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聚己内酯/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37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聚己内酯/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在氮气氛围中,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有机溶剂和盐酸存在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硅醇;硅醇在室温和氮气氛围条件下,在碱溶液存在下反应,得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将聚已内酯和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然后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对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己内酯/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共混膜。纤维表面“糙化”结构的构建使得复合纤维膜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接触角可以达到158

A trapezoidal phenyl polysiloxane, polycaprolactone / Trapezoidal phenyl polysiloxane blend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聚己内酯/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水分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聚己内酯/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共混静电纺丝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油水分离方法有化学法(原位燃烧法、化学破乳法)、生物法(生物降解法)和物理法(气浮法、离心法、膜分离法)[Zuo J, Liu Z, Zhou C, et al. A durable superwetting clusters

inlayed mesh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flux for emulsion separation[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 403: 123620],其中膜分离技术因其效率高、低成本和环保的特性而被广泛关注。用于油水分离的膜通常具有特殊的润湿性,如亲水

疏油或疏水

亲油,当油和水的混合物与膜接触时,一种液体可以渗透通过,而另一种液体则会被阻挡在外[Tian Y, Ma H. Solvent

free green preparation of reusable EG

PVDF foam for efficient oil

water separation[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0, 253: 117506]。通常采用表面改性(涂层、接枝、共聚)和与其他物质(聚合物、共聚物、纳米颗粒)共混等方法来制备具有特殊润湿性的膜[Cui J, Li F, Wang Y, et al. Electrospun nanofiber membran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s[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0, 250: 117116]。与表面改性的方法繁琐,条件苛刻,成本高昂相比,共混因为其操作简单,低成本而受到很多人的青睐。He等[He L, Lei W, Liu D. One

step facile fabr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ong porous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polymer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embranes for repeatable emulsified oil/water separation[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1, 264: 118446]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孔亲水氮化硼纳米片/聚丙烯腈(BNNS/PAN)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其机械强度为19.9 Mpa,杨氏模量为139.6 Mpa。Du等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无机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混合,然后静电纺丝,制备出具有分层粗糙结构的亲水疏油膜,是制备可重复使用的功能性分离膜的一种简便、巧妙的方法。聚己内酯(PCL)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成膜性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PCL纺丝膜本身呈疏水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共混静电纺丝法,制备PCL/ph

LPSQ复合纤维膜,对其元素组成、润湿性能、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拓宽了PCL在自清洁、防沾污、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本专利技术中,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硅醇;后者在碱性条件下经硅羟基间脱水缩合生成具有Si

O

Si主链结构的目标产物,从而制备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具体的,在氮气氛围中,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有机溶剂和盐酸存在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硅醇,优选的,水解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静置分层,取上层溶液,水洗至中性,得到硅醇,以溶液形式存在。将上一步所得到的水解硅醇液在室温和氮气氛围条件下,在碱溶液存在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水洗至中性,再经旋蒸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产物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ph

LPSQ)。
[0005]一种聚己内酯/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共混膜,由上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与PCL制备得到,优选的,由上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与PCL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具体的,将一定比例的PCL和ph

LPSQ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然后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对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己内酯/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共混膜。
[0006]本专利技术中,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6wt%~20wt%,优选10wt%~14wt%;有机溶剂为氯仿;PCL和ph

LPSQ的质量比为1∶(0.1~1),优选1∶(0.2~0.4)。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并以FT

IR,
29
Si

NMR来表征目标产物结构。将合成产物与PCL共混,采用一步静电纺丝法,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如溶液浓度、溶剂共混比和溶质共混比等,制备出均匀的PCL/ph

LPSQ纳米纤维膜。通过ATR

IR,XPS,EDS,WCA,AFM,TGA等来表征纤维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形貌、疏水性能以及热性能。探讨了纤维膜在自清洁、防沾污、吸油和油水分离领域的一些潜在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以PTMS为原料,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充分水解,生成硅醇,再经过氢氧化钾催化,发生羟基间脱水缩合。过程中控制溶剂甲苯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制备具有良好规整度的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采用
29
Si

NMR,FT

IR来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纺丝工艺为:溶剂:氯仿,浓度:14%,接收距离:20 cm,电压:12 kV,流速:1 mL/h,温度:27.5
±
0.5℃,湿度:85
±
5%。在此工艺条件基础上,将PCL与ph

LPSQ共混,通过调控质量共混比,获得复合PCL/ph

LPSQ纳米纤维。并选取PCL与ph

LPSQ共混比为1.0:0.2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进行后续实验。通过EDS、XPS和ATR

IR对纤维膜表面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SEM、AFM来观察表征纤维膜表面的粗糙形貌。利用WCA,TG,粘附力等对PCL/ph

LPSQ纤维膜的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为800~1400。3.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硅醇;硅醇在碱性条件下脱水缩合生成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氮气氛围中,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有机溶剂和盐酸存在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硅醇;硅醇在室温和氮气氛围条件下,在碱溶液存在下缩合反应,得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战雄赵漫漫王发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