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327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卸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包括运输主体,所述运输主体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建筑材料的夹持翻转单元,所述运输主体的尾部连接有用于运输座,所述运输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能够延展的装卸架,所述装卸架的端部连接有装卸单元与平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装卸单元上设置平衡机构,通过平衡机构的动态气平衡来减小建筑材料在装卸过程的晃动,从而保护专用材料的专用性能,在满足了运输材料多样性的前提下避免了运输材料的晃动,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完整性与功能性。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完整性与功能性。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完整性与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卸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卸搬运技术主要包括装卸搬运设施和装卸搬运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装卸搬运硬技术,后者属于装卸搬运软技术。目前装卸作业系统没有充分考虑对所搬运的建筑材料进行保护的问题,传统的夹紧装置容易因力量过大对建筑材料造成损坏或因力量太小导致建筑材料脱落。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建筑材料的多样性,现有装卸系统无法满足多种建筑材料的装卸需求,以建筑残渣的装卸为例,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吊装或叉车等方式进行装卸,但其不仅费时费力,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导致建筑材料摇晃从而损坏物料,甚至造成掉落等安全事故。
[0003]鉴于上述情况,亟待一种能够在满足运输材料多样性的前提下避免运输材料的晃动的装卸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用于在满足运输材料多样性的前提下避免运输材料的晃动,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完整性与功能性。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包括运输主体,所述运输主体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建筑材料的夹持翻转单元,所述运输主体的尾部连接有用于运输座,所述运输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能够延展的装卸架,所述装卸架的端部连接有装卸单元与平衡机构;所述装卸单元包括:装卸板、若干第一过渡环、若干第一装卸绳、若干第一传动爪与若干第一装卸爪,若干所述第一传动爪对称间隔均布在所述第一装卸爪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传动爪的一端与所述装卸板的上端面铰接,所述第一装卸爪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传动爪的另一端铰接且铰接处设置有电控机构,所述第一装卸爪的端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装卸绳的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第一过渡环设置在所述装卸板上端面且与所述第一传动爪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装卸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渡环与所述平衡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0006]需要说明的是,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一般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以及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等;装饰材料包括:涂料、油漆、瓷砖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火等。由此可知,建筑材料的种类极多,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通过单一机械进行运输装卸的系统。对于专用材料而言,运输过程中的晃动容易导致装卸机械与专用材料间的摩擦,从而导致专用材料收到破坏,失去其专用性能。鉴于这一情况,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具体通过夹持翻转单元与装卸单元来进行夹持,夹持翻转单元与装卸单元的结构特性能够满足绝大多建筑材料的夹持作用,并通过夹持、翻转作业来满足实际的安装使用。还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吊装或装卸机械
均通过绳索的形式进行装卸转移运输,由于绳索的自由度特性,并且在机械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惯性的作用力更加明显,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部分用于满足吊装平衡的器械,但是其无一不造价昂贵,并且在进行卷扬时,仍然存在加大幅度的摆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通过在装卸单元上设置平衡机构,通过平衡机构的动态气平衡来减小建筑材料在装卸过程的晃动,从而保护专用材料的专用性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翻转单元包括:升降架、翻转机构、滑动机构以及成对设置的夹持组件,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且能够上下移动,一对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相向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上且能够相对移动,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气缸以及夹持板,所述夹持架为L型结构,所述夹持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架的另一端,且所述夹持板的侧面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气缸的端部铰接设置在所述夹持架上。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夹持翻转单元的具体结构,能够对多种建筑材料进行装卸运输,并且在进行装卸运输的过程中还能够兼顾实现翻转作用,从而满足部分建筑材料的倾斜安装需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装卸架的延伸部中空,且所述延伸部内活动设置有伸缩架,所述装卸架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能够通过液压缸对伸缩架进行延展,从而增加装卸运输作业面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主体架与滑轮组,所述主体架的内部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气源、平衡减压阀、梭动阀、平衡缸、储气罐、换向阀以及节流阀,所述平衡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滑轮组连接,所述平衡减压阀控制所述平衡缸内的气体压力,所述第一装卸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渡环且连接在所述滑轮组上。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平衡机构为一个气动控制系统,在气源正常给气的情况下,换向阀处于接通状态,当进行装卸起重时,气体依次经过气源到达空载的平衡减压阀、梭动阀,最后达到平衡缸,平衡缸内的气体压力通过平衡减压阀进行控制,与此同时,气压到达储气罐、换向阀以及节流阀。在装卸单元上的直观表现为第一装卸绳以及第二装卸绳的平稳上升下落。
