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63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包括柜体和智能联控系统。所述柜体的左侧板、右侧板、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采用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发热饰面板的内部设有两极导体与远红外发热薄膜。所述智能联控系统包括温湿度控制器、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手自模式切换开关,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接收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并控制左侧板、右侧板、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是否发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热柜采用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板材及智能联控系统的结合,能够更好的对饰面板制成的柜体在潮湿或寒冷的环境下实现升温控湿的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采用直流低压电,做到了用电的安全可靠且节能静音。做到了用电的安全可靠且节能静音。做到了用电的安全可靠且节能静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


[0001]本技术属于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

技术介绍

[0002]赋予家居板材均匀、高效的电热功能,可应用于室内采暖,如墙暖、地暖、自发热小家具及移动式采暖器,还可用于红外杀菌、除湿干燥、防霉、加热保温等,而且采用电取暖,清洁卫生,舒适,节能,易安装维护,潜热性能好,还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现有多数由饰面板制成的柜子都是无有效办法控制柜内的温度及湿度范围,当柜子长时间处于外部环境湿度大于80%,温度低于15℃范围值时,柜内的温湿度将会受到外部的环境的影响,导致柜内受潮或存储物品发生物理变化等的情况,很容易使柜内物品及柜体构成的板材部分出现发霉及细菌滋生情况,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因此,研发一种智能发热柜,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柜内温湿度进行把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包括柜体和安装在柜体上的智能联控系统;
[0006]所述柜体由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及从上到下分布的顶板、顶护板、顶层板、中层板、底层板、底护板构成;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采用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所述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的内部设有两极导体与远红外发热薄膜,其中远红外发热薄膜位于两级导体的中间并形成电连接;所述两极导体连接DC 24

36V区间电压的电源;
[0007]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两极导体的正负电极分别与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中的两极导体的正负电极通过导电连接件进行连接;
[0008]所述智能联控系统包括温湿度控制器、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手自模式切换开关,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和手自模式切换开关电连接;所述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柜内的温湿度实时数值,然后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到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远红外发热薄膜的工作。
[0009]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层板、中层板、底层板均采用的是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此类板材是通过将两极导体与远红外发热薄膜置于饰面板材内部,在DC 24

36V区间电压的电源供给通入饰面板内置导体后,使连接于两极导体中的远红外发热薄膜两端形成电势差,在电场的作用下,远红外薄膜内部分子运动产生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
向外传递,使饰面板升温从而达到柜内升温控湿的效果。
[0010]具体地,所述智能联控系统还包括联控系统模块组,所述联控系统模块组中内置手机联控模块,所述手机联控模块接收手机客户端的控制请求信息并建立通信,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给手机联控模块发送相应指令,所述手机联控模块接收到手机客户端发送的指令后,控制远红外发热薄膜的工作。
[0011]具体地,所述导电连接件通过穿刺取电的方式将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两极导体的正负电极分别与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中的两极导体的正负电极进行连接。导电连接件的形状为L型,位于左侧板与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的对接处以及右侧板与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的对接处。
[0012]具体地,所述柜体前侧设有玻璃柜门。柜体前侧设有玻璃柜门,便于对内部环境进行观察。
[0013]具体地,所述背板的顶部区域开设有散热孔以及出线孔。便于温湿度传感器固定于背板及交直流电源的转换输送。
[0014]具体地,所述柜体的顶层板及顶板之间的空间设有电源输送端。
[0015]具体地,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人机交互页面来输出信息和输入指令。所述人机交互页面采用液晶显示屏。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还包括微型全频小喇叭,用于播报发热柜内的实时温湿度。
[0016]具体地,所述顶板上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电连接。温湿度控制器根据柜内的温湿度,可以控制风扇的开关。
[0017]具体地,所述顶护板上嵌设有温湿度控制器、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和手自模式切换开关。安装位置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0018]本技术设计的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用户可通过操作顶护板上的控制器的液晶显示屏及切换开关实现对智能发热柜进行手动及自动控制的设定,联控系统模块组中内置手机联控模块,还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实现蓝牙透传协议下柜体的工作状态的无线控制,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柜外环境温湿度及柜内空间温湿度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红蓝数码管显示柜外温湿度,另有小数码管显示柜内空间的温湿度,更加直观地观察温湿度的变化情况,通过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与用户设定储存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更加直接快速对发热柜进行控制操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发热柜通过采用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板材及智能联控系统的结合,能够更好的对饰面板制成的柜体在潮湿或寒冷的环境下实现升温控湿的效果,本技术智能发热柜柜体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采用直流低压电,做到了用电的安全可靠且节能静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0027]附图标号说明:1、柜体;2、温湿度控制器;3、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4、手自模式切换开关;5、导电连接件;6、左侧板;7、右侧板;8、背板;9、顶板;10、顶护板;11、顶层板;12、中层板;13、底层板;14、底护板;15、温湿度传感器;16、两极导体;17、远红外发热薄膜;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4所示,
[0031]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包括柜体和安装在柜体上的智能联控系统;
[0032]所述柜体1由左侧板6、右侧板7、背板8及从上到下分布的顶板9、顶护板10、顶层板11、中层板12、底层板13、底护板14构成;所述左侧板6、右侧板7、顶层板11、中层板12和底层板13采用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所述背板8的顶部区域开设有2个通孔18,用于散热以及出线。通孔18的设置便于温湿度传感器15固定于背板8及交直流电源的转换输送。所述柜体1的顶层板11及顶板9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安装在柜体上的智能联控系统;所述柜体由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及从上到下分布的顶板、顶护板、顶层板、中层板、底层板、底护板构成;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采用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所述内置导体远红外发热饰面板的内部设有两极导体与远红外发热薄膜,其中远红外发热薄膜位于两级导体的中间并形成电连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两极导体的正负电极分别与顶层板、中层板和底层板中的两极导体的正负电极通过导电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智能联控系统包括温湿度控制器、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手自模式切换开关,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和手自模式切换开关电连接;所述柜内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柜内的温湿度实时数值,然后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到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远红外发热薄膜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数据采集智能联控饰面板发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敏华胡硕飞吴惠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耀东华装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