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26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2
本申请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将该有机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能够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有机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例,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有机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有机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有机发光层对外发光。

2、现有技术公开了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制备有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然而,依然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可以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的性能,例如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升器件效率和寿命。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

3、

4、其中,r1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2~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5、ar是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2~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6、r4为氢或式2所示的基团;

7、r2和r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式2所示的基团;

8、且r4、r2和r3中有且仅有一个为式2所示的基团;

9、l、l1、l2和l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12~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10、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2~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11、所述r1、l、l1、l2、ar、ar1和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2~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氘代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卤代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

12、任选地,在ar1和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

13、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上述的有机化合物。

14、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5、本申请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基团是由苯并咔唑和噁唑以特定的方式稠合而成,该核心基团具有平面性的类环形结构,其可在保持较高第一三重态能级值的同时,拥有强的载流子传输能力,以及高的能量转移能力;同时该基团具有好的电子分散能力。将该核心基团与三芳基胺结合,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可有效提升分子作为发光层空穴传输型材料时的电子耐受性。特别地,将本申请有机化合物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主体材料使用时,可以显著提高器件性能。

16、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式1-1、式1-2或式1-3所示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L2和L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12~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L2和L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2~2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螺二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分别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1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

12.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式1-1、式1-2或式1-3所示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l2和l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12~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l1、l2和l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2~2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天呼琳琳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