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及其混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38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及其混合工艺,属于纺织加工领域。提供的一种通过外导向架的调节变形,改变纺纱单股方向,配合中部中空杆体注入的凝胶进行纺纱的喷头结构,包括驱动转接组件、连接套、外导向架、驱动杆,驱动杆通过连接套置于驱动转接组件上,所述连接套插接置于驱动转接组件上,驱动杆螺接置于连接套上,外导向架套置于驱动杆上,外导向架一端固定置于驱动杆端部,另一端滑动置于驱动杆上,驱动杆上设置有滑槽,外导向架另一端通过沿滑槽滑动调节外导向架的外轮廓,驱动杆内设置有和驱动转接组件连通的凝胶通道,进行凝胶注入进行纺纱,通过调节器和滑槽配合,对外导向架进行形态调节,用于棉纱原料的牵拉导入方向的调节。牵拉导入方向的调节。牵拉导入方向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及其混合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及其混合工艺,属于纺织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凝胶在纺织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且密度小、孔隙率高,被作为保暖保温材料使用,附着于织物表面容易出现保温织物,现有的针对片状结构进行凝胶的喷涂涂布,不能够在纤维上形成凝胶小分子,整体凝胶使用效率低,不能够在纱线原料端进行凝胶均布。
[0003]公告号CN103789858B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耐高温耐久性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保型耐高温耐久性阻燃纤维的原料包括纤维素、阻燃剂和阳离子交联剂,所述阻燃剂为硅氮系阻燃剂;
[0004]公告号CN111663214B公开了一种相变调温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石蜡烃、石墨粉与甲基

2,4

二异氰酸酯混合,高速搅拌,得到相变调温微胶囊,将制得的相变调温微胶囊加入到纳米银水凝胶中得到改性纳米银水凝胶,再通过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加入壳聚糖得到改性海藻酸钠水凝胶,将改性纳米银水凝胶和改性海藻酸钠水凝胶混入纺丝原液,通过静电纺丝制成复合纤维,将复合纤维与羊毛纤维和精梳棉螺旋交捻得到相变调温纤维混纺纱线;
[0005]上述结构提供的工艺方法中,缺少合捻的动作,且凝胶不能够均匀置于合捻芯部,整体凝胶分布均匀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及其混合工艺,提供的一种通过外导向架的调节变形,改变纺纱单股方向,配合中部中空杆体注入的凝胶进行纺纱的喷头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包括驱动转接组件、连接套、外导向架、驱动杆,驱动杆通过连接套置于驱动转接组件上,所述连接套插接置于驱动转接组件上,驱动杆螺接置于连接套上,外导向架套置于驱动杆上,外导向架一端固定置于驱动杆端部,另一端滑动置于驱动杆上,驱动杆上设置有滑槽,外导向架另一端通过沿滑槽滑动调节外导向架的外轮廓,驱动杆内设置有和驱动转接组件连通的凝胶通道;
[0008]所述驱动杆包括中空杆体、滑槽,中空杆体一端设置有和连接套螺接的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中空杆体外侧壁上等角度设置有两组滑槽,滑槽包括沿着中空杆体轴向延伸的竖直滑槽、沿中空杆体周向延伸的周向滑槽,以及连接竖直滑槽和周向滑槽的螺旋滑槽,所述螺旋滑槽的螺旋螺距从竖直滑槽至周向滑槽递减,所述滑槽沿轴向的投影弧度小于π,所述中空杆体外表面采用腐蚀处理;
[0009]所述驱动转接组件包括上转接部、下转接部、连接嘴、回转环,上转接部盖合置于下转接部上,下转接部为中空结构,上转接部、下转接部之间通过回转环连接,上转接部和
下转接部之间预留1cm~2cm间隙,上转接部和下转接部采用销轴连接,上转接部、下转接部、回转环之间组合形成密闭空腔,回转环侧壁设置有连接嘴,连接嘴和密闭空腔连通;
[0010]所述上转接部主体为圆盘,上转接部外圆周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上置有上滑动环,上转接部顶部等角度设置有多个和钻机连接的卡板,上转接部底部设置有多个驱动插销,驱动插销位于同一圆周上;
[0011]所述下转接部主体为变径管体,下转接部下部为直管,上部为扩口管,下转接部设置有限位环,且和上转接部上的限位环对应,下转接部上的限位环底部设置有下滑动环,下转接部内壁设置有插销耳,插销耳和驱动插销一一对应,且驱动插销对应插接置于插销耳上,支撑弹簧置于驱动插销上,且于插销耳和上转接部之间,回转环套置于上转接部、下转接部之间,且回转环的两端分别和上滑动环、下滑动环对应搭接;
[0012]所述中空杆体内壁设置有内螺旋板,内螺旋板数量为奇数,且至少为5个,所述内螺旋板的螺距为中空杆体内径的2倍~2.5倍,内螺旋板凸出中空杆体的内壁1.5mm~2.5mm;
[0013]所述外导向架包括侧导向板、调节器、端部防护套、下固定环,下固定环套置于中空杆体另一端,且通过端部防护套螺接压紧,端部防护套为中空结构,且和中空杆体连通,所述下固定环上设置多个固定弯钩,侧导向板一端对应置于固定弯钩上,调节器套至于驱动杆上,侧导向板的另一端置于调节器上;
[0014]所述调节器包括支撑半环、弹性夹条、锁紧组件、上固定耳,两个支撑半环通过锁紧组件连接形成环状闭合,所述支撑半环半径等于驱动杆外径,支撑半环内壁设置有弹性夹条,弹性夹条凸出支撑半环内壁,支撑半环内壁置有滑销,所述滑销和滑槽对应,支撑半环下边缘设置有连接侧导向板的上固定耳;
[0015]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蝶形垫片、拉紧钉、锁紧把、偏心锁紧轮,所述支撑半环两侧设置有侧翼板,一侧的侧翼板上开有圆孔,另一侧的侧翼板开有扁孔,拉紧钉置于圆孔内,且贯穿对应的侧翼板,两个支撑半环对应扣合形成闭合,拉紧钉对应插接置于另一侧侧翼板的扁孔内,蝶形垫片对应套至于拉紧钉上,且位于两个支撑半环之间,锁紧把铰接置于拉紧钉上,偏心锁紧轮置于锁紧把两侧,且对应抵压置于对应的侧翼板上;
[0016]所述侧导向板包括分度片、支撑骨、防脱连接带、限位管、贯穿槽,支撑骨两端弯卷形成钩部,一端和调节器连接,另一端和下固定环连接,支撑骨为中部结构,支撑骨的另一端通过防脱连接带和驱动杆连通,支撑骨两侧设置有贯穿槽,分度片通过限位管置于支撑骨内,且穿出贯穿槽向外扩展延伸,限位管和防脱连接带连通,限位管对应贯穿槽一侧设置有空隙,所述支撑骨为弹性金属制成,所述分度片为柔性纤维制成。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混合工艺如下:
[0018]步骤一:凝胶溶液、纱线准备;
[0019]凝胶采用石蜡烃、烷烃、超细铁粉、石墨粉、乳化剂A混合并加入去离子水,恒温在60

