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心遨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08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具有观察腔,观察腔内设有覆土层;箱体一侧设有蚯蚓取出口,另一侧设有蚯蚓回收管,蚯蚓回收管顶部开口,底部与覆土层连通,蚯蚓取出口与蚯蚓回收管分别位于箱体相对布置的两侧板上。蚯蚓取出口与蚯蚓回收管分别位于箱体相对布置的两侧板上,形成一定的相对距离,进入回收管的蚯蚓利用其避光性运动至观察箱内部的覆土层中,蚯蚓经回收管底部返回覆土层到重新被取出时,已经在覆土层中停留一段时间,能够恢复因实验产生的刺激,避免蚯蚓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刺激过度而损毁造成实验素材浪费。浪费。浪费。

A device for earthworm preservation in biological experi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中学生物课程中通过有关蚯蚓观察的实验教导学生对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体态特征进行了解。
[0004]蚯蚓观察实验过程中,需要对蚯蚓完成触摸和棉球擦拭等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时,蚯蚓需要回收后重复使用以节省实验素材,现有的回收方式为学生统一将蚯蚓保存在一容器内,下一批学生实验时,再从容器中取出重复进行实验,蚯蚓观察实验处于室内光源条件且干燥的环境下,与蚯蚓的习性并不相符,经过实验操作后蚯蚓处于被刺激的状态,多次重复实验使得蚯蚓因容易刺激过度而损毁造成实验素材损耗,与此同时,用于回收蚯蚓的容器内,蚯蚓会聚集成团,再取出时相互拉扯同样造成实验素材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在箱体上设置与箱体内部相连通且透明的蚯蚓回收管,实验完成的蚯蚓放入回收管内,利用蚯蚓的避光特性使蚯蚓运动至箱体内部的覆土层中恢复,避免蚯蚓因重复实验难以恢复导致的刺激过度而损毁,从而节省实验素材损耗。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具有观察腔,观察腔内设有覆土层;箱体一侧设有蚯蚓取出口,另一侧设有透明的蚯蚓回收管,蚯蚓回收管顶部开口,底部与覆土层连通,蚯蚓取出口与蚯蚓回收管分别位于箱体相对布置的两侧板上。
[0008]进一步的,箱体顶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顶盖,顶盖为透明板。
[0009]进一步的,顶盖上表面设有遮光布。
[0010]进一步的,蚯蚓回收管顶部开口高度与顶盖平齐,底部与覆土层连通处的高度不超过滤水板的高度。
[0011]进一步的,蚯蚓取出口与箱体侧板铰接。
[0012]进一步的,箱体内部设有水平布置的滤水板,滤水板将箱体内部分为位于箱体顶部的观察腔和位于箱体底部的排水腔。
[0013]进一步的,滤水板具有阵列布置的滤水孔。
[0014]进一步的,箱体侧部设有通风孔。
[0015]进一步的,排水腔底部设有排水口。
[0016]进一步的,排水口连接排水堵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蚯蚓取出口与蚯蚓回收管分别位于箱体相对布置的两侧板上,形成一定的相对距离,进入回收管的蚯蚓利用其避光性运动至观察箱内部的覆土层中,蚯蚓经回收管底部返回覆土层到重新被取出时,已经在覆土层中停留一段时间,能够恢复因实验产生的刺激,避免蚯蚓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刺激过度而损毁造成实验素材浪费。
[0019]2、箱体形成适合蚯蚓生存的微型环境,在蚯蚓观察实验中形成临时保存蚯蚓的装置,能够保存养殖或是捕获的蚯蚓,有利于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布卷起状态下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布展开状态下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布展开状态下辅助装置的后侧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布卷起状态下辅助装置的右侧视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滤水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顶盖,2、蚯蚓取出口,3、提手,4、蚯蚓回收管,5、遮光布,6、滤水板,7、覆土层,8、排水腔,9、排水口,10、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蚯蚓观察实验,是中学生物课程中教导学生对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体态特征进行观察的实验课程,学生进行实验时,蚯蚓需要回收后重复使用以节省实验素材。
[0029]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频繁多次重复实验使得蚯蚓难以从刺激状态恢复,容易刺激过度而损毁造成实验素材损耗;同时,现有的回收方式会将蚯蚓收集至一容器内,容器内的蚯蚓会聚集成团,再取出时相互拉扯同样造成实验素材损耗。
[0030]因此,以下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通过观察箱形成模拟蚯蚓生存的微环境,在观察箱上设置与箱体内部相连通且透明的蚯蚓回收管,实验完成的蚯蚓放入回收管内,利用蚯蚓生活在阴暗且潮湿环境的特性,使蚯蚓自行运动至观察箱内部的覆土层中恢复,避免蚯蚓因重复实验产生刺激过度而损毁,从而更好的保存实验素材避免损耗。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包括矩形的箱体,箱体顶部设有透明的顶盖1,顶盖1上表面设有遮光布5,箱体内部设有水平布置的滤水板6,滤水板6将箱体内部分为位于顶部的观察腔和底部的排水腔8,观察腔内设有覆土层7;箱体一侧设有蚯蚓回收管4另一侧设有蚯蚓取出口2,蚯蚓回收管4顶部开口,底部与覆土层7连通。
[0033]顶盖1与箱体可拆卸连接,蚯蚓取出口2与蚯蚓回收管4分别位于箱体相对布置的两侧。
[0034]遮光布5依据使用需求卷绕收纳(如图1所示)或覆盖在顶盖1上表面(如图2所示)。
[0035]顶盖1和蚯蚓回收管4均为透明材料,例如可以为透明亚克力或玻璃。
[0036]箱体模拟蚯蚓的生活环境用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例如,每3

5名学生为一组,将取得的蚯蚓(野外捕获或养殖)放置在覆土层7中,覆土层7放置蚯蚓食物(腐植质、植物叶、根及茎等)并喷水保持湿度,水被覆土吸收使覆土层7柔软产生黏性不会进入到蚯蚓回收管4内,保持蚯蚓回收管4的干燥状态;利用顶盖1上表面的遮光布5维持箱体内的阴暗环境,箱体两侧的通风孔10保持观察腔内空气流通,从而模拟蚯蚓的生存环境。
[0037]观察实验过程中,在遮光布5卷绕收纳时,能够从箱体上方,即透明的顶盖1处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利用蚯蚓取出口2连接的提手3,打开观察腔的部分区域,取出蚯蚓进行实验;取出完毕后,遮光布5覆盖在顶盖1上表面维持阴暗环境。
[0038]蚯蚓观察实验按教材要求,需抚摸蚯蚓体表,感受蚯蚓体表的黏液;用棉球沾水湿润蚯蚓体表;将蚯蚓放置在糙纸上,观察蚯蚓身体粗细变化和长短变化。
[0039]实验结束后,将蚯蚓放入回收管4,如图3

4所示,由于蚯蚓回收管4为透明的管状(可以为圆管或是矩形管,本实施例以矩形管为例),顶部开口与顶盖1平齐,底部与覆土层7相连通且连通处的高度不低于滤水板6的高度,蚯蚓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具有观察腔,观察腔内设有覆土层;箱体一侧设有蚯蚓取出口,另一侧设有透明的蚯蚓回收管,蚯蚓回收管顶部开口,底部与覆土层连通,蚯蚓取出口与蚯蚓回收管分别位于箱体相对布置的两侧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顶盖,顶盖为透明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表面设有遮光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实验蚯蚓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水平布置的滤水板,滤水板将箱体内部分为位于箱体顶部的观察腔和位于箱体底部的排水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心遨刘建彬姚舜宇刘国傲
申请(专利权)人:崔心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