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610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包括取样杆,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的上方,且取样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聚酯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取样杆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取样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杆;排料管,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的一侧,且排料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聚酯反应釜的内部,所述排料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杆,且第二电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聚酯反应釜和排料管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取样杆和排料管与聚酯反应釜的接触处均设置有动密封组件,该取样装置可以在保证密封的环境下对不同层的聚酯料进行取样,降低后续取样检测误差,提高了取样效果,取样装置的实用性更佳。实用性更佳。实用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取样
,具体为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过缩聚产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中的部分PET再通过水下切粒而最终生成,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聚酯是在反应釜中进行生产,为了把控聚酯制备质量,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聚酯料取样进行检测。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688282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07月2日,一种聚酯生产中高温、高真空反应釜内的取样装置,在反应釜的内胆靠近底部的侧面,安装有与反应釜连通的取样管,取样管上设置有隔离阀;所述的取样管分别与放料管和进气管连通;所述取样管与放料管之间设置有取样阀;取样管和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平衡阀;在隔离阀的上方、平衡阀的下方的取样管上设置有视镜;视镜与平衡阀之间的取样管上设置有放空管,放空管上安装有放空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整个取样过程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的,釜内物料没有接触空气的机会,所以可以保证釜内产品的安全,而且不用消耗氮气,非常经济,甚至反应釜不用停车,同时也非常适合中间过程控制取样,再也不用担心多次取样引起的色泽变深的问题了。
[0004]目前,聚酯取样装置需要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取样,采用上述取样方式只能对固定层的聚酯料进行取样,对密封需求较高,并不能对不同层的聚酯料进行取样,导致后续取样检测误差增加,取样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能对不同层的聚酯料进行取样,导致后续取样检测误差增加,取样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包括聚酯反应釜;
[0008]触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的一侧,且触控机构与聚酯反应釜通过螺钉连接;
[0009]取样杆,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的上方,且取样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聚酯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取样杆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与取样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取样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杆,且第一电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聚酯反应釜和安装块通过螺钉连
接;
[0010]排料管,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的一侧,且排料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聚酯反应釜的内部,所述排料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杆,且第二电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聚酯反应釜和排料管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取样杆和排料管与聚酯反应釜的接触处均设置有动密封组件,且动密封组件与聚酯反应釜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动密封组件与取样杆和排料管均贴合连接;
[0011]排料阀组件,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的正下方,且排料阀组件与聚酯反应釜连接为一体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取样杆的内部设置有取样腔,所述取样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件,所述活塞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电动杆,且第三电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取样杆和活塞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取样杆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取样腔连通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排料管倾斜十度角设置,且排料管的内壁设置有防粘涂层,所述排料管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排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排料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开口槽的一侧。
[0014]优选的,所述聚酯反应釜的上方设置有气压表和液位传感器,且气压表和液位传感器均与聚酯反应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聚酯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取样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且刻度线与取样杆设置为一体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排料管的下方设置有振动器,且振动器与排料管通过螺钉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聚酯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红外定位器,且红外定位器与聚酯反应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红外定位器设置在取样杆的一侧,所述聚酯反应釜上设置有可视窗,且可视窗与聚酯反应釜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可视窗设置在取样杆的一侧。
[0017]优选的,所述取样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可伸缩导向机构,且第一可伸缩导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聚酯反应釜和安装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排料管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可伸缩导向机构,且第二可伸缩导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聚酯反应釜和排料管通过螺钉连接。
[0018]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的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开启第一电动杆带动取样杆下降,将取样杆插入聚酯料中,借助液位传感器和刻度线将取样杆插入聚酯料所需取样层中;
[0020]步骤2:开启第三电动杆带动活塞件上升,将聚酯料抽到取样腔中;
[0021]步骤3:取料完成后开启第一电动杆带动取样杆上升,将取样杆上升到初始位置,再开启第二电动杆带动排料管移动,将排料管的一端移动到取样杆的正下方;
[0022]步骤4: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三电动杆带动活塞件下降,将取样腔中的聚酯料挤压注入到排料管中;
[0023]步骤5:开启第二电动杆带动排料管移动,将排料管移动到初始位置,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将排料管中的聚酯料排出收集完成取样。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该专利技术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杆、液位传感器、刻度线和第三电动杆的设置,第一电动杆带动取样杆升降,可以将取样杆插入聚酯料中,第三电动杆带动活塞件升降,既能将聚酯料抽取到取样腔中,还能将抽取的聚酯料排出,液位传感器可以对聚酯料液位进行测量,刻度线可以测得取样杆插入聚酯料中的深度,从而可以对不同层的聚酯料进行取样,提高
了取样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不能对不同层的聚酯料进行取样,取样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
[0026]2.该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动第二电动杆、排料管、密封组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设置,第二电动杆带动排料管移动,将排料管移动到取样杆的下方,可以将抽取的聚酯料转移到排料管中,密封组件使得取样杆和排料管运动时与反应釜保持密封状况,在取样过程中并不会打破反应釜的密封状态,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交替开关,可以将聚酯料排出并保持反应釜密封环境,间接的提高了取样效果。解决了取样装置进行取样时,会打破反应釜的密封状态的问题。
[0027]3.该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可视窗、红外定位器和气压表的设置,可视窗可以从外部观察取样机构具体操作,红外定位器可以对取样杆与排料管的调节起到定位的作用,取样机构使用更加便捷,气压表可以对聚酯反应釜内部气压进行测量,防止取样过程密封性破损不能及时发现,间接地保证聚酯反应釜气压环境。解决了取样机构设置在聚酯反应釜的内部,不便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包括聚酯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触控机构(2),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1)的一侧,且触控机构(2)与聚酯反应釜(1)通过螺钉连接;取样杆(3),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1)的上方,且取样杆(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聚酯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取样杆(3)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块(4),且安装块(4)与取样杆(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取样杆(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杆(5),且第一电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聚酯反应釜(1)和安装块(4)通过螺钉连接;排料管(9),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1)的一侧,且排料管(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聚酯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排料管(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杆(10),且第二电动杆(10)的两端分别与聚酯反应釜(1)和排料管(9)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取样杆(3)和排料管(9)与聚酯反应釜(1)的接触处均设置有动密封组件(16),且动密封组件(16)与聚酯反应釜(1)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动密封组件(16)与取样杆(3)和排料管(9)均贴合连接;排料阀组件(13),其设置在所述聚酯反应釜(1)的正下方,且排料阀组件(13)与聚酯反应釜(1)连接为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3)的内部设置有取样腔(15),所述取样腔(15)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件(20),所述活塞件(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电动杆(17),且第三电动杆(17)的两端分别与取样杆(3)和活塞件(2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取样杆(3)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21),且进料口(21)与取样腔(15)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9)倾斜十度角设置,且排料管(9)的内壁设置有防粘涂层,所述排料管(9)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开口槽(23),所述排料管(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9)和第二电磁阀(24),且第一电磁阀(19)和第二电磁阀(24)均与排料管(9)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电磁阀(19)设置在开口槽(23)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聚酯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反应釜(1)的上方设置有气压表(7)和液位传感器(8),且气压表(7)和液位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