70℃,在3000r/min转速下高速分散;再缓慢加入柠檬酸溶液调节pH值为3

5,反应3h,待温度降至60

65℃,得到乳液A;
[0020]向乳液A中加入甲基

2,4

二异氰酸酯、二乙三胺和催化剂,继续保持60

65℃的恒温状态,并缓慢滴加哌嗪、乳化剂B,在3000r/min转速下高速乳化,持续恒温1

1.5h,得到凝胶;
[0021]步骤二:将凝胶通过连接套导入,并通过防护端盖雾化,纱线对应穿过外导向架,形成合捻,凝胶雾化位于纱线中部,通过驱动杆回转形成合捻,将凝胶合捻置于纱线中部,同时位于多股纱线之间;
[0022]步骤三:捻得到凝胶纱线。
[0023]有益效果:
[0024]一、同步进行凝胶注入进行纺纱;
[0025]二、通过调节器和滑槽的配合,对外导向架进行形态调节,用于棉纱原料的牵拉导入方向的调节;
[0026]三、外导向架能够快速更换,适用范围广,能够在纤维上均匀的形成小气泡,形成连续的凝胶分布;
[0027]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转接组件(1)、连接套(2)、外导向架(3)、驱动杆(4),驱动杆(4)通过连接套(2)置于驱动转接组件(1)上,所述连接套(2)插接置于驱动转接组件(1)上,驱动杆(4)螺接置于连接套(2)上,外导向架(3)套置于驱动杆(4)上,外导向架(3)一端固定置于驱动杆(4)端部,另一端滑动置于驱动杆(4)上,驱动杆(4)上设置有滑槽(41),外导向架(3)另一端通过沿滑槽(41)滑动调节外导向架(3)的外轮廓,驱动杆(4)内设置有和驱动转接组件(1)连通的凝胶通道;所述驱动杆(4)包括中空杆体(40)、滑槽(41),中空杆体(40)一端设置有和连接套(2)螺接的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中空杆体(40)外侧壁上等角度设置有两组滑槽(41),滑槽(41)包括沿着中空杆体(40)轴向延伸的竖直滑槽(410)、沿中空杆体(40)周向延伸的周向滑槽(412),以及连接竖直滑槽(410)和周向滑槽(412)的螺旋滑槽(411)所述螺旋滑槽(411)的螺旋螺距从竖直滑槽(410)至周向滑槽(412)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接组件(1)包括上转接部(10)、下转接部(11)、连接嘴(12)、回转环(13),上转接部(10)盖合置于下转接部(11)上,下转接部(11)为中空结构,上转接部(10)、下转接部(11)之间通过回转环(13)连接,上转接部(10)和下转接部(11)之间预留1cm~2cm间隙,上转接部(10)和下转接部(11)采用销轴连接,上转接部(10)、下转接部(11)、回转环(13)之间组合形成密闭空腔,回转环(13)侧壁设置有连接嘴(12),连接嘴(12)和密闭空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接部(10)主体为圆盘,上转接部(10)外圆周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上置有上滑动环(100),上转接部(10)顶部等角度设置有多个和钻机连接的卡板(101),上转接部(10)底部设置有多个驱动插销(102),驱动插销(102)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下转接部(11)主体为变径管体,下转接部(11)下部为直管,上部为扩口管,下转接部(11)设置有限位环,且和上转接部(10)上的限位环对应,下转接部(11)上的限位环底部设置有下滑动环(110),下转接部(11)内壁设置有插销耳(111),插销耳(111)和驱动插销(102)一一对应,且驱动插销(102)对应插接置于插销耳(111)上,支撑弹簧(103)置于驱动插销(102)上,且于插销耳(111)和上转接部(10)之间,回转环(13)套置于上转接部(10)、下转接部(11)之间,且回转环(13)的两端分别和上滑动环(100)、下滑动环(110)对应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凝胶喷雾的纺纱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体(40)内壁设置有内螺旋板(42),内螺旋板(42)数量为奇数,且至少为5个,所述内螺旋板(42)的螺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其兵张敏李培光杨加宏丛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