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43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禽畜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所述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由豆粕20~40份、米糠15~30份、农作物废料15~20份、玉米DDGS 8~16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10份、小苏打10~12份、中药助剂8~10份、植物油6~12份、复合酶5~8份、肉牛诱食剂3~5份、氯化钠2~4份以及余量灭菌纯净水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具有配比合理、安全性好和环保性好的优点,通过添加玉米DDGS和植酸酶,降低饲料磷酸氢钙用量,促进饲料氮磷代谢,降低粪便氮磷排放,显著提高玉米副产品玉米DDGS的用量,节约蛋白饲料资源;缩短育肥牛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A feed for fattening beef ca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禽畜饲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饲料狭义的理解是农业或牧业饲养动物的食物。按成分分类一般来说只有植物饲料才被称为饲料,这些饲料中包括草、雅津甜高粱等各种谷物、块茎、根等。对牛的养殖,关系到动物产品的饲养、畜牧业的经济发展、人类身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且牛的采食量大,自然植被不能满足牛养殖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人工投喂产品。另外,我国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可达到5.79亿吨。其中,玉米、小麦、和稻草秸秆三大作物秸秆产量达到了4.39亿吨,占整个秸秆产量的75.88%。而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秸秆进行加工调剂,广泛用于畜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这些农作物进行合理化的利用,解决饲料原料缺乏,制备成本高、能耗高,以及储存难的问题。
[0003]但是现有肉牛育肥饲料并不能对农作物废料进行有效的利用,制备的饲料储存性以及适口性都不能保证。因此,亟需制备一种新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肉牛育肥饲料并不能对农作物废料进行有效的利用,制备的饲料储存性以及适口性都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所述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由豆粕20~40份、米糠15~30份、农作物废料15~20份、玉米DDGS 8~16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10份、小苏打10~12份、中药助剂8~10 份、植物油6~12份、复合酶5~8份、肉牛诱食剂3~5份、氯化钠2~4份以及余量灭菌纯净水组成。
[0007]进一步,所述农作物废料包括甘蔗渣、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秸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08]进一步,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所述复合酶包括菌肽酶和植酸酶。
[0009]进一步,所述中药助剂由丹皮酚、姜黄素、枸杞粉末以及茯苓粉末按照1: 2~3:7:4组成。
[0010]进一步,所述肉牛诱食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由甜菜碱20~40份、壳聚糖15~30 份、山楂10~20份、大蒜粉8~15份、复合氨基酸6~8份、苹果绿色素3~5份以及果味剂2~4份组成。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进行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液的制备:分别对复合微生物菌进行种子液的一次活化和二次活化,将二次活化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种子液进行培养,即可制得复合微
生物菌剂发酵液;
[0013]步骤二,进行中药助剂的制备:将中药助剂的原料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浸泡,小火煎熬,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浸膏,高温烘焙研磨,即得中药助剂;
[0014]步骤三,进行肉牛诱食剂的制备:将称取的肉牛诱食剂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研磨,加水调成糊状物,搅拌均匀后进行烘干,即得肉牛诱食剂;
[0015]步骤四,进行肉牛育肥饲料的制备:将豆粕、米糠和农作物废料分别进行预处理后粉碎混匀,加入灭菌纯净水,微波处理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小苏打,恒温摇床发酵;向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中药助剂、植物油、复合酶、肉牛诱食剂以及氯化钠,充分搅拌均匀,烘干,粉碎,过筛,制得肉牛育肥饲料。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7](1)取复合微生物菌5~10mL接种于50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培养箱中于37℃、200~220r培养24~48h进行种子液一次活化;
[0018](2)取一次活化得到复合微生物菌种子液2~4mL接种于100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200~220r的培养箱中培养24~48h进行种子液二次活化;
[0019](3)取二次活化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种子液6~8mL接种于300mL的发酵培养中,于37℃、200~220r培养24~48h,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液。
[0020]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中药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1](1)将中药助剂的原料粉碎后用纱布包好,置于35~50℃温水中浸泡1~2h;
[0022](2)用锅将水烧开后放入中药包,小火煎熬40~60min,自然冷却后过滤;
[0023](3)将滤液用文火浓缩至浸膏,将浸膏高温烘焙后进行研磨,所得粉末即为中药助剂。
[0024]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的肉牛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5](1)按照质量配比分别称取肉牛诱食剂原料中的甜菜碱、壳聚糖、山楂、大蒜粉、复合氨基酸、苹果绿色素以及果味剂;
[0026](2)将称取的肉牛诱食剂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研磨,加水调成糊状物;
[0027](3)将所述糊状物搅拌均匀后进行烘干,即得肉牛诱食剂。
[0028]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的肉牛育肥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9](1)将豆粕、米糠和农作物废料分别进行清洗、除杂以及风干处理后粉碎至80~120目,将豆粕、米糠和农作物废料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0030](2)向混合物A中加入5~8倍重量份数的灭菌纯净水并进行微波处理,晾至常温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小苏打,恒温摇床发酵24~48h;
[0031](3)发酵结束后,向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中药助剂、植物油、复合酶、肉牛诱食剂以及氯化钠,充分搅拌均匀,烘干,粉碎,过筛,制得肉牛育肥饲料。
[0032]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具有配比合理、安全性好和环保性好的优点,通过添加玉米DDGS和植酸酶,降低饲料磷酸氢钙用量,促进饲料氮磷代谢,降低粪便氮磷排放,显著提高玉米副产品玉米DDGS的用量,节约蛋白饲料资源;缩短育肥牛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还有效利用农作物废料进行加工,不仅解决了农作物废料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为牛养殖业提供来源广,成本低的原材料,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药助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肉牛诱食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由豆粕20~40份、米糠15~30份、农作物废料15~20份、玉米DDGS8~16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10份、小苏打10~12份、中药助剂8~10份、植物油6~12份、复合酶5~8份、肉牛诱食剂3~5份、氯化钠2~4份以及余量灭菌纯净水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废料包括甘蔗渣、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秸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所述复合酶包括菌肽酶和植酸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剂由丹皮酚、姜黄素、枸杞粉末以及茯苓粉末按照1:2~3:7:4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肉牛诱食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由甜菜碱20~40份、壳聚糖15~30份、山楂10~20份、大蒜粉8~15份、复合氨基酸6~8份、苹果绿色素3~5份以及果味剂2~4份组成。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的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肉牛育肥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液的制备:分别对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种子液的一次活化和二次活化,将二次活化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种子液进行培养,即可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液;步骤二,进行中药助剂的制备:将中药助剂的原料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浸泡,小火煎熬,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浸膏,高温烘焙研磨,即得中药助剂;步骤三,进行肉牛诱食剂的制备:将称取的肉牛诱食剂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研磨,加水调成糊状物,搅拌均匀后进行烘干,即得肉牛诱食剂;步骤四,进行肉牛育肥饲料的制备:将豆粕、米糠和农作物废料分别进行预处理后粉碎混匀,加入灭菌纯净水,微波处理后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小苏打,恒温摇床发酵;向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中药助剂、植物油、复合酶、肉牛诱食剂以及氯化钠,充分搅拌均匀,烘干,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俊达徐龙鑫王华周文章王鑫黄清赟张凯凯刘镜任荣清张麟李干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