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309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坯布置于预整理液中,两浸两轧,一次烘干,一次焙烘,洗涤,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预整理坯布,然后将预整理坯布完全浸没于强化整理液中,加热浸渍,二次烘干,二次焙烘,氨气熏蒸,洗涤,晾干,三次烘干,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整理液是以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纳米氧化锆、四羟甲基硫酸磷、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水混合制成,强化整理液是将1,2‑二甲基‑3‑羟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与1‑胺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混合制成,利用它们依次进行预整理和强化整理,大大改善了面料的阻燃性和耐高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有了更多样化的需求。火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财产损失,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火灾的50%是由于纤维材料引起的,10%是由于静电产生的火花引起的。对于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座椅、床垫等特殊领域都对面料的阻燃性和耐高温性具有一定的要求,比如:jt/t1095-2016《运营客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中规定氧指数≥28.0%,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和gb20286-2006《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中规定氧指数≥32.0%。

2、市场上的常见面料大多没有阻燃效果,少量是将普通面料加阻燃剂处理后得到,但是这种方法获得的面料阻燃效果较差,也不具有耐高温性。该方法获得的面料在密闭、升温状态下会缓慢逸出或分解,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够环保。另外,在多次洗涤后阻燃成分会大量流失,阻燃效果也随之大幅度下降直至消失,甚至,阻燃加工的过程会破坏面料的强度,舒适性变差,大大限制了推广应用。

3、专利申请cn113771454a公开了一种阻燃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面料是由内层织物和外层织物粘合而成;所述外层织物由气凝胶绝热涂层、混纺织层和阻燃隔热涂层构成,所述混纺织层设置在所述气凝胶绝热涂层和所述阻燃隔热涂层之间,所述气凝胶绝热涂层靠近所述内层织物设置,所述内层织物由芳纶1313纤维、纯棉纤维和活性炭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混纺织层由玄武岩纤维、棉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纺而成;将气凝胶绝热层和阻燃隔热涂层分别涂覆于混纺织层的两面后制得外层织物,再将外层织物和内层织物经层压粘合制得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主要依赖于气凝胶绝热涂层和阻燃隔热涂层实现隔热、阻燃效果,不可避免会有多次水洗引发功能消失的风险,其中的阻燃隔热涂层是将有机硅树脂、云母粉、空心陶瓷微珠、三氧化二铬等直接混合而得,难以发挥最大的阻燃功效。

4、专利申请cn102965798a公开了一种阻燃防护服面料,是由下述阻燃纱线织造而成,所述阻燃纱线包括占该纱线总质量的下述纤维:50-60%羊毛纤维、15-30%聚苯硫醚纤维和10-35%阻燃粘胶纤维。该面料仅仅依靠阻燃粘胶纤维获得阻燃性,阻燃效果一般,耐高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耐高温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的制备方法,将坯布置于预整理液中,两浸两轧,一次烘干,一次焙烘,洗涤,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预整理坯布,然后将预整理坯布完全浸没于强化整理液中,加热浸渍,二次烘干,二次焙烘,氨气熏蒸,洗涤,晾干,三次烘干,即得所述的面料;其中,所述预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均匀混合制成的: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8~10份,纳米氧化锆4~5份,四羟甲基硫酸磷3~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水100份;所述强化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的:1,2-二甲基-3-羟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30~40份,1-胺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70~80份。

4、优选的,所述坯布是由棉纤维和芳纶纤维按照质量比10:2~3混纺、编织而得。

5、进一步优选的,具体方法如下:棉纤维经开清棉、梳棉、精梳、预并条,得精梳棉条;芳纶纤维经开清棉梳棉、精梳、预并条,得芳纶棉条;然后将精梳棉条与芳纶棉条混并,粗纱,细纱,络筒,得混纺纱线;最后将混纺纱线采用单面平纹法进行编织,采用30s/2股线,横密为66/10cm,纵密为40/10cm,针号12g。

6、优选的,一次烘干的工艺条件为:100~110℃烘干40~50s;一次焙烘的工艺条件为:150~160℃焙烘25~30s。

7、优选的,等离子体处理的工作气体为氩气100~200sccm、氮气80~100sccm、氧气200~220sccm,气体放电功率为3~4kw,处理时间为2~3分钟。

8、优选的,加热浸渍的工艺条件为:在300~400w超声波振荡条件下,110~120℃浸渍处理60~70分钟。

9、优选的,二次烘干的工艺条件为:110~120℃烘干60~70s;二次焙烘的工艺条件为:160~170℃焙烘100~120s;晾干的工艺条件为:室温晾干20~24小时。

10、优选的,氨气熏蒸的具体方法为:将二次焙烘后的坯布转移至真空反应釜内,在40~50℃条件下,氨气以400~500l/min流经真空反应釜8~1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

