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净水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671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净水器,主要包括制冷回路和冷水输送管路;所述制冷回路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压缩机和第一换热管,所述冷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之间呈热交换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冷水管路输出的水快速地降至15℃以下,无需长时间的等待,实现即冷即饮。实现即冷即饮。实现即冷即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净水器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尤其是对于年轻用户群体,对饮用冰水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大。而市场上现有的带制冷功能的饮水类产品,主要都是采用电子制冷的方式;由于制冷芯片的制冷功率限制,电子制冷的形式主要为通过电子冰胆模块来实现制冷。但这种方式下,从设备开机到能输出冰水,中间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而且单次的出冰水量有限,体验起来并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净水器,可以将冷水管路输出的水快速地降至15℃以下,无需长时间的等待,实现即冷即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和冷水输送管路;所述制冷回路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压缩机和第一换热管,所述冷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之间呈热交换式连接;
[0006]所述制冷回路上还设置有冷凝器和毛细管,所述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所述第一换热管顺次连接并形成回路;
[0007]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供水源连通;在所述进水口侧设置有第一温感器,在所述出水口侧设置有第二温感器,所述第一温感器、第二温感器与所述制冷回路电信号连接。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导热介质区,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均为设置在所述导热介质区内;
[0009]对应所述导热介质区设置有第三温感器,所述第三温感器与所述制冷回路电信号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冷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储水罐和第一辅助水泵;
[0011]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的进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侧,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侧;或,沿水流方向,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的进水端的后方。
[0012]作为优选,对应所述第一储水罐设置有第四温感器和第一水位计,所述第四温感器和所述第一水位计与所述制冷回路电信号连接。
[0013]作为优选,还包括热水输送管路,所述热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靠近所述冷凝器设置以形成热交换。
[0014]作为优选,所述热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储水罐和第二辅助水泵;
[0015]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进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管的出水口端;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管的进水口端;或,沿水流方向,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进水端的后方。
[0016]作为优选,对应所述第二储水罐设置有第五温感器和第二水位计,所述第五温感器和所述第二水位计与所述制冷回路电信号连接。
[0017]一种净水器,包括以上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有:
[0019]本方案中采用压缩机作为制冷模块,相比于传统技术上采用电子冰胆作为制冷模块的方式下,可以更快地实现制冷,冰水饮用无需长时间等待;并且巧妙地设计有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的热交换模型,制冷换热效果更好,可以实现连续的出冰水,避免了传统技术上采用冰胆储水时,当长时间储水后出现的细菌滋生等问题,确保每一滴的冰水都是新鲜的,饮用更为健康,让用户有一种变革性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其一实例下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另一实例下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
[0028]1‑
制冷回路,11

压缩机,12

冷凝器,121

散热风扇,13

干燥器,14

毛细管,15

第一换热管;
[0029]2‑
冷水输送管路,21

第二换热管,211

第一温感器,212

第二温感器,22

第一分支管路,221

第一储水罐,222

第一辅助水泵,223

第四温感器,224

第一水位计;
[0030]3‑
导热介质区,31

第三温感器;
[0031]4‑
热水输送管路,41

第三换热管,42

第二分支管路,421

第二储水罐,422

第二辅助水泵,423

第五温感器,424

第二水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制冷回路1和冷水输送管路2。
[0036]所述制冷回路1上设置有压缩机11、冷凝器12、干燥器13、毛细管14和第一换热管15,所述压缩机11、冷凝器12、干燥器13、毛细管14和所述第一换热管15顺次连接并相互连通,从而形成制冷回路。此时,所述第一换热管15即相当于蒸发器的作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对应所述冷凝器12设置有散热风扇121,以促进所述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和冷水输送管路;所述制冷回路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压缩机和第一换热管,所述冷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之间呈热交换式连接;所述制冷回路上还设置有冷凝器和毛细管,所述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所述第一换热管顺次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供水源连通;在所述进水口侧设置有第一温感器,在所述出水口侧设置有第二温感器,所述第一温感器、第二温感器与所述制冷回路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介质区,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均为设置在所述导热介质区内;对应所述导热介质区设置有第三温感器,所述第三温感器与所述制冷回路电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储水罐和第一辅助水泵;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的进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侧,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侧;或,沿水流方向,所述第一分支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周凤凤詹兴廖斌李中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