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444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2
本申请涉及晶片托盘堆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其包括:托盘装置,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由上往下依次配置的持盘部、水平移动部及垂直移动部,其中,持盘部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托盘,并且对至少一个托盘进行保持或释放,水平移动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并且对至少一个托盘进行保持或释放,垂直移动部用以承载至少一个托盘,并且将承载的至少一个托盘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至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或一第三位置;以及倍行程输送装置,倍行程输送装置连接水平移动部,用于带动水平移动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第二位置或一第四位置。本申请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叠盘与换盘,使机台空间能最大效率化地利用。地利用。地利用。

Wafer tray changing mechanism with double stroke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晶片托盘堆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托盘在晶片(IC)封测阶段是作为共通性的晶片乘载盘,各家半导体厂商会根据需求设计不同用途的机台,用于承载并移动承载晶片的托盘。这些机台之间虽然设计厂商不同,但往往都遵循电子元件工业联合会(JointElectronDeviceEngineeringCouncil,JEDEC)规范的尺寸进行设计以保证晶片可以在各测试站进行转移。
[0003]晶片在最终测试阶段需要对不同等级的良品、次级良品、及各种类型的不良品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需求,从数种类别到数十种类别都有可能。若要对不同类别晶片进行区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一个托盘承载一种类别的晶片。然而实际操作上会遇到空间不足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机台大小被限制的情况下,平面化的机台上能容许托盘的数量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叠盘与换盘,使机台空间能最大效率化地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包括:托盘装置,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由上往下依次配置的持盘部、水平移动部及垂直移动部,其中,所述持盘部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托盘,并且对所述至少一个托盘进行保持或释放,所述水平移动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并且对所述至少一个托盘进行保持或释放,所述垂直移动部用以承载所述至少一个托盘,并且将承载的所述至少一个托盘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至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或一第三位置;以及倍行程输送装置,所述倍行程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水平移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水平移动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或一第四位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移动部能够带动托盘上下移动,而持盘部能够对垂直移动部上的托盘进行保持或释放,便于水平移动部能够获取垂直移动部上剩余托盘中相应的托盘并进行水平移动,最终经过垂直移动部、持盘部和水平移动部的配合,使得想要使用的托盘位于所有托盘的最上方。突破了传统平面化机台的设计思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三维空间进行叠盘与换盘,便于使机台空间最大效率化地利用。
[000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倍行程输送装置包括:
基座;驱动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连接有驱动皮带;连结部,包括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能水平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移动轨道固定地连接至所述驱动皮带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移动轨道上设有第一皮带轮以及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从动皮带,所述从动皮带的一部分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基座;以及移动件,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移动轨道,并且所述移动件固定地连接至所述从动皮带的另一部分以及固定地连接至所述水平移动部;其中,当所述驱动皮带被驱动往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所述移动轨道往一第一方向移动一第一距离,进而通过所述从动皮带与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水平移动部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第二距离,直到所述水平移动部位移至所述第四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的二倍,以及当所述驱动皮带被驱动往一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所述移动轨道往一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距离,进而通过所述从动皮带与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水平移动部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距离,直到所述水平移动部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皮带被驱动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该移动轨道往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进而通过该从动皮带与该移动件带动该水平移动部往该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距离,直到该水平移动部位移至该第四位置,其中该第二距离为该第一距离的二倍,实现了倍率驱动,当该驱动皮带被驱动往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该移动轨道往该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一距离,进而通过该从动皮带与该移动件带动该水平移动部往该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二距离,直到该水平移动部位移至该第二位置,具有适于在小空间内带动物体移动的优点。
[000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皮带的一部分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移动轨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地连接至所述驱动皮带的一部分。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驱动皮带与移动轨道进行连接,以实现驱动皮带带动移动轨道移动的目的。
[00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持盘部包括保持框,所述保持框环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所述至少一个托盘的保持空间,所述保持框的至少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缸,当所述至少一个托盘被容纳于所述保持空间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气缸运作以将所述至少一个托盘固定在所述保持空间,当解除所述第一气缸的运作时释放所述至少一个托盘。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位于持盘部内的托盘进行限位,以实现持盘部对托盘的保持。同时,气缸的设置也便于实现对托盘的释放。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移动部包括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环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所述至少一个托盘的移动空间,所述移动框的至少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气缸,当所述至少一个托盘被容纳于所述移动空间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气缸运作以将所述至少一个托盘固定在所述移动空间,当解除所述第二气缸的运作时释放所述至少一个托盘。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位于水平移动部内的托盘进行限位,以实现水平移动部对托盘的保持。同时,气缸的设置也便于实现对托盘的释放。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垂直移动部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连接有升降元件,所述升降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将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上升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或者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下降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托盘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实现与持盘部和水平移动部的配合。
[00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及所述第三位置在竖直方向上重叠且具有不同的水平高度,并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具有相同的水平高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托盘的移动都是沿一个竖直方向或一个水平方向,相对于路径不固定或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方式来说,能够再移动程度上提高移动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路径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带来的托盘错位甚至是洒落。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倍行程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倍行程输送装置,包括:基座;驱动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连接有驱动皮带;连结部,包括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能水平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移动轨道固定地连接至所述驱动皮带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装置(1),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由上往下依次配置的持盘部(11)、水平移动部(12)及垂直移动部(13),其中,所述持盘部(1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托盘(3),并且对所述至少一个托盘(3)进行保持或释放,所述水平移动部(12)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并且对所述至少一个托盘(3)进行保持或释放,所述垂直移动部(13)用以承载所述至少一个托盘(3),并且将承载的所述至少一个托盘(3)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至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或一第三位置;以及倍行程输送装置(2),所述倍行程输送装置(2)连接所述水平移动部(12),用于带动所述水平移动部(1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或一第四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倍行程输送装置(2)包括:基座(20);驱动部(21),设于所述基座(20),所述驱动部(21)包括驱动轮(211)和从动轮(212),所述驱动轮(211)连接有驱动马达(213),所述驱动轮(211)与所述从动轮(212)之间连接有驱动皮带(214);连结部(22),包括移动轨道(221),所述移动轨道(221)能水平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20),所述移动轨道(221)固定地连接至所述驱动皮带(214)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移动轨道(221)上设有第一皮带轮(223)以及第二皮带轮(224),所述第一皮带轮(223)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24)之间连接有从动皮带(225),所述从动皮带(225)的一部分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基座(20);以及移动件(23),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移动轨道(221),并且所述移动件(23)固定地连接至所述从动皮带(225)的另一部分以及固定地连接至所述水平移动部(12);其中,当所述驱动皮带(214)被驱动往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所述移动轨道(221)往一第一方向移动一第一距离,进而通过所述从动皮带(225)与所述移动件(23)带动所述水平移动部(12)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一第二距离,直到所述水平移动部(12)位移至所述第四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的二倍,以及当所述驱动皮带(214)被驱动往一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同时带动所述移动轨道(221)往一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距离,进而通过所述从动皮带(225)与所述移动件(23)带动所述水平移动部(12)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距离,直到所述水平移动部(12)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皮带(214)的一部分设有第一固定块(222),所述移动轨道(22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222)固定地连接至所述驱动皮带(214)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倍行程输送装置的晶片托盘换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盘部(11)包括保持框(111),所述保持框(111)环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所述至少一个托盘(3)的保持空间(110),所述保持框(111)的至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志学黄圣博陈盈宏阙石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方芯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