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30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08
本申请涉及玻璃保护膜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璃保护膜包括靠近玻璃基板一侧的PET保护膜,所述PET保护膜远离玻璃基板的一侧粘接有胶黏剂层,所述胶黏剂层远离PET的一侧粘接有聚酰亚胺层,所述聚酰亚胺层远离胶黏剂层的一侧涂覆有隔热涂层;所述隔热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环氧树脂50

A heat insulation and energy-saving glass protective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玻璃保护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具有优异的透光性,不仅作为建筑物的窗玻璃,还被广泛用作汽车车窗玻璃、平面显示器玻璃。目前,在建筑行业门窗普遍使用的是普通玻璃。从安全性能上来讲,普通玻璃不能抵挡撞击、爆炸、地震等未知危险因素造成的冲击,并且会造成玻璃破碎、飞溅,这些碎渣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从节能上来讲,普通玻璃的隔热性能较差,保温效果差,从而会导致在较冷的天气里,室内的温度上升较慢,保温性能较差,不利于节约能耗。
[0003]当前为了提高玻璃的隔热效果,通常会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隔热防护层,或者张贴防护膜,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一定的隔热问题,但是这些贴膜或防护层涂覆在普通玻璃上,会对光线光线产生一定的阻挡,影响室内采光。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玻璃保护膜在室内与室外温差较大时,隔热效果较差,不利于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玻璃保护膜的耐热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所述玻璃保护膜包括靠近玻璃基板一侧的PET保护膜,所述PET保护膜远离玻璃基板的一侧粘接有胶黏剂层,所述胶黏剂层远离PET的一侧粘接有聚酰亚胺层,所述聚酰亚胺层远离胶黏剂层的一侧涂覆有隔热涂层;所述隔热涂层包括如下原料:水性环氧树脂50

80份、复合纳米隔热材料10

18份、固化剂0.5

2份、聚四氟乙烯4

10份、增塑剂5

15份、抗氧化剂1

3份、抗静电剂2

4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水性环氧树脂、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固化剂、聚四氟乙烯、增塑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得到隔热涂层。其中,加入的复合纳米隔热材料主要起隔热作用,纳米隔热材料的粒度较小,且分散性好,将其用于耐热涂层中可有效提高玻璃保护膜的耐热性能;在水性环氧树脂中加入固化剂,能够有效提高耐热涂层的成膜速率;聚四氟乙烯和抗氧化剂可增强涂层的耐磨性与稳定性,延长玻璃保护膜的使用时间。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醇8

15份、纳米氧化铟锌5

10份、纳米氧化锡锑8

12份、乙醇45

65份、柠檬酸钠8

12份、硅烷偶联剂6

12份、去离子水30

55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复合纳米隔热材料中包括纳米氧化铟锌和纳米氧化锡锑属于高浓度自由电子气模式导电材料,气模式材料在低频红外区具有很强的反射率,将其用于隔热涂层中能够有效反射和吸收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从而大大提高玻
璃保护膜的隔热率,起到了隔热节能作用;同时,由纳米氧化铟锌和纳米氧化锡锑制得的涂层还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透明性优异,在隔热的同时也不会对玻璃的透光性产生影响。
[0010]作为优选,纳米氧化锡锑平均粒径为20

40μ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限制纳米氧化锡锑的平均粒径大小,使纳米氧化锡锑得平均粒径在此范围内取值时,最终制得的玻璃保护膜的隔热性能均较好,且玻璃保护膜的透明性也较好。
[0012]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为:1)取乙醇、柠檬酸钠、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2)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铟锌、纳米氧化锡锑,在300

500rpm转速条件下,分散10

15min,得到第二混合物;3)在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研磨30

40min,制成复合纳米隔热材料。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将纳米氧化铟锌、纳米氧化锡锑分散在乙醇、柠檬酸钠、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中,得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使制得的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中还包括4

8重量份的纳米二氧化锡。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锡是一种透明材料,可见光的能量低于二氧化锡的禁带宽度,不足以引起本征激发,故而它对可见光透明;同时二氧化锡在中红外和远红外有着很强的反射率,因此二氧化锡是一种良好的透明隔热材料。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隔热涂层涂覆在聚酰亚胺层一侧表面上,得到第一半成品;S2:将胶黏剂层粘接在聚酰亚胺层远离隔热涂层的一侧,得到第二半成品;S3:在胶黏剂层远离聚酰亚胺层的一侧粘接有PET保护膜,得到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将PET保护膜、聚酰亚胺层、胶黏剂层进行粘接,并在聚酰亚胺层上涂覆隔热涂层,制得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使玻璃保护膜的耐热性能增强。
[0018]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涂层厚度为10

30μ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限制隔热涂层的厚度,使隔热涂层厚度在此范围内取值时,制得的玻璃保护膜的隔热性能均较好,且玻璃保护膜的透明性也较好。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中水性环氧树脂、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固化剂、聚四氟乙烯、增塑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得到隔热涂层。其中,加入的复合纳米隔热材料主要起隔热作用,纳米隔热材料的粒度较小,且分散性好,将其用于耐热涂层中可有效提高玻璃保护膜的耐热性能。在水性环氧树脂中加入固化剂,能够有效提高耐热涂层的成膜速率;聚四氟乙烯和抗氧化剂可增强涂层的耐磨性与稳定性,延长玻璃保护膜的使用时间。
[0021]2、本申请复合纳米隔热材料中包括纳米氧化铟锌和纳米氧化锡锑属于高浓度自由电子气模式导电材料,气模式材料在低频红外区具有很强的反射率,将其用于隔热涂层中能够有效反射和吸收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从而大大提高玻璃保护膜的隔热率,起
到了隔热节能作用;同时,由纳米氧化铟锌和纳米氧化锡锑制得的涂层还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透明性优异,在隔热的同时也不会对玻璃的透光性产生影响。
[0022]3、本申请制得的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对其耐热性和薄膜透明度进行测试,玻璃保护膜的热导率为0.048W/(m
·
K),玻璃保护膜的雾度为2.1%,透过率为94.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原料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保护膜包括靠近玻璃基板一侧的PET保护膜,所述PET保护膜远离玻璃基板的一侧粘接有胶黏剂层,所述胶黏剂层远离PET的一侧粘接有聚酰亚胺层,所述聚酰亚胺层远离胶黏剂层的一侧涂覆有隔热涂层;所述隔热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环氧树脂50

80份、复合纳米隔热材料10

18份、固化剂0.5

2份、聚四氟乙烯4

10份、增塑剂5

15份、抗氧化剂1

3份、抗静电剂2

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隔热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醇8

15份、纳米氧化铟锌5

10份、纳米氧化锡锑8

12份、乙醇45

65份、柠檬酸钠8

12份、硅烷偶联剂6

12份、去离子水30

5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节能型玻璃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锡锑平均粒径为20

40μm。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委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新精细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