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81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包括C面蓝宝石衬底、GaN成核层、非故意掺杂GaN层、n

A semi polar tapered LED structure based on C-plane sapphire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及制备该结构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基于InGaN的白光LED被广泛应用于固体照明和背光显示的应用中。在面对新兴的智能照明、显示的领域的同时,我们应该努力去提升LED器件的性能,提高亮度和显色指数。
[0003]p

GaN常常面临着p型掺杂困难的问题,p型的过程中使用的杂质元素为Mg,但Mg掺杂经常被GaN在MOCVD外延过程中引入的H杂质元素影响,形成Mg

H络合物,因此空穴浓度不足,进而导致了复合作用被空穴浓度所限制,LED亮度无法提高。
[0004]对于C面(001)来说,在In的合成过程中,由于压电场的作用从而产生很强的QCSE效应,因此在绿光波段,很难制成很高效率的LED。<112>面是GaN的半极性面,半极性面的能带相比较C面,弯折更小,对于LED来说,可以降低极化效应对电子空穴对复合的影响,大幅度减少了QCSE效应对发光的影响,可以提高显色指数和亮度。
[0005]LED的光提取效率同样影响着LED的量子效率,现有的LED由于表面较为平整,形成了反射作用,需要依赖图形化衬底来改变光的角度进而提高光提取效率,在平片衬底上改变量子阱的出光方向,人为的控制光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光提取效率的方法。
[0006]现有的LED多依赖V

pit进行发光强度的提高,V

pit是一种晶格缺陷,会影响晶格质量,在InGaN/GaN多量子阱中,V

pit区域的In组分更低,从而导致了发光波长的变化,降低了显色指数,沿<112>面生长材料,是一种可观的降低V

pit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及制备该结构的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空穴注入困难、极化导致QCSE效应、光提取效率低以及V

pit多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器件结构包括C面蓝宝石衬底;
[0009]GaN成核层,位于所述C面蓝宝石衬底上;
[0010]非故意掺杂GaN层,位于所述低温成核层上;
[0011]n

GaN层,位于所述非故意掺杂GaN层上;
[0012]InGaN/GaN超晶格前阱,位于所述n

GaN层上;
[0013]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位于所述InGaN/GaN超晶格前阱上;
[0014]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位于所述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上;
[0015]p

GaN层,位于所述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上;
[0016]反光层,位于所述p

GaN层上,材质为铝及其氧化物;
[0017]金属电极,位于所述反光层上。
[0018]优选的,所述n

GaN层上形成有锥形图案,其中锥形的侧壁方向沿晶体<112>面,锥形图案的倾角为84
°‑
91
°

[0019]上述结构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0]首先在C面平片蓝宝石衬底上通过MOCVD法生长GaN成核层,GaN成核层厚度为200nm

400nm,之后在其上外延生长厚度为4μm

6μm的非故意掺杂GaN层,再外延生长1μm

3μm厚度的n

GaN层,再通过刻蚀的方法,在n

GaN层上形成锥形图案,其中锥形的侧壁方向沿晶体<112>面,之后在锥形图案的GaN成核层上再通过MOCVD法生长厚度为20nm

50nm的InGaN/GaN超晶格前阱,前阱之上为30nm

80nm的InGaN/GaN多量子阱结构,在其上再生长10nm

20nm的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再生长厚度不小于200nm的p

GaN层。再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形成反光层和金属电极。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2]1.p型层与下部结构接触的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p型层的面积,增加了空穴注入量,进而增强了复合作用和发光效能;
[0023]2.锥形顶角为一特定角度,具体为为84
°‑
91
°
,使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沿<112>面生长,降低了极化作用的影响;
[0024]3.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由于与空气界面接触面积更大,提高了光提取效率;
[0025]4.样品生长更加均匀,提高了显色指数。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截面结构图。
[0027]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步骤中生长到n

GaN层的截面结构图。
[0028]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步骤中生长到n

GaN层并刻蚀之后的截面结构图。
[0029]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出光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宏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2]结合图1到图3所示,所述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包括:
[0033]C面蓝宝石衬底;
[0034]GaN成核层,位于所述C面蓝宝石衬底上;
[0035]非故意掺杂GaN层,位于所述低温成核层上;
[0036]n

GaN层,位于所述非故意掺杂GaN层上;
[0037]InGaN/GaN超晶格前阱,位于所述InGaN/GaN超晶格前阱上;
[0038]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位于所述n

GaN层上;
[0039]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位于所述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上;
[0040]p

GaN层,位于所述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上;
[0041]反光层,位于所述p

GaN层上,材质为铝及其氧化物;
[0042]金属电极,位于所述反光层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面蓝宝石衬底;GaN成核层,位于所述C面蓝宝石衬底上;非故意掺杂GaN层,位于所述低温成核层上;n

GaN层,位于所述非故意掺杂GaN层上;InGaN/GaN超晶格前阱,位于所述n

GaN层上;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位于所述InGaN/GaN超晶格前阱上;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位于所述InGaN/GaN多量子阱发光层上;p

GaN层,位于所述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上;反光层,位于所述p

GaN层上;金属电极,位于所述反光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面蓝宝石衬底的半极性锥形LE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

GaN层上形成有锥形图案,其中锥形的侧壁方向沿晶体<112>面,锥形图案的倾角为84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轩黄永陈兴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