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30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26
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成型:绢丝经纺纱、烧毛、编织制得织物;(2)织物后整理:将上述织物浸渍于整理液进行后整理,二浸二轧,浸渍浴比(重量)为织物/整理液=1/20,温度为室温,每次的浸渍时间为10

A washable treatment process for spun silk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整理
,具体涉及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绢丝是绢纺工程的产品。绢纺是把养蚕、制丝、丝织中产生的疵茧、废丝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根据原料和成品性质,绢纺有绢丝纺和口丝纺两大类,产品包括绢丝和丝。天然丝纤维细长、柔软、富有光泽、吸湿性好,可以纺制高支绢丝,织造轻薄的绢纺绸,是高级衣着用料;也可与化学纤维、生丝或毛纱等交织成外观优美、穿着舒适的织物;用绢丝也可制造针织物,以及缝纫丝线、刺绣丝线等。用绢丝制成的绵绸,柔软丰满,表面多绵粒,是一类别具风格的服饰用料。
[0003]长期以来,绢丝主要用于梭织,织成绢丝绸面料。由于梭织物的经纬密度很高,能确保织物表面的光洁,适合制作各类服饰。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织物深受市场欢迎,因而绢丝现已被大量应用于内衣的针织生产,按现有技术中方法生产的绢丝针织物存在不能机洗的缺点,因机洗后绢丝针织物容易伸长或收缩变形和表面起毛球,并且皱褶多,因此,人们只能采用手工轻柔洗涤,颇感麻烦。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研发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以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工艺设置合理,通过对纺纱、烧毛、编织进行优化,提高了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平整度,然后通过后整理以来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该后整理对织物的白度、强力损伤、手感的影响很小,柔滑性好,织物的抗皱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机可洗性,应用前景广泛。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1)织物成型:绢丝经纺纱、烧毛、编织制得织物;
[0008](2)织物后整理:将上述织物浸渍于整理液进行后整理,二浸二轧,浸渍浴比(重量)为织物/整理液=1/20,温度为室温,每次的浸渍时间为10

20min,每次的轧液率为80

90%,然后离心脱水,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后依次进行汽蒸、高温烘焙,冷水洗,低温烘干,得到后整理后的织物;上述整理液的配方为:按质量百分比计,乙酸乙烯酯50

60%、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30

40%、乳化剂快TY 12

15%、引发剂KPS 3

5%、纺织助剂AA1

3%;
[0009](3)成衣:上述后整理后的织物经染色、裁剪后制得成衣。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工艺设置合理,绢丝经纺纱、烧毛、编织制得织物,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以来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该后整理对织物的白度、强力损伤、手感的影响很小,柔滑性好,织物的抗皱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机可洗性。
[0011]本专利技术后整理的工艺流程采用织物整理液、离心脱水、聚乙烯塑料袋密封、聚合反
应、冷水洗、低温烘干,所述整理液,以非水溶性乙酸乙烯酯作为接枝单体(主),经乳化剂快TY乳化、引发剂KPS 的作用下,乙酸乙烯酯可以在丝纤维内自聚,或与丝纤维的分子链进行接枝共聚,乙酸乙烯酯接枝丝纤维,无损于纤维大分子主链,聚合反应采用先汽蒸后高温烘焙的方式,能增加单体自聚或与纤维的接枝率,可以提高织物的急弹性以及去污性;以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为辅,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经乳化剂快TY乳化,其反应性基团与丝纤维上的羟基、氨基、酚羟基和羧酸基等活性基团交联反应,提高其抗皱性,其中,异氰酸酯基反应性较强,可以提高整理液与丝纤维的交联程度,聚硅氧烷分子可以改善因交联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强力下降问题,减少整理织物的强力损伤。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所述纺纱,包括如下内容:选取纤维长度为7~8CM并且经脱胶处理后丝胶含量为4.5%以下的绢丝为纤维原料,将纤维原料先纺制成捻度为900~1000捻/m、 S捻向的单股绢纱,然后合股成捻度为800~900捻/m、Z捻向的120 支双股绢纱。
[0013]在纺纱这一步骤中,通过捻度进行控制,相比常规纱线的捻度 550捻/m,可有效增加纱线内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减少其轴向滑移,保持纱线及其制成织物、成衣的尺寸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所述烧毛,包括如下内容:上述纺纱得到的纱线采用烧毛机进行烧毛,烧毛的次数为3

5次。
[0015]通过烧毛,可以去除纱线表面的毛羽,避免后续制成织物、成衣产生毛羽缠绕而起毛球现象。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所述编织包括如下内容:采用18G针织单面圆机进行编织,制得的织物质量为190

200g/m2,经纱密度为120根/10cm,纬纱密度为根190/10cm。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在18G针织单面圆机通过双线进线双线编织成圈得到织物质量为190

200g/m2、经纱密度为120根/10cm、纬纱密度为根190/10cm的织物,具有疵点少、结子小和布面平整度高的优点。
[0018]进一步的,上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所述18G针织单面圆机的参数设置为:进线张力为5~6CN,输线盘的输线长度为17.0cm/50 针,编织路数为42路时,卷取速度为23mm/转。
[0019]通过对8G针织单面圆机的参数进行优化,进线张力设置合理,既不会产生漏针也不会造成破洞,编织路数、输线盘的输线长度、卷取速度的合理配置,避免了卷取速度过大所产生的破洞现象,以及因卷取速度过小使出现稀路、丝线脱套产生破洞等问题。
[0020]进一步的,上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所述汽蒸的温度为 120

140℃,湿度为90

100%,时间为4

8min。
[0021]进一步的,上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所述高温烘焙的温度为 130

150℃,时间为1

5min。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绢丝经纺纱、烧毛、编织制得织物,在纺纱这一步骤中,通过捻度进行控制。可有效增加纱线内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减少其轴向滑移,保持纱线及其制成织物、成衣的尺寸稳定性;通过烧毛,可以去除纱线表面的毛羽,避免后
续制成织物、成衣产生毛羽缠绕而起毛球现象;采用在18G针织单面圆机通过双线进线双线编织成圈得到织物,通过对参数进行优化,制得的织物疵点少、结子小和布面平整度高;
[0024](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织物进行后整理以来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整理液设计合理,配合后整理的工艺流程,该后整理对织物的白度、强力损伤、手感的影响很小,柔滑性好,织物的抗皱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机可洗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成型:绢丝经纺纱、烧毛、编织制得织物;(2)织物后整理:将上述织物浸渍于整理液进行后整理,二浸二轧,浸渍浴比(重量)为织物/整理液=1/20,温度为室温,每次的浸渍时间为10

20min,每次的轧液率为80

90%,然后离心脱水,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后依次进行汽蒸、高温烘焙,冷水洗,低温烘干,得到后整理后的织物;上述整理液的配方为:按质量百分比计,乙酸乙烯酯50

60%、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30

40%、乳化剂快 TY 12

15%、引发剂KPS 3

5%、纺织助剂AA1

3 %;(3)成衣:上述后整理后的织物经染色、裁剪后制得成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绢丝机可洗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包括如下内容:选取纤维长度为7~8CM并且经脱胶处理后丝胶含量为4.5%以下的绢丝为纤维原料,将纤维原料先纺制成捻度为900~1000捻/m、S捻向的单股绢纱,然后合股成捻度为8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可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智禾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