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932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1
本申请涉及防爆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型防爆膜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一侧表面涂覆有复合纳米抗菌剂,所述保护膜远离涂覆有复合纳米抗菌剂的一侧粘接有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远离保护膜的一侧粘接有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远离硬化层的一侧贴合有离型膜;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银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本申请制得的抗菌型防爆膜具有抗菌性较强,抗菌耐久性持久的优点。菌耐久性持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防爆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爆膜一般由保护膜、硬化层、薄膜层和离型膜组成,防爆膜可防止玻璃或者屏幕在爆裂破碎时,产生碎片伤人。使用时将离型膜层撕去后,可将其贴附在玻璃、屏幕等物体表面上,从而起到耐磨、防划伤的作用。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防爆膜有卫浴玻璃防爆膜、汽车玻璃防爆膜、建筑玻璃防爆膜和电子产品屏幕防爆膜等。
[0003]其中,电子产品屏幕防爆膜在使用时通常暴露在空气中,会接触到空间中的各种细菌。例如手机屏幕防爆膜,在使用时与使用者的手接触次数多,若其表面上附着一些细菌,容易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安全。随着人们对卫生安全意识的增强,越来越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安全。目前,已有在防爆膜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抗菌剂,使防爆膜在耐磨、防摔的同时具有抗菌的特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抗菌型防爆膜抗菌效果持续时间较短,在防爆膜多次摩擦使用后抗菌性下降较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防爆膜的抗菌耐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型防爆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其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一侧表面涂覆有复合纳米抗菌剂,所述保护膜远离涂覆有复合纳米抗菌剂的一侧粘接有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远离保护膜的一侧粘接有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远离硬化层的一侧贴合有离型膜;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银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加入的复合纳米抗菌剂主要起灭菌作用,而复合纳米抗菌剂又是由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银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共同制得的一种纳米银微粒。当纳米银微粒靠近病菌时,由于库仑引力,纳米银微粒会吸附在细菌表面并进入细菌体内,细菌的氧代谢酶会夺取纳米银微粒中的一个电子,从而使纳米银微粒变成带正电荷的银离子,之后银离子与细菌蛋白酶中带负电荷的巯基发生反应,蛋白酶因巯基的丧失而迅速失去活性,从而导致细菌无法进行分裂繁殖而被杀灭,当菌体失去活性后,银离子又会酶从菌体中游离出来,重复进行杀菌活动,因此,本申请制得的抗菌性防爆膜抗菌效果持久。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膨润土1

2份、纳米二氧化钛2

4份、硝酸银溶液1

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

10份、氨水1

2份、无水乙醇20

30份、去离子水20

30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由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银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水、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共同作用制得复合纳米抗菌剂。其中,膨润土与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之间除有吸附力、氢键等作用力外,还有膨润土片层的夹持压力,片层牢牢夹住了纳米银粒子,使得结构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抗菌剂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抗菌剂的持久抗菌性能;二氧化钛的表面存在许多吸附活性较强的羟基,容易和银离子发生吸附,吸附银离子的二氧化钛又可作为银离子的载体,可提高复合纳米抗菌剂中银离子的含量,有利于发挥二氧化钛和纳米银的协同抗菌作用,从而提高制得的抗菌剂的抗菌性能。
[0010]作为优选,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60

80n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限制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大小,使其平均粒径大小在此范围内取值时,抗菌性和抗菌耐久性得到增强,其中抗菌性能达到99.80%,抗菌耐久性达到99.50%。
[0012]作为优选,所述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

2%。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限制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使其在此范围内取值时,最终制得的复合纳米抗菌剂可最大发挥其中纳米银粒子的杀菌抗菌作用,从而使抗菌防爆膜的耐久性增强。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原料还包括0.5

1.5重量份的氧化锌。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复合纳米抗菌剂中还加入有氧化锌,同样使其与银离子一样附着在膨润土的片层之间,形成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等致病细菌有很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将其作为复合纳米抗菌剂涂覆在保护膜的表面,从而可增强防爆膜的抗菌性。
[0016]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膨润土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2)将二氧化钛进行研磨,制成纳米二氧化钛浆体;3)将第一溶液和纳米二氧化钛浆体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20

40min,然后加入硝酸银,加热温度保持在40

60℃,用氨水调节pH至8

9,得到第二溶液;4)将第二溶液继续搅拌1

2h,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4

5次,真空干燥2

4h,得到复合纳米抗菌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附着在膨润土和纳米二氧化钛上,形成具有抗菌性的纳米银粒子,进而形成复合纳米抗菌剂,使制得的复合纳米抗菌剂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抗菌耐久性。
[0018]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涂覆厚度10

20μ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限制复合纳米抗菌剂的涂覆厚度,使其在此范围内取值时,制得的抗菌防爆膜硬度为9H,耐磨次数有所增强,可达到6000次无划痕,抗菌性和抗菌耐久性都能达到99.99%以上。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型防爆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复合纳米抗菌剂涂覆在保护膜一侧表面上,以10

15m/min的速度过UV灯,在辐照强度为350

400mJ/cm2,温度为75

80℃条件下对其进行烘干,固化后得到第一半成品;
2)将硬化层粘接在保护膜远离涂覆有复合纳米抗菌剂的一侧,得到第二半成品;3)将薄膜层粘接在硬化层远离保护膜的一侧,得到第三半成品;4)将离型膜贴合在薄膜层远离硬化层的一侧,得到抗菌型防爆膜。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保护膜的一侧表面涂覆复合纳米抗菌剂,然后依次粘接硬化层、薄膜层和离型膜,最终制得的防爆膜在硬度不变的情况下,其耐磨性、抗菌性和抗菌耐久性都有所提升,从而说明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防爆膜的抗菌持久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中加入的复合纳米抗菌剂主要起灭菌作用,而复合纳米抗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型防爆膜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一侧表面涂覆有复合纳米抗菌剂,所述保护膜远离涂覆有复合纳米抗菌剂的一侧粘接有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远离保护膜的一侧粘接有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远离硬化层的一侧贴合有离型膜;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包括如下组分: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银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膨润土1

2份、纳米二氧化钛2

4份、硝酸银溶液1

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

10份、氨水1

2份、无水乙醇20

30份、去离子水20

3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60

8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原料还包括0.5

1.5重量份的氧化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委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新精细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