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50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包括离机平台、飞机模拟舱以及设于飞机模拟舱尾部的至少一路滑轨单元,每一路滑轨单元均包括至少两个滑轨,每个滑轨均包括滑行段、着陆段和脱离段,每一路滑轨单元的各个滑轨的前部和中部并在一起且自滑行段的尾部向后沿横向逐渐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降训练装备,前后相邻伞训人员在滑行段尾部的分散点分别进入相对分离的不同着陆段和脱离段,这样同一滑轨上的前后相邻伞训人员跳离离机平台的间隔时间就是同一路滑轨单元上相邻人员规定时间间隔的整数倍,即使有伞训人员着陆时姿态不稳或摔倒,也有足够时间站稳并进入脱离段脱离,避免后续伞训人员与之发生碰撞。避免后续伞训人员与之发生碰撞。避免后续伞训人员与之发生碰撞。

An airborne training equipment for simulated time interval parachute jumping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跳伞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

技术介绍

[0002]伞降活动中,对跳伞人员的跳伞时间间隔是有很高要求和规定的,一般在1秒左右,对于运输机机尾的跳伞,往往是两路伞降,两路伞降要求更加严格,为了避免跳伞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跳伞事故,两路人员不能同时跳离飞机,必须交替跳伞,而大规模跳伞的时候,两路跳伞人员依次交替下跳,此时各队跳伞人员之间的时间间隔的保持,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当下的地面训练场上跳伞训练,往往是一个跳伞人员从离机平台顺着滑轨滑动至脱离段之后,第二个跳伞人员才开始离开离机平台, 由于担心前方跳伞人员在着陆段姿态不稳、摔倒等原因导致前后跳伞人员碰撞堆叠到一起发生事故,一直无法对跳伞时间间隔进行模拟训练。
[0003]如何设计一种空降训练装备对跳伞时间间隔进行训练,是当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5]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包括离机平台、设于离机平台上的飞机模拟舱以及设于飞机模拟舱尾部的至少一路滑轨单元,每一路滑轨单元均包括至少两个滑轨,每个滑轨均包括滑行段、着陆段和脱离段,每一路滑轨单元在滑行段末端均设置分散点,分散点上游各个滑轨并在一起,分散点下游各滑轨沿横向逐渐分离。
[0006]优选的,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两路所述滑轨单元,每路所述滑轨单元均包括两个滑轨。
[0007]优选的,每路滑轨单元中相邻滑轨的着陆段后端横向间隔为设定安全宽度。
[0008]优选的,在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直线传送带单元,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位于滑轨单元的正下方且低于离机平台,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的末端位于分散点前方,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包括支撑架、传送皮带、设于传送皮带一端的主动滚筒、设于传送皮带另一端的从动滚筒以及设于传送皮带中的支撑单元,所述主动滚筒通过减速电机驱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腿和固设在支撑腿上的矩形框架,支撑单元为多个转动设于支撑架上的托辊,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置盖板。
[0010]优选的,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的右端置入离机平台。
[0011]优选的,所述主动滚筒为内置减速电机的电动滚筒。
[0012]优选的,传送皮带的外表面上敷设海绵层。
[0013]优选的,在传送皮带的两侧设置安全挡板。
[0014]优选的,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监控摄像机以及对射传感器,中央控制器与监控摄像机以及对射传感器连接。
[0015]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同一路滑轨单元设置两个滑轨,使用同一路滑轨单元的多个伞训人员,反复按照相同顺序将滑行器挂在不同的滑轨上,前后相邻伞训人员在滑行段尾部的分散点分别进入相对分离的不同着陆段和脱离段,这样同一滑轨上的前后相邻伞训人员跳离离机平台的间隔时间就是同一路滑轨单元上相邻人员规定时间间隔的整数倍,即使有伞训人员着陆时姿态不稳或摔倒,特别是在安全人员的帮扶下,也能够有足够时间站稳并进入脱离段脱离,避免后续伞训人员与之发生碰撞。该空降训练装备很好解决了当下底面空降训练装备无法对跳伞时间间隔进行训练的问题。
[0016]更进一步的,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两路所述滑轨单元,模拟飞机机尾伞训真实状况,每路所述滑轨单元均包括两个滑轨,将同一滑轨设定连续跳伞的间隔时间翻倍。
