变,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防撞梁200的吸能盒组件100的重复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
[0037]在车辆1000发生高速碰撞时,防撞梁200被碰撞物猛烈撞击,弹性吸能件20会迅速压缩,吸收足够多的碰撞能量,当弹性吸能件20失效后,吸能盒本体11可以通过溃缩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有开口;以及弹性吸能件,所述弹性吸能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吸能盒的侧壁上,所述弹性吸能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防撞梁相配合的配合面,所述弹性吸能件在所述防撞梁发生碰撞时通过压缩形变实现弹性吸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吸能件的中心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弹性吸能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件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弹性吸能件另一端的横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本体和吸能固定板,所述吸能盒本体的一侧侧壁和所述弹性吸能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能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吸能盒本体远离所述弹性吸能件的另一侧侧壁,所述吸能固定板设置有用于与车架相配合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本体中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在根王亮牛金亮余吉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