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116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菌种保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其包括保存管,转动套内设置有位于密封隔膜上方且位于连接内套内侧的刺破机构,转动套的内侧壁和连接内套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刺破机构转动固定的角度后将密封隔膜进行刺破,连接内套内的保护剂自动流入添加到保存管内,保护剂的加入过程中没有将保存管内培养液暴露到外界环境中,转动限位机构对刺破机构转动的角度进行限位,防止刺破机构转动过大角度,将密封隔膜部分切割成碎片落入到保存管内。将密封隔膜部分切割成碎片落入到保存管内。将密封隔膜部分切割成碎片落入到保存管内。

A kind of controlled atmosphere preservation device for edible fungi at normal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菌种保存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微生物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试验材料,使菌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菌种活力及生物学特征,以便于后续的研究。菌株的保存方法很多,包括传代培养冰箱保存法、液氮保存法和低温冻结法等。传代培养冰箱保存法无需特殊设备。传代培养冰箱保存法的过程如下: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好后,加入保护剂如甘油、石蜡油、脱脂牛奶等,放入具有气温调节功能的恒温箱内即可长期保存。传代培养气温恒定冰箱保存法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在菌种保存中应用广泛。
[0003]菌类的培养和保存需要保存管,在加入保护剂时,需要将管盖打开,再将保护剂加入保存管内,管盖的打开也会增加菌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几率,同时降低了保存效率。
[0004]因此,需要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用以解决食用菌菌种保存时,打开保存管管盖进行添加保存剂,增加菌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几率,影响保存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解决了食用菌菌种保存时,打开保存管管盖进行添加保存剂,增加菌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几率,影响保存效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包括保存管,所述保存管的顶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外套,所述连接外套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内套,所述连接内套外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顶端侧面上固定有投料管,所述投料管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连接内套的内侧壁底部固定有密封隔膜,所述转动套内设置有位于密封隔膜上方且位于连接内套内侧的刺破机构,所述转动套的内侧壁和连接内套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刺破机构包括与转动套的顶端内侧壁固定的刺破筋,所述刺破筋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刺破筋底端设置有刺破尖端,两个所述刺破尖端呈同旋向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限位机构包括与连接内套的外侧壁固定的凸圆,所述转动套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凸圆滑动适配的螺线形滑槽,所述螺线形滑槽的一端内固定有挡块。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套和连接外套的外侧壁均固定有凸筋,所述凸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凸筋呈环形等距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封盖的底端固定有环形凸筋,所述转动套的顶端侧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固定有与环形凸筋配合的凹型橡胶圈。
[0012]优选的,所述保存管的外侧壁固定有数字温度计,所述转动套顶端内侧壁上固定
有与连接内套顶端对应的凸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向保存管内添加保护剂时,将保存管竖直放置,转动转动套,转动套带动两个刺破筋转动,刺破筋进行转动设置的固定角度,刺破尖端将密封隔膜进行刺破,密封隔膜被刺破后,连接内套内的保护剂自动流入添加到保存管内,避免打开保存管的开口端进行添加保护剂,保护剂的加入过程中没有将保存管内培养液暴露到外界环境中,不易造成菌种污染,有效提高菌种存放的质量,同时提高了菌种保存的效率。
[0015]2、本技术中转动套转动时,转动套带动螺线形滑槽和凸圆相对转动,凸圆在螺线形滑槽转移到挡块的位置时,挡块对凸圆进行阻挡限位,从而对转动套转动的角度进行限位,使得刺破筋和刺破尖端只能转动固定的角度,防止刺破尖端转动过大角度,将密封隔膜部分切割成碎片落入到保存管内,同时提示操作者密封隔膜被刺破,保护剂已被加入到保存管的内部,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凸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刺破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刺破机构;101、刺破筋;102、刺破尖端;2、转动限位机构;201、凸圆;202、螺线形滑槽;203、挡块;3、保存管;4、数字温度计;5、封盖;6、转动套;7、凸筋;9、连接外套;10、环形槽;11、凹型橡胶圈;12、环形凸筋;13、密封隔膜;14、投料管;15、连接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5,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包括保存管3,保存管3的顶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外套9,连接外套9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内套15,连接内套15外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转动套6,转动套6的顶端侧面上固定有投料管14,投料管1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封盖5,连接内套15的内侧壁底部固定有密封隔膜13,转动套6内设置有位于密封隔膜13上方且位于连接内套15内侧的刺破机构1,转动套6的内侧壁和连接内套15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2;保存管3内设置有培养液,菌株在保存管3内进行培养,保护剂存储在连接内套15内,保存管3内的菌种与外界隔绝,将保护剂加入到保存管3内时,将保存管3竖直放置,转动转动套6,转动套6带动刺破机构1进行转动设置的固定角度,刺破机构1转动固定的角度后将密封隔膜13进行刺破,密封隔膜13被刺破后,连接内套15内的保护剂自动流入添加到保存管3内,保护剂的加入过程中没有将保存管3内培养液暴露到外界环境中,不易造成菌种污染,有效提高菌种存放的质量,刺破机构1转动时,转动限位机构2对刺破机构1转
动的角度进行限位,使得刺破机构1只能转动固定的角度,防止刺破机构1转动过大角度,将密封隔膜13部分切割成碎片落入到保存管3内,同时提示操作者密封隔膜13被刺破,保护剂已被加入到保存管3的内部,方便实用。
[0025]刺破机构1包括与转动套6的顶端内侧壁固定的刺破筋101,刺破筋101设置有两个,两个刺破筋101底端设置有刺破尖端102,两个刺破尖端102呈同旋向设置;向保存管3内添加保护剂时,将保存管3竖直放置,转动转动套6,转动套6带动两个刺破筋101转动,刺破筋101进行转动设置的固定角度,刺破尖端102将密封隔膜13进行刺破,密封隔膜13被刺破后,连接内套15内的保护剂自动流入添加到保存管3内,避免打开保存管3的开口端进行添加保护剂,保护剂的加入过程中没有将保存管3内培养液暴露到外界环境中,不易造成菌种污染,有效提高菌种存放的质量。
[0026]转动限位机构2包括与连接内套15的外侧壁固定的凸圆201,转动套6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凸圆201滑动适配的螺线形滑槽202,螺线形滑槽202的一端内固定有挡块203;凸圆201设置于螺线形滑槽202内,转动套6转动时,转动套6带动螺线形滑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包括保存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管(3)的顶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外套(9),所述连接外套(9)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内套(15),所述连接内套(15)外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转动套(6),所述转动套(6)的顶端侧面上固定有投料管(14),所述投料管(1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封盖(5),所述连接内套(15)的内侧壁底部固定有密封隔膜(13),所述转动套(6)内设置有位于密封隔膜(13)上方且位于连接内套(15)内侧的刺破机构(1),所述转动套(6)的内侧壁和连接内套(15)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调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机构(1)包括与转动套(6)的顶端内侧壁固定的刺破筋(101),所述刺破筋(1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刺破筋(101)底端设置有刺破尖端(102),两个所述刺破尖端(102)呈同旋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种常温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蒙好生刘晓星韩美丽陈广财陆荣生左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