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病毒样颗粒呈递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区的冠状病毒亚单位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18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病毒样颗粒呈递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区的冠状病毒亚单位疫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所述特异蛋白为S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病毒样颗粒呈递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区的冠状病毒亚单位疫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涉及一种基于病毒样颗粒呈递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区的冠状病毒亚单位疫苗。

技术介绍

[0002]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正义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一些冠状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导致严重呼吸综合征(SARS)爆发的SARS

CoV和导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爆发的MERS

CoV,以及导致新冠病毒肺炎(COVID

19)的SARS

CoV

2。此外,还有一些在人体导致症状较轻疾病的冠状病毒,如HCoV

NL63、HCoV

229E、HCoV

OC43和HCoV

HKU1等。一些冠状病毒还可以感染动物,对宠物健康和牲畜生产造成影响,如猫腹膜炎病毒(FIPV)会导致猫的腹膜炎和腹水、具有高致死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会导致生猪腹泻、严重威胁生猪的生产。此外,还有可以感染犬、鼠和牛的冠状病毒。抵御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疫苗接种,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它冠状病毒的疫苗。
[0003]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初期,科学家已经证实该病毒进入细胞采用的受体为细胞表面的蛋白ACE2,而直接介导与ACE2相互作用的是病毒表面刺突蛋白(S)上的受体结合区(RBD)。从自然感染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中和抗体大多数能够结合RBD并且阻止RBD与ACE2的相互作用,因此RBD作为免疫原将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抑制病毒与受体的结合。
[0004]目前的研究显示,将RBD单体或者二聚体蛋白或者编码RBD的mRNA作为疫苗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但RBD单体或者二聚体的免疫原性相对较弱,且目前尚无被批准上市的RNA疫苗,其长期的安全性仍然不明确,因此开发具较高安全性且高免疫原性的RBD亚单位疫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病毒样颗粒呈递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区的冠状病毒亚单位疫苗。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
[0007]所述特异蛋白为SARS

CoV

2的S蛋白的RBD区段。
[0008]所述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为对基孔肯雅病毒样颗粒进行如下改造得到的:在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中插入所述特异蛋白。插入位置具体可为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的第204位氨基酸残基和第205位氨基酸残基之间。
[0009]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具体如SEQ ID NO:2中第326

747位氨基酸残基所示。
[0010]基孔肯雅病毒样颗粒由capsid蛋白、E1蛋白、E2蛋白、E3蛋白和6K蛋白自组装形成。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capsid

E3

E2

6K

E1)(见图1)被宿主蛋白酶切割产生capsid蛋白、E1蛋白、E2蛋白、E3蛋白和6K蛋白。
[0011]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具体如SEQ ID NO:2所示。
[0012]所述具有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对基孔肯雅病毒样颗粒还进行了如下改造:用Flag标签取代了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中的Furin cleavage site。
[0013]Furin cleavage site如SEQ ID NO:2中第322

325位氨基酸残基所示。
[0014]所述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为对基孔肯雅病毒样颗粒进行如下两个改造得到的:在E2蛋白的第204位氨基酸残基和第205位氨基酸残基之间插入了SEQ ID NO:1所示的SARS

CoV

2RBD(插入片段上游引入了柔性linker“SGS”,插入片段下游引入了柔性linker“GS”);用Flag标签取代了Furin cleavage site(Flag标签上游引入了柔性linker“SGG”,Flag标签下游引入了柔性linker“GGGS”)。
[0015]所述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是由CHIKV

RBD

Flag1融合蛋白得到的;所述CHIKV

RBD

Flag1融合蛋白是将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改造得到的;所述改造包括:在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中插入所述特异蛋白。插入位置具体可为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的第204位氨基酸残基和第205位氨基酸残基之间。
[0016]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具体如SEQ ID NO:2中第326

747位氨基酸残基所示。
[0017]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包括capsid蛋白、E1蛋白、E2蛋白、E3蛋白和6K蛋白。
[0018]所述改造还包括:用Flag标签取代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中的Furin cleavagesite。
[0019]Furin cleavage site如SEQ ID NO:2中第322

325位氨基酸残基所示。
[0020]所述CHIKV

RBD

Flag1融合蛋白是将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进行如下两个改造得到的:在E2蛋白的第204位氨基酸残基和第205位氨基酸残基之间插入了SEQ ID NO:1所示的SARS

CoV

2RBD(插入片段上游引入了柔性linker“SGS”,插入片段下游引入了柔性linker“GS”);用Flag标签取代了Furin cleavage site(Flag标签上游引入了柔性linker“SGG”,Flag标签下游引入了柔性linker“GGGS”)。
[0021]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具体如SEQ ID NO:2所示。
[0022]CHIKV

RBD

Flag1融合蛋白包括:基孔肯雅病毒的capsid蛋白、E3

Flag

E2N

RBD

E2C融合蛋白、基孔肯雅病毒的6K蛋白和基孔肯雅病毒的E1蛋白。
[0023]CHIKV

RBD

Flag1融合蛋白自N端至C端依次包括:基孔肯雅病毒的capsid蛋白、E3

Flag

E2N

RBD

E2C融合蛋白、基孔肯雅病毒的6K蛋白和基孔肯雅病毒的E1蛋白。
[0024]E3

Flag

E2N

RBD

E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所述特异蛋白为SARS

CoV

2的S蛋白的RBD区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样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为对基孔肯雅病毒样颗粒进行如下改造得到的:在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中插入所述特异蛋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样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呈递特异蛋白的病毒样颗粒是由CHIKV

RBD

Flag1融合蛋白得到的;所述CHIKV

RBD

Flag1融合蛋白是将基孔肯雅病毒的多聚蛋白改造得到的;所述改造包括:在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中插入所述特异蛋白。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病毒样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蛋白的插入位置为基孔肯雅病毒的E2蛋白的第204位氨基酸残基和第205位氨基酸残基之间。5.一种融合蛋白,包括如下:病毒样颗粒的结构蛋白和特异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烨汪林荣苗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