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新军专利>正文

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60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LOGO标识成型;B、鞋底底层成型;C、鞋底底层与LOGO标识结合:将LOGO标识放置在下模中,然后将鞋底底层的底面放置在LOGO标识的顶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在与上模之间的成型腔中;D、热压处理:将上模与下模合模后进行热压处理;E、鞋底顶层成型:在上模注入橡胶材料从而在鞋底底层的顶面形成鞋底顶层;F、鞋底成型:将上模与下模进行开模,进行裁剪后获得防串色橡胶鞋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将LOGO标识与鞋底底层的底面进行热压处理后,能够将LOGO标志固定在鞋底底层的底面上,无需内嵌在鞋底底层内部,也无需进行压中板处理,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LOGO标志与鞋底出现串色的情况。出现串色的情况。

An anti cross color rubber sole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涉及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鞋的历史发展悠久,鞋类生产是我国轻工业中的重要产业,是服装行业的组成部分。根据鞋材料不同,鞋产品可分为:皮鞋类、布鞋类、胶鞋类、橡胶鞋等。根据穿用对象、制作工艺和用途等,鞋还有很多分类方法。其中,运动鞋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所穿着的鞋,其广义概念具体是:适当运动、健身运动、休闲运动、娱乐运动和专业竞技运动的训练过程及其正式比赛运动所使用的鞋种。
[0003]目前制鞋业将鞋底分为上层的鞋底顶层以及下层的鞋底底层两部分。其中,鞋底的材料多是橡胶,以提供耐磨及止滑性能。而为了起到标识作用,有些厂家在鞋底的底部设计LOGO标识,而LOGO标识由于内嵌在鞋底内部,并且颜色与鞋底不相同,使得LOGO标识与鞋底之间容易出现串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A、LOGO标识成型:采用LOGO标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LOGO标识;
[0007]B、鞋底底层成型:采用鞋底模具进行注塑成型,鞋底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有成型腔;将橡胶材料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鞋底底层;
[0008]C、鞋底底层与LOGO标识结合:将LOGO标识放置在下模中,然后将鞋底底层的底面放置在LOGO标识的顶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在与上模之间的成型腔中;
[0009]D、热压处理:将上模与下模合模后进行热压处理;
[0010]E、鞋底顶层成型:在上模注入橡胶材料从而在鞋底底层的顶面形成鞋底顶层;
[0011]F、鞋底成型:将上模与下模进行开模,进行裁剪后获得防串色橡胶鞋底。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C与步骤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玻璃胶膜。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D中,热压处理的压力为50

300千克力,热压处理的温度为100

200℃,热压处理的时间为2

5min。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E中,成型压力为50

300千克力,成型温度为100

200℃,成型时间为2

5min。
[0015]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第一LOGO标识成型:采用第一LOGO标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第一LOGO标识;
[0017]S2、第二LOGO标识成型:采用第二LOGO标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通过裁
剪获得第二LOGO标识;
[0018]S3、鞋底底层成型:采用鞋底模具进行注塑成型,鞋底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有成型腔;将橡胶材料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鞋底底层;
[0019]S4、鞋底底层与第一LOGO标识结合:将第一LOGO标识放置在下模中,然后将鞋底底层的底面放置在LOGO标识的顶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在与上模之间的成型腔中;下模中设有凸块;
[0020]S5、热压处理:将上模与下模合模后进行热压处理;
[0021]S6、鞋底底层与第二LOGO标识结合:将上模与下模开模,然后将鞋底底层在凸块位置进行裁剪从而形成通孔,将第二LOGO标识放置在通孔上;
[0022]S7、鞋底顶层成型:将上模与下模合模后,在上模注入橡胶材料从而在鞋底底层的顶面形成鞋底顶层;
[0023]S8、鞋底成型:将上模与下模进行开模,进行裁剪后获得防串色橡胶鞋底。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保护膜。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6与步骤S7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玻璃胶膜。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5中,热压处理的压力为50

300千克力,热压处理的温度为100

200℃,热压处理的时间为2

5min。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7中,成型压力为50

300千克力,成型温度为100

200℃,成型时间为2

5min。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将LOGO标识与鞋底底层的底面进行热压处理后,能够将LOGO标志固定在鞋底底层的底面上,无需内嵌在鞋底底层内部,也无需进行压中板处理,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LOGO标志与鞋底出现串色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A、LOGO标识成型:采用LOGO标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LOGO标识;
[0032]B、鞋底底层成型:采用鞋底模具进行注塑成型,鞋底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有成型腔;将橡胶材料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鞋底底层;
[0033]C、鞋底底层与LOGO标识结合:将LOGO标识放置在下模中,然后将鞋底底层的底面放置在LOGO标识的顶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在与上模之间的成型腔中;
[0034]D、热压处理:将上模与下模合模后进行热压处理;
[0035]E、鞋底顶层成型:在上模注入橡胶材料从而在鞋底底层的顶面形成鞋底顶层;
[0036]F、鞋底成型:将上模与下模进行开模,进行裁剪后获得防串色橡胶鞋底。
[0037]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LOGO标志以及鞋底均为橡胶材料,LOGO标志与鞋底的颜色不相同,在将LOGO标识与鞋底底层的底面进行热压处理后,能够将LOGO标志固定在鞋底底层的底面上,无需内嵌在鞋底底层内部,也无需进行压中板处理,从
而能够有效地防止LOGO标志与鞋底出现串色的情况。
[0038]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在步骤C与步骤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玻璃胶膜。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充分地将鞋底底层与鞋底顶层进行结合。
[0039]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在步骤D中,热压处理的压力为50

300千克力,热压处理的温度为100

200℃,热压处理的时间为2

5min。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加强热压效果。
[0040]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在步骤E中,成型压力为50

300千克力,成型温度为100

200℃,成型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LOGO标识成型:采用LOGO标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LOGO标识;B、鞋底底层成型:采用鞋底模具进行注塑成型,鞋底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有成型腔;将橡胶材料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鞋底底层;C、鞋底底层与LOGO标识结合:将LOGO标识放置在下模中,然后将鞋底底层的底面放置在LOGO标识的顶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在与上模之间的成型腔中;D、热压处理:将上模与下模合模后进行热压处理;E、鞋底顶层成型:在上模注入橡胶材料从而在鞋底底层的顶面形成鞋底顶层;F、鞋底成型:将上模与下模进行开模,进行裁剪后获得防串色橡胶鞋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与步骤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鞋底底层的顶面放置玻璃胶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热压处理的压力为50

300千克力,热压处理的温度为100

200℃,热压处理的时间为2

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成型压力为50

300千克力,成型温度为100

200℃,成型时间为2

5min。5.一种防串色橡胶鞋底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LOGO标识成型:采用第一LOGO标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通过裁剪获得第一LOGO标识;S2、第二LOGO标识成型:采用第二LOGO标志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余新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