[0017]更进一步的,每路滑轨单元中相邻滑轨的着陆段后端横向间隔为设定的安全距离,保证相邻轨道之间的伞训人员在地面不产生干涉。
[0018]更进一步的,在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直线传送带单元,伞训人员依次从机舱口跳出,保持离机姿势,自由着陆在直线传送带单元上,后随皮带机向前移动,伞训人员移动至皮带机尾并自由下落,挂绳瞬间被拉紧,模拟开伞体验,进入着陆段并在着陆段末端实现着陆后,伞训人员拖着滑行器沿脱离段迅速脱离至滑轨尾部,将滑行器取出,回至步梯,准备下次训练;本装备将开伞前离机姿势控制和开伞训练相结合,在一次训练中连贯完成,开伞前离机姿势在传送皮带上进行姿态保持,更接近实际情况,训练效果好。
[0019]更进一步的,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腿使得直线传送带单元能根据训练需要调节高度,支撑单元为多个转动设于支撑架上的托辊,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置盖板。支撑架的两侧设置盖板,将电机和主动滚筒等转动部件遮挡更美观且更安全。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的右端置入离机平台,避免伞降人员从直线传送带单元与离机平台之间掉落。
[0021]更进一步的,传送皮带的外表面上敷设海绵层,进一步伞训的安全性。
[0022]更进一步的,在传送皮带的两侧设置安全挡板,防止伞训人员跌下传送皮带,增加安全性。
[0023]更进一步的,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监控摄像机以及对射传感器,中央控制器与监控摄像机以及对射传感器连接,通过监控摄像机监测伞训人员动作和姿态,通过对射传感器监测相邻队员之间的时间间隔,方便伞训人员总结经验调整出舱速度,形成过硬的时间间隔跳伞技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定义飞机模拟舱的机头方向为前方,机尾方向为后方。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离机平台12、设于离机平台上的飞机模拟舱1、设于飞机模拟舱头部两侧的步梯13以及设于飞机模拟舱尾部的两路滑轨单元,滑轨单元固定在多个门形框架4上,本实施例中,每一路滑轨单元均包括两个滑轨,每个滑轨均包括滑行段2、3、着陆段15、16和脱离段5、6,每一路滑轨单元在滑行段末端均设置分散点7、8,分散点位于滑行段和着陆段的连接处,分散点上游各个滑轨并在一起,分散点下游各滑轨沿横向逐渐分离,每路滑轨单元中相邻滑轨的着陆段后端横向间隔为设定安全宽度。本实施例中,安全宽度为1米,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置成0.8米、1.5米等等。在传送皮带的两侧设置安全挡板,防止伞训人员跌下传送皮带,增加安全性。
[0028]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使用同一路滑轨单元的多个伞训人员,反复按照相同顺序将滑行器挂在不同的滑轨上,前后相邻伞训人员在滑行段尾部的分散点分别进入相对分离的不同着陆段和脱离段,这样同一滑轨上的前后相邻伞训人员的时间间隔可以延长到两倍,比如相邻伞训人员从离机平台跳离的规定时间间隔为1秒,本实施例中同一路滑轨单元设置两个滑轨,那么同一滑轨上的两个伞训人员跳离的间隔时间就是2秒,这样,即使有伞训人员着陆时姿态不稳或摔倒,在安全人员的帮扶下,也能够有足够时间站稳并进入脱离段脱离,避免后续伞训人员与之发生碰撞,该空降训练装备很好解决了当下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包括离机平台、设于离机平台上的飞机模拟舱以及设于飞机模拟舱尾部的至少一路滑轨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路滑轨单元均包括至少两个滑轨,每个滑轨均包括滑行段、着陆段和脱离段,每一路滑轨单元在滑行段末端均设置分散点,分散点上游各个滑轨并在一起,分散点下游各滑轨沿横向逐渐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两路所述滑轨单元,每路所述滑轨单元均包括两个滑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每路滑轨单元中相邻滑轨的着陆段后端横向间隔为设定安全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时间间隔跳伞训练的空降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在飞机模拟舱尾部设置直线传送带单元,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位于滑轨单元的正下方且低于离机平台,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的末端位于分散点前方,所述直线传送带单元包括支撑架、传送皮带、设于传送皮带一端的主动滚筒、设于传送皮带另一端的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雷郭宝玉李威震冯红雨赵建阳魏建国牛宗林张鹏武阎斌赵建文张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恒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