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65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包括管道动力引导装置,流体双向控制装置,蓄能装置和核心液压装置;管道动力引导装置与待取能管道的内部直接相连,流体双向控制装置通过蓄能器与核心液压装置相连;所述的核心液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油箱;油箱设有用于向动力装置执行部分提供能源的动力接口,动力接口通过输油管路与动力装置执行部分相连;当电磁阀打开时,蓄能器对油箱做功;流体双向控制装置包括两个并联的管路,并联的管路上均安装有各自独立的单向阀。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执行器的精准双向制动,整体结构除不可避免的摩擦损耗之外,不存在任何的其他附加损耗。不存在任何的其他附加损耗。不存在任何的其他附加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易燃气体的运输系统中的控制执行部分,现有的设计为了保持装置的安全性能,往往采用系统内自由的流体动力进行执行部件的驱动,而不需要采用电动或是外接动力源进行驱动,执行部件采用液缸或是气缸进行能源的收集与推动,后续可以采用曲柄连杆机构、传动机构或是其他机构进行动力的传导。
[0003]根据行业的安全性要求,为了防止可能的泄露问题造成的爆炸隐患,在直接与管道相接触的控制部分是不允许采用电磁控制装置的,所以基于流体自有动力进行驱动的方式是本领域现有以及未来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天然气输送管路中,该种结构方式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0004]但是现有的联动控制系统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5]1.现有装置的体积往往较大,其需要附加很多额外的传动装置,来实现运动的传递以及运动方向的改变,在传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机械损耗,并提升维修成本,且在实现直行程与角行程的切换时,会额外增加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6]2.被驱动设备受径向推力大。在将直行程转换成角行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径向推力施加在与被驱动机械设备的连接轴上,导致连接轴易变形,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
[0008]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包括管道动力引导装置,流体双向控制装置,蓄能装置和核心液压装置;
[0009]所述的管道动力引导装置通过梭阀以及多个截止阀与待取能管道内部直接相连,梭阀中部接口处与流体双向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流体双向控制装置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阀,并设有多个截止阀;流体双向控制装置通过蓄能器与核心液压装置相连;所述的核心液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油箱;油箱设有用于向动力装置执行部分提供能源的动力接口,动力接口通过输油管路与动力装置执行部分相连;
[0010]油箱与蓄能器之间设有多个电磁阀,蓄能器始终处于承压状态,当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蓄能器由于管路不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电磁阀打开时,蓄能器对油箱做功;
[0011]流体双向控制装置包括两个并联的管路,并联的管路上均安装有各自独立的单向阀。
[0012]进一步的,该系统用于易燃气体运输管道的控制中。以实现对易燃气体的高安全性管路控制。
[0013]进一步的,油箱通过控制油路与执行部件相连,所述的执行部件为可双向旋转运
动的执行器。以此实现多种工况的平稳运行。
[0014]进一步的,控制油路上设有缓流器,所述的缓流器用于将不稳定的液压动力调整为稳定持续的动力源。缓流器的作用可以增加整体装置的可靠性,并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具体的可以采用市面上已有的任何原理的缓流装置,包括常见的阻尼装置也都可以进行使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缓流器的内部为两端不等径设计。
[0016]进一步的,执行器的内部设有竖向设置的定子与转子,所述的转子的内端部与转轴相连,所述的转轴用于向外输送旋转运动驱动力,所述的定子的外端部与壳体相连,相邻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两个液压控制驱动腔室,其中位于左端的液压控制驱动腔室为反向控制部分,位于右端的液压控制驱动腔室为正向控制部分,通过液压油注入在不同的液压控制驱动腔室内,以实现动力装置执行部件的正反向旋转控制。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蓄能器为活塞式蓄能器,蓄能器中部设有活塞。