11、优选的,三次烘干的工艺条件为:70~80℃烘干8~10小时。

12、优选的,预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水中,接着加入纳米氧化锆、四羟甲基硫酸磷,搅拌分散均匀,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300~400w超声波振荡50~60分钟即得,即配即用。

13、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14、(a)先将3~5份吡啶溶于10~12份无水乙醇中,接着加入0.8~1.2份埃洛石纳米管,搅拌加热至65~75℃,保温搅拌40~5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取沉淀,洗涤,干燥,得到预处理埃洛石纳米管;

15、(b)然后将丙烯酸利用2~3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配制成质量浓度15~20%丙烯酸溶液,将0.8~1.2份丙烯酰胺利用水配制成质量浓度15~20%丙烯酰胺溶液,再将0.8~1.2份丙烯酸溶液与丙烯酰胺溶液混合,接着加入所得预处理埃洛石纳米管,搅拌混匀,最后加入0.6~0.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6~0.7份过硫酸铵,搅拌加热至70~80℃,保温搅拌反应3~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干燥即得。

16、优选的,强化整理液是将1,2-二甲基-3-羟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与1-胺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混合,400~500r/min搅拌30~40分钟即得。

17、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专利技术将坯布置于预整理液中,两浸两轧,一次烘干,一次焙烘,洗涤,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预整理坯布,然后将预整理坯布完全浸没于强化整理液中,加热浸渍,二次烘干,二次焙烘,氨气熏蒸,洗涤,晾干,三次烘干,得到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本专利技术的预整理液是以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纳米氧化锆、四羟甲基硫酸磷、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水混合制成,强化整理液是将1,2-二甲基-3-羟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与1-胺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混合制成,利用它们依次进行预整理和强化整理,大大改善了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坯布置于预整理液中,两浸两轧,一次烘干,一次焙烘,洗涤,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预整理坯布,然后将预整理坯布完全浸没于强化整理液中,加热浸渍,二次烘干,二次焙烘,氨气熏蒸,洗涤,晾干,三次烘干,即得所述的面料;其中,所述预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均匀混合制成的: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8~10份,纳米氧化锆4~5份,四羟甲基硫酸磷3~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水100份;所述强化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的:1,2-二甲基-3-羟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30~40份,1-胺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7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是由棉纤维和芳纶纤维按照质量比10:2~3混纺、编织而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棉纤维经开清棉、梳棉、精梳、预并条,得精梳棉条;芳纶纤维经开清棉梳棉、精梳、预并条,得芳纶棉条;然后将精梳棉条与芳纶棉条混并,粗纱,细纱,络筒,得混纺纱线;最后将混纺纱线采用单面平纹法进行编织,采用30S/2股线,横密为66/10cm,纵密为40/10cm,针号1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烘干的工艺条件为:100~110℃烘干40~50s;一次焙烘的工艺条件为:150~160℃焙烘25~3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处理的工作气体为氩气100~200sccm、氮气80~100sccm、氧气200~220sccm,气体放电功率为3~4kW,处理时间为2~3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浸渍的工艺条件为:在300~400W超声波振荡条件下,110~120℃浸渍处理60~7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烘干的工艺条件为:110~120℃烘干60~70s;二次焙烘的工艺条件为:160~170℃焙烘100~120s;晾干的工艺条件为:室温晾干20~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气熏蒸的具体方法为:将二次焙烘后的坯布转移至真空反应釜内,在40~50℃条件下,氨气以400~500L/min流经真空反应釜8~1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水中,接着加入纳米氧化锆、四羟甲基硫酸磷,搅拌分散均匀,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300~400W超声波振荡50~60分钟即得,即配即用;

10.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是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坯布置于预整理液中,两浸两轧,一次烘干,一次焙烘,洗涤,等离子体处理,得到预整理坯布,然后将预整理坯布完全浸没于强化整理液中,加热浸渍,二次烘干,二次焙烘,氨气熏蒸,洗涤,晾干,三次烘干,即得所述的面料;其中,所述预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均匀混合制成的:聚丙烯酰胺修饰埃洛石纳米管8~10份,纳米氧化锆4~5份,四羟甲基硫酸磷3~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水100份;所述强化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的:1,2-二甲基-3-羟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30~40份,1-胺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7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是由棉纤维和芳纶纤维按照质量比10:2~3混纺、编织而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棉纤维经开清棉、梳棉、精梳、预并条,得精梳棉条;芳纶纤维经开清棉梳棉、精梳、预并条,得芳纶棉条;然后将精梳棉条与芳纶棉条混并,粗纱,细纱,络筒,得混纺纱线;最后将混纺纱线采用单面平纹法进行编织,采用30s/2股线,横密为66/10cm,纵密为40/10cm,针号1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烘干的工艺条件为:100~110℃烘干40~50s;一次焙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可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智禾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