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内圈钩切削用组合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61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生产设备,提出一种轴承内圈钩切削用组合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口,机架的前侧设置有上溜槽、导向T板和下溜槽,下溜槽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前侧设置有摆动组件,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油缸、扇形板、挡料件和拨料件,拨料件和挡料件用来将下溜槽末端的工件从下溜槽摆送至工位口并对其它工件进行限位,工位口的一侧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朝向挡料件的一端为圆弧面,工位口的另一侧设置有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活动端朝下,工位口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条和与导向条衔接的输出溜槽。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连续上料效果较好、稳定性较高且有利于提高车间设备生产连续性,适合大规模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内圈钩切削用组合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轴承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轴承内圈钩切削用组合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其中,轴承外圈与内圈的生产工序包括切管、热处理、整径、开槽和抛光等。其中,在对轴承内圈进行开槽的话,需要采用专用的装夹工具对其进行定位,再由可进可退的钩刀进行开槽切削。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轴承内圈的钩切削设备缺乏合理的自动上料装置,特别是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并装夹,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其次,钩切削设备与上级工序的衔接性能较差,令车间设备整体的生产连续性比较差,生产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在加工轴承内圈结构槽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连续上料效果较好、稳定性较高且有利于提高车间设备生产连续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钩切削用组合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侧倾斜设置有上溜槽,所述上溜槽的末端竖直设置有两个相对分布的导向T板,所述导向T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溜槽,所述下溜槽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前侧设置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油缸,所述摆动油缸包括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活动配合的挡料件,所述挡料件和扇形板内侧设置有与限位组件活动配合的拨料件,所述拨料件和挡料件用来将下溜槽末端的工件从下溜槽摆送至工位口并对其它工件进行限位,所述工位口的一侧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朝向挡料件的一端为圆弧面,所述工位口的另一侧设置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动端朝下,所述工位口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末端设置有输出溜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亮魏永平霍树杰魏庆涛霍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瑞特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