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05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磁力驱动装置、抛光件装夹器、喷射装置,磁力驱动装置包括永磁体转盘,永磁体转盘的中心与位置可调节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抛光件装夹器用于装夹抛光件,使得抛光死角正对永磁体转盘;喷射装置内部安装有涡流发生装置,喷射装置的内部腔体产生涡流空化磨料射流,通过喷射输出口输送至抛光件的内流道入口,从内流道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磨料流体在磁导向的引导下,能够有效清理复杂内流道的抛光死角或微小腔体盲孔结构,同时避免了过度抛光问题,提高了复杂内流道表面精整效果,进而提高了工件质量和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流道清理
,涉及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用于各种复杂零部件内部流道的清洗、剥离、清粉、表面精整和去毛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际国内的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领域,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智能3D仿生换热器,其生产制造工艺包括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组合焊接技术等,制造出来的零件内部复杂流道内会产生粘粉、毛刺等污垢,严重影响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将其彻底清理干净才能有效使用。针对这种复杂内流道表面精整,现有清理和去毛刺设备难以有效清粉和去毛刺。
[0003]金属3D打印是目前快速发展的一项增材制造新技术之一,打印成型过程中,高能束短暂而快速的加热,且金属粉末熔融后又快速的冷却,使得金属3D打印件容易出现表面质量问题,如粘粉、毛刺等。工件表面粗糙度通常在Ra6

32μm左右,往往达不到工件实际应用的需求,尤其对于一些结构复杂且具有微小腔体结构的换热器3D打印零部件,其孔隙内的粉尘和毛刺更是难以去除,较大的粗糙度将增加换热器流阻,同时还存在许多风险;如果后处理清粉不彻底,在工作时当一定压力的流体经过粗糙的内流道可能带走部分熔覆粘着较差的金属粉末,从而污染工作介质系统。
[0004]现有内流道抛光技术有磨料流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对于内流道结构,磨料流抛光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磨粒大小或给磨料增压的方法来对零件进行抛光、清粉,但仍然存在局限性,现有内流道抛光技术如磨粒流内流道抛光机,只是针对结构简单的内流道,而对于具有复杂且微小细孔的内流道,还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抛光技术,很难对抛光死角、盲孔等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进出口位置抛光过度,而抛光死角没有抛光彻底的情况。而电化学抛光在处理结构复杂且精密的零件时,容易对零件的薄弱区造成损害,影响零件性能。所以,对于具有复杂腔体结构或存在微小孔隙和盲孔的零件,现有抛光技术普遍存在抛光不彻底、过度抛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磨料流体在磁导向的引导下,能够有效清理复杂内流道的抛光死角或微小腔体盲孔结构,同时避免了过度抛光问题,提高了复杂内流道表面精整效果,进而提高了工件质量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包括
[0007]磁力驱动装置,所述磁力驱动装置包括永磁体转盘,永磁体转盘的中心与位置可调节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8]抛光件装夹器,所述抛光件装夹器用于装夹抛光件,并调节抛光件的空间角度和
位置,使得抛光死角正对永磁体转盘;
[0009]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内部安装有涡流发生装置,涡流发生装置的进口端与增压水泵连接,涡流发生装置的出口端与喷射装置的内部腔体连通,喷射装置的内部腔体通过磨料输入口连接装有磁性磨料的复合磨料桶,喷射装置的内部腔体产生涡流空化磨料射流,通过喷射输出口输送至抛光件的内流道入口,从内流道出口流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水泵安装于高压水射流软管上,高压水射流软管用于连接涡流发生装置的进口端和增压装置的出液管,增压装置的进液管通过第二软管连接供水箱,第二软管上安装有低压水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横向滑块上,横向滑块滑动安装在水平设置的横向导轨上,横向导轨的形状为U型,横向导轨通过纵向滑块滑动安装于竖直的纵向导轨上,横向滑块、纵向滑块分别通过对应的伺服电机控制,使得永磁体转盘与旋转电机一起上下、前后、左右滑动,与抛光件装夹器配合,使得抛光死角正对永磁体转盘。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抛光件装夹器包括
[0013]双向伸缩固定爪,所述双向伸缩固定爪通过双向伸缩装置控制两个爪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抛光件;