[0010]进一步地,所述装卸单元包括:内部中空的装卸座、若干第二过渡环、若干第二装卸绳、若干第二传动爪与若干第二装卸爪,所述装卸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与行星轮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轮组连接,若干所述第二传动爪滑动设置在所述装卸座的内部且呈圆周阵列分布,若干所述第二传动爪的侧面均与所述行星轮组连接,所述装卸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滑轨,若干所述第二过渡环通过所述滑轨活动设置在所述装卸座上;所述第二装卸爪与所述第二传动爪铰接,且铰接处设置有电控机构,所述第二装卸爪铰接处的端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传动板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装卸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装卸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过渡环与所述平衡机构的输出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装卸单元的通用性更强,第二传动爪能够在行星轮组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第二传动爪的位置调节。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装卸座的上方设置有平衡件,所述平衡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以及第三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转动设置,所述第二圆环与所述第三圆环转动设置,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圆环上,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伸缩架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当建筑材料受迫即将产生运动趋势时,最直接的表现为第二装卸绳的位移变化,由于平衡机构设置在第三圆环上,第三圆环与第二
圆环转动设置,第二圆环与第一圆环转动设置,当第二装卸绳即将发生位移变化时,将瞬时带动第三圆环产生运动趋势,由于第三圆环的连接特性,第三圆环将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综上所述,平衡机构的平衡性能更强。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装卸单元上设置平衡机构,通过平衡机构的动态气平衡来减小建筑材料在装卸过程的晃动,从而保护专用材料的专用性能,在满足了运输材料多样性的前提下避免了运输材料的晃动,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完整性与功能性;2、本专利技术在平衡机构上设置了平衡件,其平衡性能更佳;3、本专利技术夹持翻转单元能够对多种建筑材料进行装卸运输,并且在进行装卸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包括运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主体(1)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建筑材料的夹持翻转单元(2),所述运输主体(1)的尾部连接有用于运输座(3),所述运输座(3)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上设置有能够延展的装卸架(5),所述装卸架(5)的端部连接有装卸单元(6)与平衡机构(7);所述装卸单元(6)包括:装卸板(601)、若干第一过渡环(602)、若干第一装卸绳(603)、若干第一传动爪(604)与若干第一装卸爪(605),若干所述第一传动爪(604)对称间隔均布在所述第一装卸爪(605)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传动爪(604)的一端与所述装卸板(601)的上端面铰接,所述第一装卸爪(605)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传动爪(604)的另一端铰接且铰接处设置有电控机构(10),所述第一装卸爪(605)的端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板(606),所述第一传动板(606)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装卸绳(603)的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第一过渡环(602)设置在所述装卸板(601)上端面且与所述第一传动爪(604)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装卸绳(60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渡环(602)与所述平衡机构(7)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翻转单元(2)包括:升降架(21)、翻转机构(22)、滑动机构(23)以及成对设置的夹持组件(24),所述翻转机构(22)设置在所述升降架(21)上且能够上下移动,一对所述夹持组件(24)通过所述滑动机构(23)相向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22)上且能够相对移动,所述夹持组件(24)包括:夹持架(241)、气缸(242)以及夹持板(243),所述夹持架(241)为L型结构,所述夹持架(241)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机构(23)连接,所述夹持板(243)转动设置在所述夹持架(241)的另一端,且所述夹持板(243)的侧面与所述气缸(242)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气缸(242)的端部铰接设置在所述夹持架(24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运输作业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架(5)的延伸部中空,且所述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城乡发展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