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19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中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面与外部连通,所述腔体内卡设有垃圾篓,所述船体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明轮,后端两侧设有麦克纳姆轮,所述腔体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明轮,所述船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所述垃圾篓的清扫机构,所述垃圾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清扫机构的入口。有益效果:具有水陆两栖交换式行走功能,清扫机构可对水面、陆地的垃圾进行清扫自动送往垃圾站大大减少人力资源。垃圾站大大减少人力资源。垃圾站大大减少人力资源。

A multifunctional amphibious clean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逐日增强,开始发现公园里、在生活小区里、在单位里、在学校内
……
这些面积辽阔的水域,因为落叶、生活垃圾、游人乱扔垃圾等等原因,导致水面垃圾漂浮,既影响环境美观,且破坏了环境卫生,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河涌和湖面垃圾的清理,就成了一个日常性的保洁工作,此项工作由保洁人员撑着小船在水面进行人工打捞垃圾。调查得知,如广州市超过60%的河涌、景观湖需要每天进行清洁作业,每天清洁工作时间超过3小时,仅广州市每天就有超过800名保洁工人顶着烈日进行水面清洁作业,最终把垃圾运送至岸上垃圾站,运送的沿途还可能会掉落垃圾等事情发生。从而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的智能化垃圾收集机器人为人们节约了时间与资源,但是目前的垃圾清理机器人工作环境较单一,在一些环境难以使用,较难实现一机多用。目前部分室外、水上等环境垃圾收集困难,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水上环境需要依靠人撑小船在水面上收集垃圾从而收集时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具有水陆两栖交换式行走功能,清扫机构可对水面、陆地的垃圾进行清扫自动送往垃圾站大大减少人力资源。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中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面和一侧面与外部连通,所述腔体内卡设有垃圾篓,所述船体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明轮,后端两侧设有麦克纳姆轮,所述腔体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明轮,所述船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所述垃圾篓的清扫机构,所述垃圾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清扫机构的入口。
[0005]有益效果:具有水陆两栖交换式行走功能,清扫机构可对水面、陆地的垃圾进行清扫自动送往垃圾站大大减少人力资源。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开口一端设有所述滚筒,所述滚筒沿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毛刷条,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滚筒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内侧设有用于将所述滚筒卷入的垃圾输送到所述开口的传输带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所述麦克纳姆轮。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滚筒升降驱动机构能改变滚筒的高度,然后驱动滚筒转动,滚筒上的毛刷条将垃圾卷入垃圾篓内。
[0009]进一步,所述滚筒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直线滑轨、齿
条、齿轮、固定板、滚筒和所述麦克纳姆轮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所述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两侧上固定设有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后传动连接所述滚筒,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后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所述齿条,所述固定架相对两侧上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滚筒的两端的中心处固定设有圆柱形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条形限位槽内。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步进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带动滚筒上下移动,滚筒上的圆柱形凸台设置在条形限位槽内,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滚筒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滚筒转动,便于将垃圾卷入固定架中。
[0011]进一步,所述船体上设有封盖所述腔体的船盖。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遮盖垃圾,减少垃圾暴露时间。
[0013]进一步,所述船盖上固定设有摄像头。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完成摄像工作,检测垃圾处理效果。
[0015]进一步,所述船体上设有激光雷达。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本装置进行定位。
[0017]进一步,所述船体的后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连接。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稳定,便于组装和拆卸。
[0019]进一步,所述传输带机构包括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和辊轮驱动部,所述第一辊轮、所述第二辊轮和所述第三辊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辊轮驱动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三辊轮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三辊轮依次从高到低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上。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顺利将垃圾运输到垃圾篓里。
[0021]进一步,所述皮带上设有挡边。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滑落。
[0023]进一步,所述船体的两侧均设有浮筒,所述浮筒内设有所述驱动装置。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船体处于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垃圾篓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7]图3为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传输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凸台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1]1、明轮;2、船盖;3、激光雷达;4、摄像头;5、浮筒;6、垃圾篓;7、清扫机构;71、固定架;72、第一步进电机;73、第二步进电机;74、直线滑轨;75、齿条;76、齿轮;77、固定板;78、滚筒;79、毛刷条;710、传输带机构;7101、第一辊轮;7102、第二辊轮;7103、第三辊轮;7104、挡边;711、麦克纳姆轮;712、滑块;713、条形限位槽;714、凸台;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中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面和一侧面与外部连通,所述腔体内卡设有垃圾篓6,垃圾篓6的尾部设有垃圾的开口,所述船体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明轮1,后端两侧设有麦克纳姆轮711,所述船体的两侧均设有浮筒5,所述浮筒5内设有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具体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明轮1,在水面通过驱动电机的旋转转动带动明轮1上的8片叶片对水流体产生阻力每转动45
°
一定额度的推力,利用差速的原理驱使单边明轮1产生单方向的驱动力使船体整体拐弯,陆地的行走方式跟正常机器人行走方式一样通过轮子旋转轮胎对地面产生摩擦力驱使前进。所述船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所述垃圾篓6的清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中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面和一侧面与外部连通,所述腔体内卡设有垃圾篓(6),所述船体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明轮(1),后端两侧设有麦克纳姆轮(711),所述腔体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明轮(1),所述船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所述垃圾篓(6)的清扫机构(7),所述垃圾篓(6)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清扫机构(7)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7)包括固定架(71),所述固定架(7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固定架(71)远离所述开口一端设有滚筒(78),所述滚筒(78)沿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毛刷条(79),所述固定架(71)上设有滚筒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71)内侧设有用于将所述滚筒(78)卷入的垃圾输送到所述开口的传输带机构(710),所述固定架(71)的底部设有所述麦克纳姆轮(7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水陆两栖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72)、第二步进电机(73)、直线滑轨(74)、齿条(75)、齿轮(76)、固定板(77)、滚筒(78)和所述麦克纳姆轮(711)所述固定架(7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所述直线滑轨(74),所述直线滑轨(74)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77),所述固定板(77)的相对两侧上固定设有所述第一步进电机(72)和所述第二步进电机(73),所述第一步进电机(7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77)后传动连接所述滚筒(78),所述第二步进电机(7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77)后传动连接所述齿轮(76),所述固定架(7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李洁伍尚勤陈焯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