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5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声波图像处理装置取得通过超声波的收发得到的被检体中的多个位置上的组织的运动信息,例如与上述被检体中的组织的变形有关的定量值、或与上述被检体中的位移有关的定量值。根据该组织的运动信息,计算被检体的规定的运动定时,生成用于表示被检体中的多个位置上的组织的运动定时的第一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通过对被检体进行超声波的收发得到的回波信息而生成表示被检体的运动信息的图像的超声波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
技术介绍
已知有用超声波扫描被检体内,以根据来自被检体内的反射波生成的接收信号为基础,对该被检体的内部进行图像化的超声波诊断装置。该超声波诊断装置从超声波探头向被检体内发送超声波,用超声波探头接收在被检体内部因声音阻抗的失配而产生的反射波,生成接收信号。这样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已知在心脏诊断中也有用。其中,对心肌等的生物组织,在客观并且定量地评价其功能方面非常有用。在此,作为最近关注的治疗方法,可以举出对重度心跳不全患者的心脏再同步疗法(CRT)。对于用于该心脏再同步疗法可否适用的判定和治疗效果判定的定量性评价,也尝试使用超声波诊断装置。以下,简单说明该心脏再同步疗法。重度心跳不全患者大多并发心壁运动的收缩同步不全。心脏通过电信号的传导而工作,但在重度心脏病患者中常引起心室内传导障碍。所谓心室内传导障碍是指在使心肌运动的电信号的传递顺序中产生偏差,由于该偏差,原本大致同时全体地传递电信号的心室中,出现早传递的部分和晚传递的部分。其结果,心壁的收缩不能同步,不能充分地送出血液,处于心跳不全的状态。针对这种障碍,人工地发出电信号而调整在心脏中传送的电信号的顺序,帮助心脏的泵功能的疗法就是心脏再同步疗法,具体地说,通过把心脏起搏器埋在胸部的皮肤下来完成。这样的心脏再同步疗法已经对许多患者实施,确认了明显的症状改善。但是另一方面,在心跳不全病例中,确认了即使适合该心脏再同步疗法,也观察不到症状改善的患者也占总数的约3成。这是因为不能正确判断心跳不全病例的原因是否是收缩同步不全。现在,心脏再同步疗法的适用基准是心电波形的QRS宽度大于等于130msec,左心室驱出率(EF)不足35%,但在该基准中,还包含虽然是心跳不全但并不是收缩同步不全的患者。因而,开发了采用使用了超声波诊断装置的定量评价法,只抽出收缩同步不全的技术。作为这种技术,已知例如在特开平10-262970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使用多普勒法检测心肌(心脏壁)的运动速度,计算、分析该运动速度的技术。如果采用该技术,则能够自动地检测心肌的许多部位上的运动速度和位移等的经时变化的峰值。而后,计算从规定心跳时间相位至达到这些峰值的时间,与该时间相应地在心肌的超声波图像上附加颜色。这样,通过把心肌全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作为彩色图像输出,能够对心肌的各部位上的运动定时的不同进行图像化。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虽然对心肌的运动速度进行计算、分析,但因为速度是瞬时的物理量,所以心肌速度的经时变化并不一定只与心室的收缩状态相应地具有峰值。已知尤其在心跳不全病例中,因为心肌进行异常的动作,所以心肌速度具有许多峰值。即,难以根据运动速度稳定地评价哪个峰值是有意义的表示心室收缩的峰值。以下,参照图12、13具体地表示该关系。在曲线图中,用实线表示在左心室附近的超声波图像上指定的ROI1的部位的速度的经时变化,用虚线表示用ROI2表示的部位的速度的经时变化。曲线图表示了1个心跳周期的速度变化,表示在R波附近划分出的从收缩初期到扩张末期的速度变化。在此,在图12中,表示直至收缩初期区间所包含的在(a)区域上了进行了峰值检测的情况。这时,在tp1所示的位置上检测出ROI1的运动速度的峰值,在用tp2表示的位置上检测出ROI2的运动速度的峰值。但是,如果在图13所示那样的除去了收缩初始区间的(b)区域上进行峰值检测,则峰值检测的结果完全不同。虽然未改变地在tp2位置上检测出ROI2的运动速度的峰值,但在tp3的位置上检测出ROI1的运动速度的峰值。在图12、13上的超声波图像上,与峰值的到达时间相应地表示浓淡,而在图12的情况下,观察到中隔侧早收缩,侧壁侧一方迟收缩,但可知在图13的情况下观察到全部相反。因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中,因为包含许多误检测出表示心跳不全病例时的有意义的收缩的峰值的可能性,所以存在难以可靠地检测收缩同步不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确掌握被检体内的组织的运动状态的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超声波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运动信息计算单元,取得通过超声波的收发得到的被检体中的多个位置上的组织的运动信息;时间计算单元,根据上述组织的运动信息,取得上述被检体的规定的运动定时;显示控制单元,生成用于表示与上述规定的运动定时有关的信息的第一图像。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超声波图像处理方法,具备取得通过超声波的收发得到的被检体中的多个位置上的组织的运动信息;根据上述组织的运动信息,取得上述被检体的规定的运动定时;生成用于表示与上述规定的运动定时有关的信息的第一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实施例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在图1的实施例中取得的运动信息的一览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作为运动信息取得短轴像的位移时的角度修正的模式图。图5是用于说明作为运动信息取得短轴像的变形时的角度修正的模式图。图6是用于说明作为运动信息取得长轴像的位移时的角度修正的模式图。图7是用于说明作为运动信息取得长轴像的变形时的角度修正的模式图。图8是表示在图1的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单元所生成的图像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在图1的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单元所生成的计算、分析结果的图像一例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图1的实施例中的由第一峰值抽出功能产生的效果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图1的实施例中的由衰减阈值设置功能产生的效果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把心脏作为对象,说明使用2维图像评价心肌的组织的局部运动的情况。(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超声波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图。超声波探头1具备排列有把电信号变换为超声波的多个超声波振子的超声波振子阵列,用该超声波振子阵列对被检体进行超声波的收发。在实施例1中,假设超声波探头1是把心脏作为对象的扇形探头。发送单元2是产生用于从超声波振子阵列发出超声波的驱动信号的单元,产生使每个振子具有规定的延迟特性的驱动信号使得向规定的扫描线形成超声波束。接收单元3对用超声波振子阵列的各超声波振子接收到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延迟加算处理,生成与规定的扫描线对应的超声波回波信号。B模式处理单元4通过对进行了延迟加算处理的超声波回波信号实施包络线检波处理,生成与超声波回波的振幅强度对应的B模式信号。另外,B模式处理单元4生成表示与该B模式信号的规定剖面有关的2维分布的B模式超声波像。组织多普勒处理单元5进行正交检波处理、自相关处理等,根据进行了延迟加算处理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的多普勒偏移成分,求出与在被检体内移动的组织的速度、分散、能量对应的组织多普勒信号。组织多普勒处理单元5生成该速度、分散、能量值的与规定剖面有关的2维分布信息。运动信息处理单元6根据组织多普勒单元5输出的2维分布信息,执行用于取得运动信息的各处理。具体地说,通过使用从2维分布信息得到的局部组织速度进行时间积分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波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信息计算单元,取得通过超声波的收发得到的被检体中的多个位置上的组织的运动信息;时间计算单元,根据上述组织的运动信息取得上述被检体的规定的运动定时;显示控制单元,生成用于表示与上述规定的运动定时有关的信息的第一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康彦川岸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