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01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用于将密封条、包边以及玻璃板集成为一体,制造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具有模腔;支撑件,用于将模腔拆分成相连通的保护腔和注塑腔,密封条放置在保护腔中,且密封条的粘结面伸入注塑腔内,玻璃板的周缘部放置在注塑腔内;注塑机构,用于将包边材料注入注塑腔内,包边材料固化形成包边,且包边分别与密封条的粘结面和玻璃板的周缘部粘结。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通过双面胶将包边和密封条粘结,制造简单,更准确地控制密封条和包边之间的粘接位置,密封条不会因受到注塑腔内压力和温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形,进而也不会因密封条变形后的回弹导致其粘结面与固化成型的包边粘结不牢固。结不牢固。结不牢固。

Glass edging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sealing strip and its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制造
,特别地,涉及一种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密封性是汽车整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汽车的密封条正是决定这一指标优劣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被普遍应用于汽车前后风挡、车门、车窗、发起机舱、后备箱等车身部位,以填补车身部件之间的间隙,具有减震、防水、防尘、隔音、装饰等功能,对司乘人员及整车起到维护作用。
[0003]现有角窗、侧窗等玻璃上的密封条都是通过胶带粘结在玻璃包边上,有的密封条在粘结前,需要对玻璃包边的接触面进行清洁和涂底涂,还有的密封条在粘结前,需要对对玻璃包边的接触面依次进行打磨、清洁、涂底涂,然后再通过胶带将玻璃包边和密封条粘结,工艺繁琐,且无法保证密封条的安装精度以及粘结的牢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以解决目前密封条通过胶带粘结在玻璃包边上的工艺繁琐,并且密封条的安装精度以及粘结的牢靠度均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用于将密封条、包边以及玻璃板集成为一体,所述制造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具有模腔;支撑件,用于将所述模腔拆分成相连通的保护腔和注塑腔,所述密封条放置在所述保护腔中,且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伸入所述注塑腔内,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放置在所述注塑腔内;注塑机构,用于将包边材料注入所述注塑腔内,所述包边材料固化形成所述包边,且所述包边分别与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粘结。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条包括相连接的密封部和装配部,所述密封部具有空腔,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位于所述装配部上,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保护腔内。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空腔相匹配,所述支撑件插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空腔内对所述密封部进行支撑,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在所述注塑腔内配合形成包边成型腔。
[000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条还具有一堵头,所述堵头的第一端从所述密封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从所述密封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空腔外,所述堵头的第二端和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分别抵接固定在所述模腔的两端。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插设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装配部的粘结面之间,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注塑腔隔离。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部上设有一插槽,所述支撑件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在所述注塑腔内配合形成包边成型腔。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装配部抵接,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以及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注塑腔内配合形成包边成型腔。
[00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造装置还包括第一挤出机构、第二挤出机构以及共挤机构,所述第一挤出机构采用第一材料将所述装配部挤出成型,所述第二挤出机构采用第二材料将所述密封部挤出成型,所述共挤机构用于在所述装配部和所述密封部挤出成型的同时将所述装配部和所述密封部共挤形成所述密封条。
[00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均为EPDM材料;或者所述第一材料为EPDM材料,所述第二材料为TPE材料;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均为PVC材料。
[001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边材料为TPE材料或PVC材料。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采用上述制造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密封条、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以及所述支撑件置于所述模腔内;通过所述注塑机构将所述包边材料注入所述注塑腔内,所述包边材料固化形成所述包边,并与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粘结形成所述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
[001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密封条置于所述模腔内之前,将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进行等离子处理或火焰处理。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采用上述制造装置制成。
[0019]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
[0020]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通过将密封条和玻璃板的周缘部放入成型模具的模腔中进行包边的注塑成型,从而直接制得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无需通过双面胶将包边和密封条粘结,制造简单,并且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密封条和包边之间的粘接位置,通过模具设置支撑件将成型模具的模腔拆分成保护腔和注塑腔,通过将密封条放置在保护腔内而其粘结面伸入注塑腔内,使得注塑机构将包边材料注入注塑腔的过程中以及包边材料在注塑腔内固化成型的过程中,密封条不会因受到注塑腔内压力和温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形,进而也不会因密封条变形后的回弹导致其粘结面与固化成型的包边粘结不牢固。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包边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堵头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包边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包边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包边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包边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中包边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成型模具;11、模腔;111、注塑腔;112、保护腔;113、包边成型腔;2、密封条;21、密封部;22、装配部;23、空腔;24、粘结面;25、插槽;3、玻璃板;31、周缘部;4、包边;5、支撑件;6、第一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方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密封条、包边以及玻璃板集成为一体,所述制造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具有模腔;支撑件,用于将所述模腔拆分成相连通的保护腔和注塑腔,所述密封条放置在所述保护腔中,且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伸入所述注塑腔内,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放置在所述注塑腔内;注塑机构,用于将包边材料注入所述注塑腔内,所述包边材料固化形成所述包边,且所述包边分别与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包括相连接的密封部和装配部,所述密封部具有空腔,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位于所述装配部上,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保护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空腔相匹配,所述支撑件插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空腔内对所述密封部进行支撑,所述密封条的粘结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周缘部在所述注塑腔内配合形成包边成型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还具有一堵头,所述堵头的第一端从所述密封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从所述密封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空腔外,所述堵头的第二端和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分别抵接固定在所述模腔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密封条的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插设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装配部的粘结面之间,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注塑腔隔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龙欧信兵沈俊龙罗亨杰蒋李杏欧秀勇郑祖清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