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14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包括支架,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能够沿支架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以及挑起组件,所述挑起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安装部,所述挑起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部的前支杆件以及设置在前支杆件后侧且能够沿支架竖直方向位移用于将发卡后侧腿挑起至前支杆件以便于后一发卡插入的后支杆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挑起组件可在将发卡摆放至料筒模具上时,将前一发卡的后侧腿抬起,以便于后一发卡前侧腿插入至前一发卡后侧腿下方,以实现扁线电机发卡有序的摆线,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挑起组件还可沿着支架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以调整至适于摆线作业进行的位置处。位置处。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扁线电机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扁线电机因其功率密度高、成本低、温度性能好等优势,正成为新能源驱动电机行业发展的风口,现有扁线电机普遍采用4层或8层扁导线结构,使得扁线电机绕组在定子槽内分层布置,现有的多层扁线电机绕组多通过逐层摆放的方式安装于定子槽内,就单层扁线绕组摆放而言,后面一根发卡在摆放时需置于前一发卡的后腿下方。因此扁线电机对发卡制备工艺、制造技术及设备自动化程度要求很高,传统的圆线电机生产设备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如果扁线电机发卡因加工或安装精度不高会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
[0003]就扁线插装而言,现有技术存在人工逐根插线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加工周期长、人力消耗大、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虽然现有技术还存在自动逐根插线的方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1017644.0,授权公告号为CN11076848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扁线发卡插入定子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和发卡摆放模具,该模具包括料筒、在料筒的筒壁上能够沿料筒径向伸缩的若干挡板、用于迫使若干挡板向料筒内腔收缩的弹性元件、用于操纵所述若干挡板向料筒外伸出的芯轴拉杆、以及套设在所述料筒上的发卡推套,其中,所述若干挡板在所述料筒外周上形成发卡摆放槽,用于摆放定子铁芯所需的所有扁线发卡,所述推套用于将摆放在料筒外周上的所有扁线发卡向前推送,以使所有扁线发卡压入定子铁芯的发卡插槽中。通过逐层摆放的方式,先把成型好的发卡放入模具中,然后整体插入定子铁芯中,从而避免现有逐条插入方式造成的相邻扁线间的剐蹭。由于在发卡摆放过程中需满足如前所述的要将后一发卡的前侧腿置于前一发卡的后侧腿下方,而现有的用于发卡摆放的设备缺乏一种对上述过程进行辅助支撑的装置,导致整个摆线过程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在将发卡摆放至料筒模具上时,将前一发卡的后侧腿抬起,以便于后一发卡前侧腿插入至前一发卡后侧腿下方的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包括支架,还包括:
[0006]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能够沿支架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以及
[0007]挑起组件,所述挑起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安装部,所述挑起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部的前支杆件以及设置在前支杆件后侧且能够沿支架竖直方向位移用于将发卡后侧腿挑起至前支杆件以便于后一发卡插入的后支杆件。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水平伺服丝杠机构以及设置在水平伺服丝杠机构安装部的竖直伺服丝杠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水平伺服丝杠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水平伺服电机、设置在水平
伺服电机输出端的水平丝杠、与水平丝杠螺合的水平丝杠螺母以及设置在水平丝杠螺母外壁的水平安装座。
[0010]优选的,所述竖直伺服丝杠机构包括设置在水平安装座上的竖直伺服电机、设置在竖直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竖直丝杠、与竖直丝杠螺合的竖直丝杠螺母以及设置在竖直丝杠螺母外壁的竖直安装座。
[0011]优选的,所述水平伺服丝杠机构和竖直伺服丝杠机构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水平安装座和竖直安装座位移极限的传感器。
[0012]优选的,所述前支杆件包括垂设在竖直安装座上的前支杆以及至少两个平行间隔设置在前支杆侧壁的前支板。