[0018]进一步的,输油管路上并联有缓冲阀,所述的缓冲阀包括堵头、堵头用密封圈、顶杆、顶杆用密封圈及挡圈、活塞、活塞用抗磨环、活塞用密封圈及挡圈、堵头、堵头用密封圈。
[0019]内部还可以将相关的电磁阀、控制阀等等进行集成,并构建一个气控阀装置,气控阀包括手动控制结构、阀芯弹簧、阀芯、活塞、活塞用抗磨环、活塞用密封圈及挡圈、手柄用推杆、手柄推杆用密封圈及挡圈、手柄推杆用弹簧。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系统通过集成式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臃肿、维护成本高、安全性不良的问题。
[0022]通过蓄能器对管道中的动力进行取用,并通过多个电磁阀进行集成式控制,来实现管道动力

油箱动力

执行器动力的转换过程,并可以通过设置专用的远程或手动电磁阀来实现整体系统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回收、急停、远程操作等多个工况的实现,整体装置稳定可靠且功能齐全。
[0023]中枢集成控制部分实现了对执行器的精准双向制动,执行器在运行过程中,只存在扭矩的均匀输出,不存在运动方式的改变以及传动结构的冗余,整体结构除不可避免的摩擦损耗之外,不存在任何的其他附加损耗。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一种气液联动控制系统的主体结构示意图(装置造型);
[0025]图2是一种气液联动控制系统的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1.第一截止阀2.第一梭阀3.第二截止阀4.第三截止阀5.过滤器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旁通阀9.压力表10.带行程指示的蓄能器11.行程开关12.第四截止阀13.压力开关14.第五截止阀15.蓄能器16.过滤器17.液压油箱18.第三单向阀19.卸荷阀20.回油过滤器21.第六截止阀22.第七截止阀23.排污阀24.联轴器25.液压泵26.电机27.第八截止阀28.第四单向阀29.第九截止阀30.机械阀31.ESD电磁阀32.第二梭阀33.远控关电磁阀34.远控开电磁阀35.第三梭阀36.缓冲器37.中枢阀38.执行器39.液压油罐40.第一调速阀41.第二调速阀42.手动调压阀43.第一隔离阀44.第二隔离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8]如图所示,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其整体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具有很好的集成化功能,其内部气液联动方案如图2所示,下面将结合图2对本装置具体工作流程进行描述,以帮助技术人员进行理解。
[0029]气液联动控制系统由三大块装置构成,其中包括动力系统集成控制部分、动力能源回收部分以及动力装置执行部分组成。
[0030]其中所有的连接方式如图2中所示:
[0031]管道气通过第一截止阀1以及第二截止阀3所在的两个独立的管道与第一梭阀2相连,第一梭阀2的中部出口与气源阀组相连,气源阀组包括第三截止阀4、过滤器5和第一单向阀6组成的一条管路,以及第二单向阀7组成的单独的一条管路。
[0032]气源阀组与主蓄能器15以及控制用蓄能器10相连,其中主蓄能器15以及控制用蓄能器10组成蓄能器组,该蓄能器组用于取能、回收。
[0033]其中主蓄能器15的顶部连有压力开关13,蓄能器组的端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17相连,液压油箱17的端口部分通过多个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动力引导装置,流体双向控制装置,蓄能装置和核心液压装置;所述的管道动力引导装置通过梭阀以及多个截止阀与待取能管道内部直接相连,梭阀中部接口处与流体双向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流体双向控制装置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阀,并设有多个截止阀;流体双向控制装置通过蓄能器与核心液压装置相连;所述的核心液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油箱;油箱设有用于向动力装置执行部分提供能源的动力接口,动力接口通过输油管路与动力装置执行部分相连;油箱与蓄能器之间设有多个电磁阀,蓄能器始终处于承压状态,当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蓄能器由于管路不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电磁阀打开时,蓄能器对油箱做功;流体双向控制装置包括两个并联的管路,并联的管路上均安装有各自独立的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用于易燃气体运输管道的控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压的中枢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箱通过控制油路与执行部件相连,所述的执行部件为可双向旋转运动的执行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陈睿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