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13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37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有机化合物以稠合的氧杂二氢菲为核心结构。将该有机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能够在三嗪、嘧啶等杂芳基与大平面稠环之间快速传递,从而改善电子在器件内部的传输和注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Organic compound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0003]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包括阳极、阴极和其间的有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通常以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有机材料层可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等构成。有机发光器件结构中,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有机材料层,当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并且当这些激子返回基态时发光。
[0004]然而,在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存在发光效率较低以及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能够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
[0006]为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0007][0008]其中,环X和环Y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萘环、菲环或芘基,且所述环X和环Y中至少有一个不是苯环;
[0009]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所述R1和R2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氟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任选地,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5~6元环烷基;
[0010]n3表示R3的个数且n3选自0、1、2、3、4、5、6或7,各R3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氘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硫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8~18的芳基硅基或碳原子数
为3~12的环烷基;
[0011]n表示连接在母核上的基团A的个数,且n选自1或2,基团A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
[0012][0013]其中,表示基团A与式I中的环X或环Y相连接的键,
[0014]Het为3~18元含氮亚杂芳基,
[0015]L1、L2和L3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0016]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
[0017]L1、L2、L3、Ar1、Ar2和R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三苯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
[0018]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功能层、以及阴极,所述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0019]另外,在本申请的一方面所涉及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选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光器件。
[0020]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21]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以稠合的氧杂二氢菲为核心结构,该含氧原子的杂环与萘等稠环能够形成稳定的大平面结构,当有机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在三嗪、嘧啶等杂芳基与大平面稠环之间能够快速传递,改善电子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内部的传输和注入的效率,从而能够起到降低电压和提升发光效率的作用;同时,大平面上的低级烷基(例如甲基)或苯基取代基能够有效改善分子的立体构型,减少分子间的堆叠,使有机化合物在蒸镀时具有无定形特性,提升分子的成膜性,从而延长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0022]根据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能够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该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出了本申请示例所涉及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示出了本申请示例所涉及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27]100

阳极,
[0028]200

阴极,
[0029]300

功能层,
[0030]310

空穴注入层,
[0031]320

空穴传输层,321

第一空穴传输层,322

空穴调整层,
[0032]330

发光层,
[0033]340

电子传输层,
[0034]350

电子注入层,
[0035]400

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涉及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涉及的有机化合物也可以简称为“化合物”,也可以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0038]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0039][0040]其中,环X和环Y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萘环、菲环或芘基,且所述环X和环Y中至少有一个不是苯环;
[0041]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所述R1和R2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氟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任选地,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5~6元环烷基;
[0042]n3表示R3的个数且n3选自0、1、2、3、4、5、6或7,各R3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环X和环Y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萘环、菲环或芘基,且所述环X和环Y中至少有一个不是苯环;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所述R1和R2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氟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任选地,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5~6元环烷基;n3表示R3的个数,且n3选自0、1、2、3、4、5、6或7,各R3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硫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8~18的芳基硅基或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n表示连接在母核上的基团A的个数,且n选自1或2,基团A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其中,表示基团A与式I中的环X或环Y相连接的键,Het为3~18元含氮亚杂芳基,L1、L2和L3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L1、L2、L3、Ar1、Ar2和R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三苯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任选地,Ar1和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Het选自以下基团:
其中,表示与L3连接的键,其余两个连接键分别连接L1和L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Het选自如下基团所示的组:
其中,表示Het与L3连接的位置,表示Het与L1连接的位置,表示与L2连接的位置;式中无的,代表该位置所连接的中,L1为单键,Ar1为氢;式中无的,代表该位置所连接的中,L2为单键,Ar2为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L1、L2和L3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可选地,L1、L2和L3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氟、氰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8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富民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