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苓散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078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苓散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去皮猪苓3份、茯苓3份、白术3份、泽泻5份及去皮桂枝2份,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得到五苓散散剂,S2、准备红枣、甘草、山药、莲子,放入蒸馏水中加热,蒸馏水与红枣、甘草、山药及莲子总固液比为20g/L,加热至煮沸后,慢火煮120min,过滤得到汤剂;S3、将步骤S2得到汤剂与明胶、甘油混合,水浴加热30min,搅拌均匀得到胶液,S4、将胶液支撑空心胶囊,胶囊内放置五苓散散剂,得到五苓散胶囊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五苓散胶囊胶囊外壳时加入山药、莲子增强其功效。子增强其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苓散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五苓散,具体涉及一种五苓散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五苓散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方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五苓散功效:开结利水,化气回津,健脾祛湿,化气利水。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者;水湿内停,水肿身重,霍乱吐利,泄泻;水饮停积,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瘟疫、瘴疟烦渴。下部湿热疮毒,小便赤少。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湿疟,身痛身重。后世医家将五苓散归为治疗蓄水证之列,但是近、现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药理研究等,将其方通因通用,只要病机相合,则可运用五苓散治疗,不断扩大了治疗范围,如腹泻、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尿潴留、肝腹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内耳眩晕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羊水过多、湿疹、舌炎、感冒性吐泻、急性胃肠炎、胃扩张、胃弛缓、胃下垂、糖尿病等。
[0003]五苓散药理作用:五苓散提取液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具有利尿、降压作用,且不造成电解质紊乱。本方煎剂给正常大鼠灌胃及健康人和家兔口服,均有显著的利尿效果。《第二届和汉药讨论会记录》:对用盐水注射,而引起局限性水肿,造成水代谢障碍的家兔,给予五苓散,可利尿并促进局限性水肿的吸收。观察五苓散对小鼠肝脏乙醇代谢的影响,发现本方对某些电解质(钾、镁、钙、锌)缺乏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水和电解质代谢。五苓散能改善脂质积聚,谷胱甘肽代谢紊乱及高脂饲料肝中乙醇的氧化而引起的肝细胞损害,从而提示本方对乙醇性肝损害有保护作用。
[0004]现有的五菱散一般包括片剂、颗粒剂、浸膏剂及胶囊剂,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改变,胶囊剂更符合现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设计一种胶囊剂型的五苓散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菱散的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适用于胶囊剂的五菱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五苓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去皮猪苓3份、茯苓3份、白术3份、泽泻5份及去皮桂枝2份,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得到五苓散散剂,
[0008]S2、准备红枣、甘草、山药、莲子,放入蒸馏水中加热,蒸馏水与红枣、甘草、山药及莲子总固液比为20g/L,大枣、炙甘草、白芨、山药及莲子的质量比为1:1:2:2,加热至煮沸后,慢火煮120min,过滤得到汤剂;
[0009]S3、将步骤S2得到汤剂与明胶、甘油混合,水浴加热30min,搅拌均匀得到胶液,汤剂、明胶及甘油的质量比1:1:0.2;
[0010]S4、将胶液支撑空心胶囊,胶囊内放置五苓散散剂,得到五苓散胶囊剂。
[0011]优选地,
[0012]S1中,将去皮猪苓三份、茯苓三份、白术三份、泽泻五份及去皮桂枝两份,粉碎过50目筛。
[0013]优选地,
[0014]S2中,慢火煮120min后,过滤得到滤渣及滤液,将滤液大火煮沸,煮至滤液体积为加入蒸馏水体积的1/8,得到汤剂。
[0015]优选地,
[0016]S2中,慢火煮120min后,常温静置2h后过滤。
[0017]优选地,
[0018]S2中滤渣,将滤渣在50%乙醇溶液中浸泡不小于12h;浸泡后进行回流提取,提取后蒸去乙醇得到提取物,将提取物加入汤剂中。
[0019]优选地,
[0020]S4中,所述空心胶囊包括软胶囊及硬胶囊。
[0021]优选地,
[0022]S4中,胶囊内放置0.5g五苓散散剂
[0023]有益效果:
[0024]通过本申请一种五苓散的制备方法,得到一种五苓散胶囊,而通过在制备胶囊外壳时加入山药、莲子,作为五苓散的使药,在五苓散中,泽泻为君药(即主药),以甘淡渗湿利水;以猪苓、茯苓为臣药(即辅助药),协助和加强利水渗湿之功;以白术、桂枝为佐药(即佐助药),一以健脾而运化水湿之邪,一以温阳化气而利水,外散风寒以解表,山药性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肾经、健脾、补肺治脾虚泄泻配合莲子祛火解毒协助、加强利水渗湿,调和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并且在制备胶囊外壳时加入红枣、甘草使得得到的胶囊更为利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S1、将去皮猪苓30g、茯苓30g、白术30g、泽泻50g及去皮桂枝20g,粉碎过筛,粉碎过5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五苓散散剂,
[0028]S2、准备红枣10g、甘草10g、山药20g、莲子20g,放入蒸馏水中加热,蒸馏水与红枣、甘草、山药及莲子总固液比为20g/L,加热至煮沸后,慢火煮120min,常温静置2h后过滤,过滤后大火煮沸,煮至滤液体积为加入蒸馏水体积的1/8,得到汤剂;
[0029]S3、将步骤S2得到汤剂100g与明胶100g、甘油20g混合,水浴加热30min,搅拌均匀得到胶液。
[0030]S4、将胶液支撑空心胶囊,胶囊内放置0.5g五苓散散剂,得到五苓散胶囊剂。
[0031]实施例2
[0032]S1、将去皮猪苓30g、茯苓30g、白术30g、泽泻50g及去皮桂枝20g,粉碎过筛,粉碎过5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五苓散散剂,
[0033]S2、准备红枣10g、甘草10g、山药20g、莲子20g,放入蒸馏水中加热,蒸馏水与红枣、甘草、山药及莲子总固液比为20g/L,加热至煮沸后,慢火煮120min,常温静置2h后过滤,过滤后大火煮沸,煮至滤液体积为加入蒸馏水体积的1/8,得到汤剂,将滤渣在50%乙醇溶液中浸泡不小于12h;浸泡后进行回流提取,提取后蒸去乙醇得到提取物,将提取物加入汤剂中;
[0034]S3、将步骤S2得到汤剂100g与明胶100g、甘油20g混合,水浴加热30min,搅拌均匀得到胶液。
[0035]S4、将胶液支撑空心胶囊,胶囊内放置0.5g五苓散散剂,得到五苓散胶囊剂。
[0036]对比例1
[0037]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未添加山药,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0038]对比例2
[0039]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未添加莲子,其他制备方法与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0040]取80只SD大鼠在屏蔽环境的代谢笼内喂养三天,注射盐酸多柔比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苓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去皮猪苓3份、茯苓3份、白术3份、泽泻5份及去皮桂枝2份,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得到五苓散散剂,S2、准备红枣、甘草、山药、莲子,放入蒸馏水中加热,蒸馏水与红枣、甘草、山药及莲子总固液比为20g/L,大枣、炙甘草、白芨、山药及莲子的质量比为1:1:2:2,加热至煮沸后,慢火煮120min,过滤得到汤剂;S3、将步骤S2得到汤剂与明胶、甘油混合,水浴加热30min,搅拌均匀得到胶液,汤剂、明胶及甘油的质量比1:1:0.2;S4、将胶液支撑空心胶囊,胶囊内放置五苓散散剂,得到五苓散胶囊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去皮猪苓三份、茯苓三份、白术三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松明杨珍徐田放戴四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利德菲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