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04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包括两个移动架,移动架包括两个升降柱,同一移动架内的两个升降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不同移动架同侧的两个升降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多级滑动部,位于同侧的两个多级滑动部之间安装有若干支撑部,升降柱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内安装有控制升降柱运动的升降部,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安装有若干运动轮,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部,任一移动架的两个升降柱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绕设有遮阳布,遮阳布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遮阳布另一端与另一移动架的两个升降柱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能够调整遮阳高度,遮阳效果好。遮阳效果好。遮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苗木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光照,但是部分苗木或者新种植的苗木进行过量光照之后会影响其品质,甚至影响其正常生长,故需要适当对苗木进行遮阳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种植地上固定多个木桩,然后在木桩上铺设遮阳网,由于需要遮阳的面积一般较大,遮阳网展开不易,铺设困难,且现有技术中的木桩不易调节高度,由于苗木种类不同以及生长阶段不同,其高度存在明显差异,在进行遮阳时应当让遮阳网高度与苗木高度接近,当木桩高度过高会导致阳光直接从遮阳网下方照入导致遮阳效果差,当木桩高度过矮又无法遮阳,故亟需一种便于调节遮阳高度且便于布置布设效率高的苗木种植遮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两个升降柱,同一所述移动架内的两个所述升降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两个升降柱(1),同一所述移动架内的两个所述升降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不同所述移动架同侧的两个所述升降柱(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多级滑动部,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多级滑动部之间安装有若干支撑部,所述升降柱(1)底部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内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柱(1)运动的升降部,所述支撑柱(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底部安装有若干运动轮(5),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支撑柱(3)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任一所述移动架的两个升降柱(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上绕设有遮阳布(7),所述遮阳布(7)一端与所述转动轴(6)固定连接,所述遮阳布(7)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移动架的两个所述升降柱(1)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滑动部包括若干滑动套(8),若干所述滑动套(8)尺寸逐渐减小,相邻两个所述滑动套(8)中尺寸小的所述滑动套(8)一端与另一所述滑动套(8)内壁滑动连接,同一多级滑动部内的两个端部的滑动套(8)分别与两个不同移动架上同侧的两个所述升降柱(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种植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升降柱(1)底部的第一容纳槽(9),所述支撑柱(3)顶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9)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槽(9)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容纳槽(10),所述第一容纳槽(9)顶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座(11),所述升降座(11)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10)内且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0)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座(11)底部开设有螺纹孔(12),所述第二容纳槽(10)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电机(1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螺纹孔(12)相适配的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远离所述升降电机(13)的一端位于所述螺纹孔(12)内且与所述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禤俊卿何春莫雅芳杨梅钟生桥曾莉邓文相徐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