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车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84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车厢板,包括车厢前板和设置在车厢前板四周的车厢边板,其中三个车厢边板与车厢前板固定,另一个车厢边板与车厢前板铰接,车厢前板包括第一L型板和扣合在第一L型板上的第二L型板,第一L型板与第二L型板焊接,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端面上固定有密封板;固定在车厢前板上的相邻车厢边板底部固定有L型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能够轻量化车厢板,实现车厢板的轻量化,同时保证车厢的机械强度较高。同时保证车厢的机械强度较高。同时保证车厢的机械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量化车厢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车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物流运输行业也成为了现目前快速发展的行业,对于具有较大车厢的货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且车厢的使用频率也得到升高。货车通常是用于运输货物,货车的自重以及货物的重量时影响货车能耗的一个因素,为了降低能耗,降低货车的能耗是现目前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0003]车厢板为了较好的对货物进行承载,需要强度较大,而且车厢板的尺寸较大,因此车厢板的重量较大,导致车厢板对车辆自重的影响较大。为了实现车辆的轻量化,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发,对车辆板进行轻量化改革,同时能够确保车厢板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以适应具体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轻量化车厢板,能够实现车厢板的轻量化,同时保证车厢的机械强度较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轻量化车厢板,包括车厢前板和设置在车厢前板四周的车厢边板,其中三个车厢边板与车厢前板固定,另一个车厢边板与车厢前板铰接,车厢前板包括第一L型板和扣合在第一L型板上的第二L型板,第一L型板与第二L型板焊接,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端面上固定有密封板;固定在车厢前板上的相邻车厢边板底部固定有L型撑。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L型撑与车厢边板之间设有三角筋。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型板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第二型板相贴且固定的连接条。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条均与第一型板一体成型。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厢边板远离车厢前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加强筋交叉设置。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车厢边板包括与车厢前板连接的主板和位于主板上侧的阻挡栏,阻挡栏包括一根横杆和多根固定在横杆上的竖杆,主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导向槽,竖杆竖向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阻挡栏移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固定在分板上的框体,框体内转动连接有螺纹转动杆,螺纹转动杆的外侧包裹有滑动套,滑动套与螺纹转动杆螺纹连接,且滑动套与螺纹转动杆之间形成的螺纹副自锁,滑动套贯穿框体顶部并延伸至框体外,滑动套的顶部与横杆固定,框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
上偏心设置有插孔,转盘上同轴固定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主动锥齿轮,螺纹转动杆上固定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纵向剖视图。
[001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车厢边板的纵向剖视图。
[0016]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纵向剖视图。
[001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车厢前板1、车厢边板2、第一L型板3、第二L型板4、连接条5、密封板6、加强柱7、L型撑8、横杆9、竖杆10、导向槽11、螺纹转动杆12、滑动套13、框体14、转盘15、转杆16、转轴17、主动锥齿轮18、从动锥齿轮19、缓冲桶20、驱动柱21、抵紧块22、滑板23、固定板24、导流通道25、连通孔26、螺纹杆27、导流孔28、扭簧29、密封环3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1]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轻量化车厢板,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其包括车厢前板1和设置在车厢前板1四周的车厢边板2,其中三个车厢边板2与车厢前板1固定,位于上方的车厢边板2与车厢前板1铰接。
[0022],车厢前板1包括第一L型板和扣合在第一L型板上的第二L型板,第一L型板3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第二L型板4相贴且固定的连接条5,连接条5与第一L型板3一体成型。连接条5与第二L型板焊接,从而实现第一L型板3与第二L型板4的固定,并且形成矩形的通孔结构。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前、后端面上均固定有密封板6,能够使得车厢前板1呈板状结构。车厢前板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加强柱7。
[0023]固定在车厢前板1上的相邻车厢边板2底部固定有LL型撑8,LL型撑8与车厢边板2
之间设有三角筋。车厢边板2远离车厢前板1的一侧(外侧)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交叉设置。
[0024]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对车厢前板1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车厢前板1的重量减轻,实现轻量化,而且通过加强柱7的设置,能够使得车厢前板1保持较好的机械强度,能够适应于现目前轻量化车辆的需求。
[0025]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2所示,车厢边板2包括与车厢前板1连接的主板和位于主板上侧的阻挡栏,阻挡栏包括一根横杆9和多根固定在横杆9上的竖杆10,主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导向槽11,竖杆10竖向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1内。
[0026]还包括驱动阻挡栏移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固定在主板远离车厢前板1一侧的框体14,框体1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转动杆12,螺纹转动杆12的顶部套设有滑动套13,滑动套13与螺纹转动杆12螺纹连接,且滑动套13与螺纹转动杆12之间构成的螺纹副自锁,即螺纹升角小于螺纹副的当量摩擦角。
[0027]滑动套13贯穿框体14顶部并延伸至框体14外,滑动套13与框体14竖向滑动连接,滑动套13的顶部与横杆9固定,因此滑动套13移动时,能够带动阻挡栏移动。框体1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盘15,转盘15的右端面偏心设置有插孔,还包括一根可插入插孔内的转杆16。
[0028]转盘15上同轴固定有转轴17,转轴17贯穿框体14的右侧壁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轻量化车厢板,包括车厢前板和设置在车厢前板四周的车厢边板,其中三个车厢边板与车厢前板固定,另一个车厢边板与车厢前板铰接,其特征在于:车厢前板包括第一L型板和扣合在第一L型板上的第二L型板,第一L型板与第二L型板焊接,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端面上固定有密封板;固定在车厢前板上的相邻车厢边板底部固定有L型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车厢板,其特征在于:L型撑与车厢边板之间设有三角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车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型板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第二型板相贴且固定的连接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车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条均与第一型板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车厢板,其特征在于:车厢边板远离车厢前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加强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诚富车身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