[0013]优选的,所述前支板垂直固设在前支杆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后支杆件包括固设在竖直安装座上的竖直气缸、设置在竖直气缸输出端的后支杆以及至少两个平行间隔设置在后支杆侧壁的后支板,其中,所述后支板能够在竖直气缸的带动下上移至与前支板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5]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后支杆件后侧的辅助支件,所述辅助支件包括固设在竖直安装座上的水平气缸、设置在水平气缸输出端的辅助支杆以及设置在辅助支杆侧壁并位于后支板之间的辅助支板。
[0016]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板呈弧形向前支杆方向延伸。
[0017]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中,后支杆件可相对于前支杆件竖直方向位移,在每一个发卡摆线的初始状态下,后支杆件位于前支杆件的后侧下方,以预留出机械手摆放发卡的空间,前一发卡通过机械手抓取并使得其前侧腿置于料筒模具的发卡放置槽内,而后侧腿置于后侧下方的后支板上,后支板在竖直气缸的带动下将发卡后侧腿抬升至与前支板同一水平高度,随着料筒模具的转动,发卡后侧腿随动至前支板上,从而实现将该发卡的后侧腿抬起,而后后支板在竖直气缸带动下下移至初始位置,以便于后一发卡的前侧腿摆放至前述发卡后侧腿下方的发卡放置槽内,重复上述步骤,可实现对一层扁线电机绕组的发卡摆放。
[0019]2.本技术中,由于现有的扁线电机中的扁线绕组分多层设置,因此在实际的摆线过程中需要将挑起组件置于适宜的位置,固通过设置水平伺服丝杠机构和竖直伺服丝杠机构,可利用水平伺服丝杠机构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伺服丝杠机构的竖直位移,将本技术中的挑起组件移动至适宜将发卡后侧腿挑起的位置,以便于摆线作业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22]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0、支架;20、导向组件;210、水平伺服丝杠机构;211、水平伺服电机;212、水平丝杠;220、竖直伺服丝杠机构;221、竖直伺服电机;222、竖直安装座;30、挑起组件;310、前支杆件;311、前支杆;312、前支板;320、后支杆件;321、竖直气缸;322、后支杆;323、后支板;330、辅助支件;331、水平气缸;332、辅助支杆;333、辅助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0025]实施例:
[0026]参照图1、图2,一种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包括支架10,还包括导向组件20和挑起组件30,所述导向组件能够沿支架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所述挑起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安装部,所述挑起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部的前支杆件310以及设置在前支杆件后侧且能够沿支架竖直方向位移用于将发卡后侧腿挑起至前支杆件以便于后一发卡插入的后支杆件320,使用时,该导向装置设置在发卡摆放模具的上方,初始时,后支杆件位于前支杆件后侧下方,以预留出空间,发卡通过机械手抓取,经上述预留的空间,将发卡前侧腿摆放至料筒上的发卡摆放槽上,而该发卡后侧腿置于后支杆件上,随后利用后支杆件沿着支架竖直方向的上移将发卡后侧腿抬升至与前支杆件同一水平高度,料筒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发卡同步转动,从而将发卡后侧腿移动至前支杆件上,从而实现该发卡后侧腿的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包括支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20),所述导向组件能够沿支架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以及挑起组件(30),所述挑起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安装部,所述挑起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部的前支杆件(310)以及设置在前支杆件后侧且能够沿支架竖直方向位移用于将发卡后侧腿挑起至前支杆件以便于后一发卡插入的后支杆件(3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20)包括水平伺服丝杠机构(210)以及设置在水平伺服丝杠机构安装部的竖直伺服丝杠机构(2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伺服丝杠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水平伺服电机(211)、设置在水平伺服电机输出端的水平丝杠(212)、与水平丝杠螺合的水平丝杠螺母以及设置在水平丝杠螺母外壁的水平安装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伺服丝杠机构(220)包括设置在水平安装座上的竖直伺服电机(221)、设置在竖直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竖直丝杠、与竖直丝杠螺合的竖直丝杠螺母以及设置在竖直丝杠螺母外壁的竖直安装座(2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线发卡入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琦吴洋汪波石爱文夏善伟王淑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