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88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所述培养柜的顶端透气口处固定有防尘网,培养柜的底端两个进气口均固定有滤网,培养柜的内底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扇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利用同步推出机构,能够将两个培养板同时进行推出,继而方便人工对培养板上进行取放培养器皿,使得取放时较为方便,其次,利用防堵机构,能够在驱动电机驱动扇叶组件转动快速导风的同时,并使得倒L形杆上的清洁刷可在防尘网顶部进行间歇性移动清洁,有效避免防尘网长时间使用下出现灰尘堵塞的现象,继而使得培养柜内部空气的流通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A device for protoplast micro culture of edible fung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原生质体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原生质体的分离、再生、融合及外源基因转化等

系列技术。利用原生质体技术可将生物细胞或去壁的原生质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精细的人工操作,使其特性按照人们的意志发展,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物种的目的。原生质体技术在动物、植物、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突破,并在高等植物及微生物育种中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在对食用菌原生质体进行微培养时,需要使用到培养装置,但是现有的培养装置,其内部的培养板一般需要人工单独进行抽出,无法进行同步抽出,则在人工取放培养器皿带来不便,其次,培养柜顶部透气口处的防尘网长时间使用下会导致灰尘堵塞,严重影响培养柜内部空气的流通,继而影响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培养作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所述培养柜的顶端透气口处固定有防尘网,培养柜的底端两个进气口均固定有滤网,培养柜的内底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扇叶组件,培养柜的内部活动插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培养板,培养板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培养板上还均贯穿开设有多个便于培养器皿进行放置的放置孔,两个所述培养板与培养柜之间连接有同步推出机构,驱动电机与培养柜之间连接有防堵机构;
[0007]所述同步推出机构包括固接在两个培养板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右侧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培养柜内的转盘,转轴的另一端固接有手轮,转盘的表面边缘处固定有传动柱,右侧所述连接杆上贯穿开设有与传动柱相配合的传动通道。
[0008]作为优选,所述培养柜的前端设有柜门,培养板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插板,培养柜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板相配合的插槽。
[0009]作为优选,所述扇叶组件的右侧设有固定在培养柜右侧内壁上的温度感应器,滤网的上方均设有固定在进气口内的多个加热丝,培养柜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温控仪,温度感应器与温控仪之间电性连接,加热丝均与温控仪之间电性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防堵机构包括固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延伸部外侧的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培养柜上,传动轴的
另一端固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齿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齿板的顶端固接有倒L形杆,倒L形杆滑动套设在U形杆的外侧,U形杆固接在培养柜的后侧壁上,倒L形杆的一侧壁与U形杆的一侧壁之间设有套设在U形杆外侧的弹簧。
[0012]作为优选,所述倒L形杆上朝向防尘网顶部的一侧壁上固定有清洁刷,清洁刷的底部刷面与防尘网的顶部相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利用同步推出机构能够将两个培养板同时进行推出,继而方便人工对培养板上进行取放培养器皿,使得取放时较为方便。
[0015](2)本技术利用防堵机构,能够在驱动电机驱动扇叶组件转动快速导风的同时,并使得倒L形杆上的清洁刷可在防尘网顶部进行间歇性移动清洁,有效避免防尘网长时间使用下出现灰尘堵塞的现象,继而使得培养柜内部空气的流通效果好,从而保证食用菌原生质体能够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下进行培养作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培养柜内部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同步推出机构中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防堵机构中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0]有关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1]1、培养柜;2、柜门;3、防尘网;4、滤网;41、加热丝;5、驱动电机;51、扇叶组件;6、温度感应器;7、培养板;71、插板;72、透气孔;73、放置孔;8、同步推出机构;801、连接杆;802、转轴;803、转盘;804、手轮;805、传动柱;806、传动通道;9、防堵机构;901、锥齿轮一;902、锥齿轮二;903、传动轴;904、扇形齿轮;905、齿板;906、倒L形杆;907、U形杆;908、弹簧;909、清洁刷;10、温控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1,培养柜1的顶端透气口处固定有防尘网3,培养柜1的底端两个进气口均固定有滤网4,培养柜1的内底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接有扇叶组件51,培养柜1的内部活动插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培养板7,培养板7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2,培养板7上还均贯穿开设有多个便于培养器皿进行放置的放置孔73,两个培养板7与培养柜1之间连接有同步推出机构8,滤网4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到柜内;
[0024]同步推出机构8包括固接在两个培养板7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801,右侧
连接杆801的一侧设有通过转轴802转动连接在培养柜1内的转盘803,转轴802的另一端固接有手轮804,转盘803的表面边缘处固定有传动柱805,右侧连接杆801上贯穿开设有与传动柱805相配合的传动通道806,传动通道806的长度比转盘803的直径大,传动柱805活动在传动通道806内。
[0025]进一步的,培养柜1的前端设有柜门2,培养板7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插板71,培养柜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板71相配合的插槽,插板71的高度大于培养板7的厚度。
[0026]进一步的,扇叶组件51的右侧设有固定在培养柜1右侧内壁上的温度感应器6,滤网4的上方均设有固定在进气口内的多个加热丝41,培养柜1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温控仪10,温度感应器6与温控仪10之间电性连接,加热丝41均与温控仪10之间电性连接,温度感应器6、温控仪10以及加热丝41的型号均为现有技术,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型号的定制,在此不做具体的撰述。
[0027]进一步的,驱动电机5与培养柜1之间连接有防堵机构9,防堵机构9包括固接在驱动电机5输出轴延伸部外侧的锥齿轮一901,锥齿轮一90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二902,锥齿轮二902通过传动轴903转动连接在培养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柜(1)的顶端透气口处固定有防尘网(3),培养柜(1)的底端两个进气口均固定有滤网(4),培养柜(1)的内底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接有扇叶组件(51),培养柜(1)的内部活动插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培养板(7),培养板(7)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2),培养板(7)上还均贯穿开设有多个便于培养器皿进行放置的放置孔(73),两个所述培养板(7)与培养柜(1)之间连接有同步推出机构(8),驱动电机(5)与培养柜(1)之间连接有防堵机构(9);所述同步推出机构(8)包括固接在两个培养板(7)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801),右侧所述连接杆(801)的一侧设有通过转轴(802)转动连接在培养柜(1)内的转盘(803),转轴(802)的另一端固接有手轮(804),转盘(803)的表面边缘处固定有传动柱(805),右侧所述连接杆(801)上贯穿开设有与传动柱(805)相配合的传动通道(8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柜(1)的前端设有柜门(2),培养板(7)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插板(71),培养柜(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板(71)相配合的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原生质体微培养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湘云廖满秀韩美丽吴少玲林国斌易湘细陆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