[0014]直线滑动装置,所述直线滑动装置水平安装于双向伸缩固定爪的上方和下方;
[0015]万向连接轴,所述万向连接轴一端固定在直线滑动装置的滑块上,另一端与双向伸缩固定爪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滑动装置包括
[0017]导轨,所述导轨水平安装于C型框架的上、下底板内侧壁;
[0018]丝杠,所述丝杠与导轨平行设置,步进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杠,丝杠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当步进电机启动时,丝杠转动并带动滑块沿着导轨滑动。
[0019]进一步的,所述双向伸缩固定爪靠近抛光件的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拆卸抛光容器,抛光件固定于可拆卸抛光容器内,可拆卸抛光容器的内壁设有加热装置,可拆卸抛光容器的外壁设有保温层,可拆卸抛光容器的器壁设有溢流出口;抛光件的内流道分别与可拆卸抛光容器的进口、出口连通,进口与喷射装置的喷射输出口连接,出口、溢流出口均与液体回收装置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磨料中含有直径1.0

1.8mm的钢丸。
[0022]进一步的,所述涡流发生装置的水流方向前端安置有压缩空气进口。
[002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磨料桶内设有加热带,桶壁外设有保温层。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通过永磁体转盘和抛光件装夹器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清理复杂内流道的抛光死角;本技术通过涡流发生装置产生高压涡流脉动水射流,在喷射装置中产生涡流脉动射流和负压,将磨料吸入后,磨料与涡流脉冲水射流均混合后,以高速涡流脉动方式喷射进入待清理的抛光件内流道中,高效清理且不会过度抛光,提高了复杂内流道表面精整效果,进而提高了工件质量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原理及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喷射装置示意图。
[0030]图4是磁力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磁力引导流程示意图。
[0032]图6是涡流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磁力驱动装置、11.旋转电机、12.永磁体转盘、13.纵向导轨、14.纵向滑块、15.横向导轨、16.横向滑块、17.永磁铁、18.抛光件、2.滑动装置、21.步进电机、22.丝杠、23.导轨、24.滑块、3.抛光件装夹器、31.万向连接轴、32.双向伸缩固定爪、33.振动电机、4.可拆卸抛光容器、41.第一加热带、42.进口、43.出口、44.溢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力驱动装置(1),所述磁力驱动装置(1)包括永磁体转盘(12),永磁体转盘(12)的中心与位置可调节的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抛光件装夹器(3),所述抛光件装夹器(3)用于装夹抛光件(18),并调节抛光件(18)的空间角度和位置,使得抛光死角正对永磁体转盘(12);喷射装置(6),所述喷射装置(6)内部安装有涡流发生装置(10),涡流发生装置(10)的进口端与增压水泵(83)连接,涡流发生装置(10)的出口端与喷射装置(6)的内部腔体连通,喷射装置(6)的内部腔体通过磨料输入口(61)连接装有磁性磨料的复合磨料桶(5),喷射装置(6)的内部腔体产生涡流空化磨料射流,通过喷射输出口(64)输送至抛光件(18)的内流道入口,从内流道出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水泵(83)安装于高压水射流软管(63)上,高压水射流软管(63)用于连接涡流发生装置(10)的进口端和增压装置(8)的出液管(82),增压装置(8)的进液管(81)通过第二软管(72)连接供水箱(7),第二软管(72)上安装有低压水泵(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11)安装在横向滑块(16)上,横向滑块(16)滑动安装在水平设置的横向导轨(15)上,横向导轨(15)的形状为U型,横向导轨(15)通过纵向滑块(14)滑动安装于竖直的纵向导轨(13)上,横向滑块(16)、纵向滑块(14)分别通过对应的伺服电机控制,使得永磁体转盘(12)与旋转电机(11)一起上下、前后、左右滑动,与抛光件装夹器(3)配合,使得抛光死角正对永磁体转盘(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涡流磁导向射流的复杂零件内流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件装夹器(3)包括双向伸缩固定爪(32),所述双向伸缩固定爪(32)通过双向伸缩装置控制两个爪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抛光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玉龙张挺张薇王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捷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