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76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数个传送承载板单元和端部的接收承载板单元,所述的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包括承载板、铺设于承载板上的滚轴、固定于承载板前后两侧的承载板侧板和用于固定承载板单元的固定架,传送承载板单元的滚轴外覆有履带,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通过固定于承载板侧板上的传动装置驱动,传送承载板单元和传送承载板单元间以及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间均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的连接片穿过承载板侧板与承载板固定。将传送设备采用单元连接组装而成,对场地要求低,方便拆卸,容易运输;采用流水线代替原有的吊装,降低了传送的危险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for static load test block of pile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配重块运输
,尤其是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桩基静载试验是桩基础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大部分情况下桩基静载试验配重块为混凝土块,单个混凝土块质量较大,单个桩基静载试验所需混凝土试块较多。受混凝土试块数量以及场地条件限制,场地内经常需要吊装配重块并移台,需将混凝土块从已完成桩基试验处运输至下一根受检桩处,试验现场若两根受检桩距离较远,一般通过吊车吊装混凝土块,并通过卡车运输混凝土块。但是现有混凝土块运输方法安全风险较高,吊装过程中混凝土块缺少围护措施,常出现混凝土块运输过程中碰撞破损、滑落倒塌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设备损坏等事故,且装卸费时费力,运输成本较高,对场地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数个传送承载板单元和端部的接收承载板单元,所述的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包括承载板、铺设于承载板上的滚轴、固定于承载板前后两侧的承载板侧板和用于固定承载板单元的固定架,传送承载板单元的滚轴外覆有履带,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通过固定于承载板侧板上的传动装置驱动,传送承载板单元和传送承载板单元间以及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间均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的连接片穿过承载板侧板与承载板固定。将传送设备采用单元连接组装而成,对场地要求低,方便拆卸,容易运输。一般的,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宽1

1.5米,长2

2.5米。
[0005]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滚轴均转动连接于承载板侧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承载板单元远离传送承载板单元的一端设有挡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承载板侧板上均设有重力感应器。当无混凝土块时,设备停止运行;当有混凝土块时,设备匀速运行,可最大程度节能,减少设备磨损,降低维修成本。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固定架上端均固定于承载板下端,固定架下端均采用尖锥形结构。使用时,将固定架埋入土体,承载板紧贴地面,大大提高了传输过程的稳定性,保障了混凝土块运输过程中安全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承载板侧板均采用C字形结构,结构安全,便于将部件内置。
[0010]使用时,首先根据现场条件和施工组织规划传送设备铺设线路,然后依次组装单
元设备,组装完成后将固定架尖锥端打入土体中,直至承载板下表面与地面贴合。其中,传送承载板单元靠近混凝土块始发位置,接收承载板单元靠近接收位置,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固定。同时,在混凝土块始发位置和接收位置各设一台吊车,在始发位置,吊车将混凝土块吊起并放置于传送承载板单元的履带上,随后进行下一块混凝土块的吊装,传送设备自动将混凝土块传送至接收承载板单元,接收位置处的吊车将混凝土块吊至桩基静载平台处。若遇紧急情况需临时通行的,暂停试块传送,拆除几个单元留出通道,待完成通行后重新安装,继续传送。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传送设备采用单元连接组装而成,对场地要求低,方便拆卸,容易运输;采用流水线代替原有的吊装,降低了传送的危险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传送承载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接收承载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

承载板,2

滚轴,3

履带,4

固定架,5

连接片,6

挡板,7

承载板侧板,8

传动装置,9

重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图1

图3所示的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数个传送承载板单元和端部的接收承载板单元,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包括承载板1、铺设于承载板1上的滚轴2、固定于承载板1前后两侧的承载板侧板7和用于固定承载板单元的固定架4,传送承载板单元的滚轴2外覆有履带3,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通过固定于承载板侧板7上的传动装置8驱动,传送承载板单元和传送承载板单元间以及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间均通过连接片5连接,连接片5穿过承载板侧板7与承载板1固定。将传送设备采用单元连接组装而成,对场地要求低,方便拆卸,容易运输。
[0019]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滚轴2均转动连接于承载板侧板7。
[0020]接收承载板单元远离传送承载板单元的一端设有挡板6。
[0021]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承载板侧板7上均设有重力感应器9。当无混凝土块时,设备停止运行;当有混凝土块时,设备匀速运行,可最大程度节能,减少设备磨
损,降低维修成本。
[0022]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固定架4上端均固定于承载板1下端,固定架4下端均采用尖锥形结构。使用时,将固定架4埋入土体,承载板1紧贴地面,大大提高了传输过程的稳定性,保障了混凝土块运输过程中安全性。
[0023]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的承载板侧板7均采用C字形结构,结构安全,便于将部件内置。
[0024]使用时,首先根据现场条件和施工组织规划传送设备铺设线路,然后依次组装单元设备,组装完成后将固定架4尖锥端打入土体中,直至承载板1下表面与地面贴合。其中,传送承载板单元靠近混凝土块始发位置,接收承载板单元靠近接收位置,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片5连接固定。同时,在混凝土块始发位置和接收位置各设一台吊车,在始发位置,吊车将混凝土块吊起并放置于传送承载板单元的履带3上,随后进行下一块混凝土块的吊装,传送设备自动将混凝土块传送至接收承载板单元,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数个传送承载板单元和端部的接收承载板单元,所述的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包括承载板(1)、铺设于承载板(1)上的滚轴(2)、固定于承载板(1)前后两侧的承载板侧板(7)和用于固定承载板单元的固定架(4),传送承载板单元的滚轴(2)外覆有履带(3),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均通过固定于承载板侧板(7)上的传动装置(8)驱动,传送承载板单元和传送承载板单元间以及传送承载板单元和接收承载板单元间均通过连接片(5)连接,所述的连接片(5)穿过承载板侧板(7)与承载板(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静载试块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承载板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虓勍施俊巩文雪潘荣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