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84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汽车,所述后扰流板副翼包括内板、与所述内板焊接的外板,其中,所述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主体连接,并控制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之间的间隙面差的若干卡脚,所述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尾门钣金紧固在一起的若干螺栓安装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注塑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扰流板副翼与扰流板主体间间隙面差的问题。面差的问题。面差的问题。

A rear spoiler aileron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外饰匹配
,特别涉及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增加车身尾部的运动感以及降低整车风阻,大部分车都设计有副翼,目前,副翼的安装结构大致有两种,一是扰流板下外板作为一体注塑,二是与扰流板总成分别在总装装配,这两种装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0003]1、零件容易变形,注塑合格率低;
[0004]2、模具成本高;
[0005]3、运输成本高;
[0006]4、副翼与主题匹配间隙面差大;
[0007]5、副翼与主体分缝间隙大,按压松动,感知质量差;
[0008]6、副翼与主体的连接强度弱,按压松动,容易因受热变形等引起间隙面差;
[0009]7、副翼与钣金的连接强度弱,耐久性差;
[0010]8、胶条容易断开,视觉感知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车辆,旨在提高注塑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扰流板副翼与扰流板主体间间隙面差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扰流板副翼包括内板、与所述内板焊接的外板,其中,所述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主体连接,并控制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之间的间隙面差的若干卡脚,所述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尾门钣金紧固在一起的若干螺栓安装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扰流板副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卡脚包括第一L形卡脚,所述扰流板主体的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L形卡脚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之间的外侧分缝通过所述第一L形卡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扰流板副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卡脚还包括第二L形卡脚,所述扰流板主体的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L形卡脚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之间的分缝中间段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小敏何星贺康淼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