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5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包括A柱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安装有内板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支架;所述内板加强板包括有加强板主板、主板上翻边和主板下翻边;所述主板上翻边和所述主板下翻边分别与所述A柱内板焊接,所述加强板主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铰链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框体和支架翻边;所述支架框体与所述A柱加强板焊接,所述A柱内板、所述主板下翻边和所述支架翻边通过所述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支架翻边、主板下翻边和A柱内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尤其涉及一种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A柱为车身的前部支撑结构,其结构强度尤其重要。A柱由A柱内板、A柱加强板和A柱外板组成。A柱内板与A柱加强板之间安装有铰链加强支架,用于安装车门下铰链。车门下铰链的安装结构(安装轴等)安装在铰链加强支架的安装孔中。铰链加强支架与A柱加强板焊接。铰链加强支架与A柱内板之间无连接关系,铰链加强支架朝向A柱内板的一侧处于悬置状态,其稳定性还有待改善。
[0003]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A柱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A柱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
[0006]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安装有内板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支架;
[0007]所述内板加强板包括有加强板主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主板上端的主板上翻边和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主板下端的主板下翻边,所述主板下翻边上设置有用于螺栓穿过的下翻边通孔;
[0008]所述主板上翻边和所述主板下翻边分别与所述A柱内板焊接,所述加强板主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
[0009]所述铰链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框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框体上部的支架翻边,所述支架框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架翻边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的支架翻边通孔;
[0010]所述支架框体与所述A柱加强板焊接,所述A柱内板、所述主板下翻边和所述支架翻边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0011]在A柱内板的内侧焊接有内板加强板,加强板主板与A柱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以提高A柱内板的结构强度。铰链加强支架的支架翻边、加强板主板的主板下翻边和A柱内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从而将A柱加强板、铰链加强支架、内板加强板及A柱内板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001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内板、所述主板下翻边和所述支架翻边通过两根所述螺栓连接,进一步提高铰链加强支架、内板加强板及A柱内板的连接稳定性。
[0013]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板上翻边、所述主板下翻边和所述加强板主板一体成型,方便加工成型,结构强度高。
[00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翻边与所述支架框体一体成型,方便加工成型,结构强度高。
[00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框体包括与所述A柱加强板焊接的框体背板、连接在所述框体背板的上端且朝向所述A柱内板侧延伸的框体顶板和连接在所述框体背板的下端且朝向所述A柱内板侧延伸的框体底板;
[0016]所述支架翻边连接在所述框体顶板上,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框体底板上。
[0017]支架框体由框体背板、框体底板和框体顶板组成,框体底板和框体顶板连接在框体背板的上下两端,使得支架框体呈U形结构,框体底板可用于安装车门下铰链,支架翻边连接在框体顶板上,框体背板与A柱加强板焊接,方便结构布置和与周围零部件安装连接。
[001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框体背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朝向所述框体底板和所述框体顶板之间延伸的框体侧板;
[0019]所述框体侧板的下端与所述框体底板连接,所述框体侧板的上端与所述框体顶板连接。
[0020]通过在框体背板、框体顶板和框体底板之间连接框体侧板,提高了支架框体的结构强度。
[002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框体侧板的上端两端具有侧板翻边,所述框体侧板下端的所述侧板翻边与所述框体底板焊接,所述框体侧板上端的侧板翻边与所述框体顶板焊接。
[0022]通过在框体侧板的上下两端配置侧板翻边,方便与框体底板和框体顶板焊接。
[0023]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框体背板、所述框体底板、所述框体顶板、所述框体侧板及所述支架翻边由一块钣金冲压成型,结构强度高。
[0024]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身前围结构,包括前围板、前围支撑板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A柱结构;
[0025]所述前围支撑板焊接在所述前围板的后侧,所述A柱结构的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前围板焊接;
[0026]所述前围支撑板处于所述A柱内板的内侧,所述前围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A柱内板焊接。
[0027]通过在A柱内板与前围板之间焊接前围支撑板提高了A柱内板与前围板的连接稳定性,在前围板受力时可将力传递给A柱内板,A柱内板将力通过内板加强板、铰链加强支架传递给A柱加强板,提高了力的传递路径的稳定性。
[002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围支撑板的端部具有支撑板翻边,所述支撑板翻边与所述A柱内板焊接,方便前围支撑板与A柱内板焊接。
[00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本技术提供的A柱结构及车身前围结构,在A柱内板面向A柱加强板的一侧焊接有内板加强板,加强板主板与A柱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以提高A柱内板的结构强度。铰链加强支架的支架翻边、加强板主板的主板下翻边和A柱内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从而将A柱加强板、铰链加强支架、内板加强板及A柱内板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1]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A柱结构的立体图;
[003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A柱结构的爆炸图;
[0034]图3为内板加强板的立体图;
[0035]图4为铰链加强支架的立体图;
[0036]图5为图1沿着A

A向的局部剖视图;
[0037]图6为图1沿着B

B向的局部剖视图;
[0038]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前围结构的立体图;
[0039]图8为连接在一起的前围支撑板与前围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41]如图1

6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A柱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A柱外板1、A柱加强板2和A柱内板3。
[0042]A柱内板3与A柱加强板2之间安装有内板加强板4和铰链加强支架5。
[0043]内板加强板4包括有加强板主板41、连接在加强板主板41上端的主板上翻边42和连接在加强板主板41下端的主板下翻边43,主板下翻边43上设置有用于螺栓6穿过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A柱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安装有内板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支架;所述内板加强板包括有加强板主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主板上端的主板上翻边和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主板下端的主板下翻边,所述主板下翻边上设置有用于螺栓穿过的下翻边通孔;所述主板上翻边和所述主板下翻边分别与所述A柱内板焊接,所述加强板主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铰链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框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框体上部的支架翻边,所述支架框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架翻边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的支架翻边通孔;所述支架框体与所述A柱加强板焊接,所述A柱内板、所述主板下翻边和所述支架翻边通过所述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所述主板下翻边和所述支架翻边通过两根所述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翻边、所述主板下翻边和所述加强板主板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翻边与所述支架框体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框体包括与所述A柱加强板焊接的框体背板、连接在所述框体背板的上端且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涛俸万存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