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52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7
提供能够保护蓄电池、冷却通路、而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20)具备蓄电池托盘(71),该蓄电池托盘(71)包括底板部(76)、右侧框架(96)及左侧框架(97)。蓄电池托盘具有电池配置区域部(115)、以及右侧的冲击吸收区域部(116)及左侧的冲击吸收区域部(116)。电池配置区域部设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且载置有蓄电池模块(62)。左右侧的冲击吸收区域部设置于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在电池配置区域部的内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冷却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通路(85)。的冷却通路(85)。的冷却通路(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
[0001]本申请基于2021年1月20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1

007446号来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

技术介绍

[0003]作为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例如已知有如下结构:在托盘底板(以下称作底板部)载置有蓄电池模块,在底板部的周围设置有安装梁(以下称作框架框体),框架框体安装于车辆的底部。底板部包括上板部、中板部及下板部,在上板部与中板部之间形成有冷却空腔。另外,在中板部与下板部之间(即冷却空腔的下方)形成有缓冲空腔。
[0004]在冷却空腔中,例如配置有冷却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配管。缓冲空腔例如保护蓄电池模块、冷却配管免受来自下方的冲击(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19

531955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此,以往的缓冲空腔能够保护蓄电池模块、冷却配管免受来自下方的冲击。然而,若采用以往的缓冲空腔,则例如在因侧面碰撞而从车身侧方输入了载荷的情况下,难吸收所输入的载荷而保护蓄电池模块、冷却配管。因此,有可能在因侧面碰撞而从车身侧方输入的载荷的作用下,框架框体向车宽方向内侧发生变形,损伤蓄电池模块(即蓄电池)、冷却配管(即冷却通路)。
[0006]作为其对策,例如考虑加强底板部。然而,在加强了底板部的情况下,难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从该观点出发尚存改良的余地。
[0007]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能够保护蓄电池、冷却通路、而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
[0008](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具备蓄电池托盘,该蓄电池托盘包括:底板部,其配置于车辆的底板下方;以及框架框体,其具有侧部框架,该侧部框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中的至少车宽方向的左右侧且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蓄电池托盘具有:电池配置区域部,其设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且载置由多个蓄电池构成的蓄电池模块;以及冲击吸收区域部,其设置于所述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所述电池配置区域部的内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冷却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通路。
[0009]根据上述(1)的方案的结构,在蓄电池托盘的电池配置区域部载置蓄电池模块,在电池配置区域部的内部使冷却通路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即,电池配置区域部兼用作电池封装体的水套。因而,例如,能够在蓄电池模块的车身前方配置将冷却通路与冷却用的散热器连通的冷却水连接器。由此,能够使冷却水连接器、冷却通路(例如冷却配管)避免向蓄电池模块的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0010]由此,例如能够保护冷却水连接器、冷却通路免受因侧面碰撞而从车身侧方输入
的载荷(以下也有时称作侧碰载荷)的影响,能够防止冷却水浸入蓄电池模块侧。
[0011]另外,在蓄电池托盘中的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有冲击吸收区域部。因而,例如,在从车身侧方输入了侧碰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冲击吸收区域部来吸收侧碰载荷而保护蓄电池模块。由此,例如,无需必要程度以上地加强车辆的外侧部,能够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0012]而且,电池配置区域部兼用作水套,由此能够一体地成形出(形成)底板部和冷却通路。由此,能够实现电池封装体的轻量化及成本减少。
[0013](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框架框体除了具有所述侧部框架以外,还具有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所述前部框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中的车身前方侧且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后部框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中的车身后方侧且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框架框体由所述侧部框架、所述前部框架及所述后部框架形成为矩形框状,所述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具备盖部,该盖部设置于所述框架框体而与所述蓄电池托盘一起形成收纳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密闭空间,所述冷却通路由在所述底板部的内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中空室形成。
