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素继专利>正文

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00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属于越野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载体、驱动部和爬行部,驱动部装设在载体上,载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爬行部;爬行部包括转盘和驱动杆,转盘转动装设在载体上,驱动杆与转盘固定连接,且驱动杆位于载体外侧;转盘带动驱动杆转动,且驱动杆旋转到最低位时,驱动杆一端部位于载体的下方。解决传统越野设备常常会陷在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常规的越野设备很难自救,需要救援人员及救援设备的救援的技术问题。救援设备的救援的技术问题。救援设备的救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野爬行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越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越野爬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已经不再满足常规的娱乐游玩方式,户外越野,一种在户外的娱乐项目,包括山地、沙漠、水面等地形的越野游玩,其带来的惊险刺激的体验,已经受到越来冒险爱好者青睐。使用二轮四轮车等越野时,常常会陷在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常规的越野车很难自救,需要救援人员及救援设备的救援。救援等待及救援过程均会大量浪费人们的游玩时间,及需要支付昂贵的救援费用。因此,需要设置一种爬行机构,将其装于常规越野车,增加越野车的自救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越野爬行机构,解决传统越野设备常常会陷在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常规的越野设备很难自救,需要救援人员及救援设备的救援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包括载体、驱动部和爬行部,所述驱动部装设在所述载体上,所述载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爬行部;所述爬行部包括转盘和驱动杆,所述转盘转动装设在所述载体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载体外侧;所述转盘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且所述驱动杆旋转到最低位时,所述驱动杆一端部位于所述载体的下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一侧的所述爬行部为多个,多个的所述爬行部同步运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一侧设置有伸出轴,所述伸出轴上设置有移动轮。<br/>[0008]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上设置有柔性轴传动装置,所述柔性轴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移动轮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为履带轮,所述履带轮包括轮架、若干轮毂和履带,所述轮架与所述伸出轴转动连接,若干所述轮毂并列装设所述轮架上,所述履带绕套在所述轮毂上;所述柔性轴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轮毂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爬行部还包括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若干传动轮和传动链,每一所述转盘端部设置有所述传动轮,所述传动链绕套在同一侧的所述传动轮上,所述驱动部驱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二轮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一侧设置有伸出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端部设置有浮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浮板上设置有螺旋桨装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中部设置有弯折结构。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使用时,将载体装在越野设备上,或将越野设备当成载体,越野设备陷入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不能动弹时;通过驱动部驱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下部与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接触时将越野设备起,之后将车体向前或向后推动一段距离,之后越野设备落下,驱动杆继续转动,再重复上述动作,使越野设备不断抬起向前或后运动,达到在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爬行而出的效果。基于上述,本技术解决传统越野设备常常会陷在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常规的越野设备很难自救,需要救援人员及救援设备的救援的技术问题。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轮,可以实现移动爬行的功能,通过设置有履带轮,增加移动轮与泥潭、沙堆及沼泽等地的接触面积,防止移动轮下陷过多而造成爬行失效;通过采用柔性轴传动装置驱动移动轮,可以便于驱动及变换移动轮的位置。
[0018]3.本技术装于二轮车上,可以使二轮车具有越野爬行功能,设置有浮板,使二轮车和螺旋桨装置,可以使二轮车在水面上行进。连接轴中部可以弯折,便于二轮车的收纳及陆地行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三维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柔性轴传动装置平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三维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浮板收折状态图;
[0023]附图中,1

载体、2

驱动部、3

爬行部、21

柔性轴传动装置、22

离合器、23

柔性传动轴、24

减速装置、301

转盘、302

驱动杆、303

移动轮、304

轮架、305

轮毂、306

履带、 307

传动轮、308

传动链、309

连接轴、310

浮板、311

螺旋桨装置、312

弯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包括载体1、驱动部2和爬行部3,驱动部2装设在载体1上,载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爬行部3;爬行部3包括转盘301和驱动杆302,转盘 301转动装设在载体1上,驱动杆302与转盘301固定连接,且驱动杆302位于载体1外侧;转盘301带动驱动杆302转动,且驱动杆302旋转到最低位时,驱动杆302一端部位于载体1的下方。
[0030]本实施例中,载体1一侧的爬行部3为多个,多个的爬行部3同步运动。驱动杆302一侧设置有伸出轴,伸出轴上设置有移动轮303。载体1上设置有柔性轴传动装置21,柔性轴传动装置21驱动移动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驱动部和爬行部,所述驱动部装设在所述载体上,所述载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爬行部;所述爬行部包括转盘和驱动杆,所述转盘转动装设在所述载体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载体外侧;所述转盘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且所述驱动杆旋转到最低位时,所述驱动杆一端部位于所述载体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一侧的所述爬行部为多个,多个的所述爬行部同步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一侧设置有伸出轴,所述伸出轴上设置有移动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上设置有柔性轴传动装置,所述柔性轴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移动轮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越野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素继
申请(专利权)人:吴素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