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和动力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44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和动力总成,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一种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换热芯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换热芯体包括多层换热板;冷却流体接口和被冷却流体接口,被冷却流体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在第一状态下,被冷却流体从第一接口流入换热芯体,经换热芯体的各层换热板的流体流道进行热交换后,从第二接口流出;在第二状态下,被冷却流体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流入换热芯体,经热交换后,从第三接口流出。一种动力总成,包括可变流程式换热器。本申请通过模式切换的方式,实现改变内部流程的功能,以兼顾不同运行工况对冷却器的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和动力总成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冷却器,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和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规的车用机油冷却器多采用板翅式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通过芯体和翅片的结构设计,在芯体和翅片内将流动的热的机油进行扰动,并通过冷却水与机油进行换热冷却,从而将机油冷却,使之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保证发动机的机油有足够的粘度,维持相关发动机运动部件的润滑。
[0003]现有的车用机油冷却器,其设计的流体流通的方式均为单一的,即流动介质的进口、出口及流向都是一定的。然而,实际车辆冷却系统在不同工况运行时,内部介质的流量会有较大差异,目前常规的机油冷却器设计无法根据系统流量变化,改变自身流程,导致冷却器的冷却效率降低或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和动力总成,能够通过模式切换的方式,实现改变换热器内部流程的功能,从而可以匹配不同运行工况,兼顾不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换热芯体(2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之间,所述换热芯体(20)被设置为由多层换热板(201)叠加而成;冷却流体接口和被冷却流体接口,所述的冷却流体接口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所述被冷却流体接口设置在第二壳体(102)上,所述被冷却流体接口包括第一接口(121)、第二接口(122)和第三接口(123);在第一状态下,被冷却流体从所述第一接口(121)流入换热芯体(20),经换热芯体(20)的各层换热板(201)的流体流道进行热交换后,从所述第二接口(122)流出;在第二状态下,被冷却流体从所述第一接口(121)和所述第二接口(122)分别流入换热芯体(20),经换热芯体(20)的各层换热板(201)的流体流道进行热交换后,从所述第三接口(123)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201)沿纵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冷却流体体和被冷却流体流动的开口,在装配为换热芯体(20)后,形成纵向流体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20)沿纵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道组A和通道组B,所述通道组A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12)和第三通道(213),所述通道组B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通道(214)、第五通道(215)和第六通道(216),所述第一接口(121)与所述第四通道(214)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接口(122)与所述第六通道(216)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接口(123)与所述第二通道(212)相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流程式换热器还包括控制装置(30),所述第一接口(121)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接口(122)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飞晹卢春江赵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