[0014]根据上述(2)的方案的结构,在底板部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室,由中空室形成冷却通路。因而,能够在收纳蓄电池模块的密闭空间的外侧形成冷却通路而使冷却通路与蓄电池模块分离。由此,例如,不需要来自冷却通路的漏水所引起的在制造品质、强度的可靠性方面作出的考虑(对策),能够减少成本及重量。
[0015](3)在上述(2)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底板部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对所述中空室,所述冷却通路通过从一方的中空室连通于另一方的中空室,从而由一对所述中空室形成为U字状。
[0016]根据上述(3)的方案的结构,冷却通路通过从一方的中空室连通于另一方的中空室,从而由一对中空室形成为U字状。因而,能够将冷却通路的供给口及排出口配置于底板部(具体而言,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中的一方。由此,例如,能够在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中的一方汇集配置将供给口及排出口连通于散热器的冷却水连接器。因此,例如,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中,能够相对于冷却用的散热器在最短距离内配置将冷却通路连通于冷却用的散热器的冷却水连接器。
[0017]另外,通过将冷却水连接器汇集配置于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身前方侧及车身后方侧中的一方,能够将冷却水连接器汇集到1个地方。由此,例如,能够简化冷却水连接器的支承部,能够实现电池封装体的轻量化及成本减少。
[0018](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底板部及所述侧部框架中一体形成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中空室。
[0019]根据上述(4)的方案的结构,在底板部及侧部框架中分别一体形成有多个中空室。因而,例如能够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底板部、侧部框架。
[0020]在此,例如,也考虑通过冲压成形来形成底板部、侧部框架。然而,在该情况下,在适应蓄电池模块的大小、形状(即尺寸)而例如变更电池配置区域部及冲击吸收区域部等时,需要变更(修改)冲压成形用的模具整体,妨碍抑制成本。
[0021]于是,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底板部、侧部框架。由此,通过变更(修改)挤压成形装置的挤压卡口,能够适应蓄电池模块的大小、形状(尺寸)而以低成本变更底板部、侧部框
架。
[0022]另外,通过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挤压成形来形成底板部、侧部框架,能够使底板部、侧部框架以固定的壁厚的中空截面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由此,针对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侧碰载荷,例如能够使侧部框架、冲击吸收区域部等对冲击能量的吸收效果均匀化。
[0023]而且,通过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挤压成形来形成底板部、侧部框架,例如能够变更侧部框架、冲击吸收区域部等的壁厚。由此,针对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侧碰载荷,例如能够调整侧部框架、冲击吸收区域部等的变形模式而调整冲击能量的吸收效果。
[0024](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侧部框架形成为比所述冲击吸收区域部薄壁,所述冲击吸收区域部在下部具有斜部及薄壁部中的至少一方。
[0025]根据上述(5)的方案的结构,使侧部框架形成为比冲击吸收区域部薄壁,而且在冲击吸收区域部的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具备蓄电池托盘,该蓄电池托盘包括:底板部,其配置于车辆的底板下方;以及框架框体,其具有侧部框架,该侧部框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中的至少车宽方向的左右侧且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蓄电池托盘具有:电池配置区域部,其设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且载置由多个蓄电池构成的蓄电池模块;以及冲击吸收区域部,其设置于所述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所述电池配置区域部的内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冷却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框体除了具有所述侧部框架以外,还具有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所述前部框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中的车身前方侧且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后部框架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中的车身后方侧且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框架框体由所述侧部框架、所述前部框架及所述后部框架形成为矩形框状,所述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具备盖部,该盖部设置于所述框架框体而与所述蓄电池托盘一起形成收纳所述蓄电池模块的密闭空间,所述冷却通路由在所述底板部的内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中空室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部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对所述中空室,所述冷却通路通过从一方的中空室连通于另一方的中空室,从而由一对所述中空室形成为U字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及所述侧部框架中一体形成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中空室。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框架形成为比所述冲击吸收区域部薄壁,所述冲击吸收区域部在下部具有斜部及薄壁部中的至少一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崎谅安井健立胁正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