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618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其包括抱夹机构,由前抱夹组件、后抱夹组件以及两侧的侧抱夹组件固定于支撑架上,共同形成夹持空间;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抱夹机构位于固定框架上,抱夹机构在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可沿着固定框架的两侧往返运动;隔板夹持机构,其固定于固定框架进料口侧;气动执行机构,驱动抱夹机构的开合动作,以及隔板夹持机构的夹持动作;升降机构,配置于固定框架的一侧,用于提升物料到预定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通过包夹机构对物料抱夹运输动作,可避免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歪倒,通过控制装置对抱夹机构、升降机构、隔板夹持机构的协同控制,使得该卸垛设备输送物料更准确、高效,且实现自动化。动化。动化。

A kind of equipment for anti overturning and dest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倒罐的卸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卸垛机,对各种金属罐、玻璃瓶、重塑料瓶进行分层卸垛。卸垛机主要用于食品饮料行业、化工行业等;配套于三合一灌装线等,对各类瓶罐箱包进行卸垛。
[0003]现有的卸垛机存在着卸垛效率低,搬运过程中,容易将金属罐、玻璃瓶等产品推倒的缺陷,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所述卸垛设备包括:
[0007]抱夹机构,其由前抱夹组件、后抱夹组件以及两侧的侧抱夹组件固定于支撑架上,共同形成夹持空间;
[0008]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抱夹机构位于固定框架上,抱夹机构在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可沿着固定框架的两侧往返运动;
[0009]隔板夹持机构,其固定于固定框架进料口侧;
[0010]气动执行机构,驱动抱夹机构的开合动作,以及隔板夹持机构的夹持动作;
[0011]升降机构,配置于固定框架的一侧,用于提升物料到预定位置;
[0012]皮带输送机构,配置于固定框架中与升降机构相对的一侧,用于输送抱夹机构夹持释放的物料;
[0013]控制装置,其输入端连接物料位置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气动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一伺服电机;
[0014]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和超位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的是否到达预定高度位置,超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超过预定高度位置;
[0015]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升降机构输送的物料到达预定高度位置时,位置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气动执行机构控制所述抱夹机构运动到预定位置,对所述物料实行夹持动作并将物料输送至皮带输送机构,以及控制隔板夹持机构对物料之间隔板的夹持。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抱夹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一翻板气缸、第二翻板气缸、滑轨、前夹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前驱动板;
[0017]所述前驱动板的底部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前夹板驱动臂和第二前夹板驱动臂,所述前驱动板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翻板气缸和第二翻板气缸,所述第一翻板气缸和第二翻板气缸的活塞杆的顶端、所述第一前夹板驱动臂和第二前夹板驱动臂的端部分别与前夹板连接;
[0018]所述前驱动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侧的抱夹组件均包括:侧夹板、第二伸缩气缸、驱动板、滑轨以及驱动臂;
[0020]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驱动板连接,所述驱动板通过所述驱动臂与所述夹板连接;
[0021]所述后抱夹组件包括后夹板、第二伸缩气缸、驱动板、滑轨以及驱动臂;
[0022]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的端部设有缺口部;
[0024]所述侧夹板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部配合的插接部;
[0025]当抱夹机构执行夹持动作时,两个侧夹板的插接部分别与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缺口部配合插接,形成夹持空间。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夹持机构包括第三伸缩气缸、第四伸缩气缸、滑轨以及夹持夹;
[0027]所述第三伸缩气缸固定与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第三伸缩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夹持夹连接,驱动所述夹持夹在所述滑轨上前后往返运动;
[0028]所述第四伸缩气缸与所述夹持连接,驱动所述夹持夹的夹持动作。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夹的数量至少为2个。
[003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均对应设有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带动所述同步带运动;
[0031]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固定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升降台以及驱动链条,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驱动链条与所述升降台连接。
[003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
[003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输送机构与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3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6]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通过包夹机构对物料抱夹运输动作,可避免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歪倒,通过控制装置对抱夹机构、升降机构、隔板夹持机构的协同控制,使得该卸垛设备输送物料更准确、高效,且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3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
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抱夹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抱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抱夹机构的俯视图;
[004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中:100

抱夹机构110

前抱夹组件;111

第一伸缩气缸;112

第一翻板气缸;113

第二翻板气缸;114

前夹板;115

第一前夹板驱动臂;116

第二前夹板驱动臂;117

前驱动板;120

后抱夹组件;121

后夹板;130

侧抱夹组件;131

第二伸缩气缸;132

驱动板;133

驱动臂;134

滑轨;135

侧夹板;150

支撑架;151

固定件;200

固定机构;210

主动轮;2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垛设备包括:抱夹机构,其由前抱夹组件、后抱夹组件以及两侧的侧抱夹组件固定于支撑架上,共同形成夹持空间;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抱夹机构位于固定框架上,抱夹机构在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可沿着固定框架的两侧往返运动;隔板夹持机构,其固定于固定框架进料口侧;气动执行机构,驱动抱夹机构的开合动作,以及隔板夹持机构的夹持动作;升降机构,配置于固定框架的一侧,用于提升物料到预定位置;皮带输送机构,配置于固定框架中与升降机构相对的一侧,用于输送抱夹机构夹持释放的物料;控制装置,其输入端连接物料位置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气动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和超位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的是否到达预定高度位置,超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超过预定高度位置;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升降机构输送的物料到达预定高度位置时,位置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气动执行机构控制所述抱夹机构运动到预定位置,对所述物料实行夹持动作并将物料输送至皮带输送机构,以及控制隔板夹持机构对物料之间隔板的夹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抱夹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一翻板气缸、第二翻板气缸、滑轨、前夹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前驱动板;所述前驱动板的底部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前夹板驱动臂和第二前夹板驱动臂,所述前驱动板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翻板气缸和第二翻板气缸,所述第一翻板气缸和第二翻板气缸的活塞杆的顶端、所述第一前夹板驱动臂和第二前夹板驱动臂的端部分别与前夹板连接;所述前驱动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倒罐卸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抱夹组件均包括:侧夹板、第二伸缩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勇李春成王航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永创通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